根據(jù)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編的電視劇“火出了圈”。在李娟的散文集里,她確實暗戀過一個哈薩克族的小伙子,只是她一直沒勇氣表白。而在電視劇中,導(dǎo)演似乎是為了彌補這場美好的愛戀之情,讓男女主角完成了美麗又浪漫的愛的雙向奔赴。
在哈薩克語里面,“愛”字的直接翻譯是“讓我清楚地看見你”。該劇的導(dǎo)演和攝影師在聽到這個解釋后,觸動很深,并直接影響到了后來拍攝時鏡頭語言的運用。
在我們的漢語體系中,愛是“萬能膏藥”,因為用得太濫情太寬泛,反而模糊不清,不好把握了?!白屛仪宄乜匆娔恪保坪醺咏鼝鄣谋驹?,具有深刻的動機和洞見。我們回想一下,我們愛一個人,無論是母親愛嬰兒,還是俊男愛靚女,最初的愛,是不是首先要看清楚對方,是光臉還是麻臉,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如果愛,就會滿心歡喜反復(fù)地看,百看不厭,看了還想再看,就像潑辣的陜北信天游里唱的那樣“面對面坐著還想你”,這種百看不夠的稀罕勁頭,就是愛的勁頭?!白屛仪宄乜匆娔恪?,如果一個人愛另一個人,除了要清楚地看見對方的五官容顏,勢必還要進一步看清楚對方的心靈,了解對方的脾氣性格。
男主角巴太和女主角李文秀分別后再次見面的鏡頭,該如何拍攝?怎么來表達他們的相思和愛?怎么讓巴太“清楚地看見”李文秀?如何用鏡頭語言來表達?看,是視覺行為,導(dǎo)演沒有動用語言,沒有讓男女主角呼叫著跑向?qū)Ψ?,擁抱和親吻,這樣的場面太低水平了,也不符合兩人的性格和心境,更會破壞唯美的畫面。當(dāng)男主角巴太牽著他的馬從胡楊林里走出來,看見草場上等著他的女主角李文秀,攝影師拍攝巴太沒有用亮光和高光,而是用了暗光,盡量有質(zhì)感地表達他目光的深邃和犀利,他一步步走向他所愛的人,一切盡在不言中,他要“清楚地看見”對方,“看見”他們的分別和相思,看清楚眼前又出現(xiàn)的他深愛的人!攝影師緊接著拍攝李文秀,則用了模糊的柔光,讓巴太的“看見”更有層次感,更有遞進感,以最大限度地呈現(xiàn)出愛情的珍稀和美好,美到讓人窒息!讓觀眾忘掉自身,也進入到愛的純美之中。
“讓我清楚地看見你”,這不僅是拍攝的技巧問題,還是基于對愛的理解,最本真、純粹和深邃的動機。我愛你,不容許任何修飾和遮蔽,我就是要直截了當(dāng)?shù)?、清楚地看見你,看到你的眼眸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