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在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價值。方法 納入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永豐縣中醫(yī)院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86例患者,根據(jù)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2020年3月—2021年3月)和研究組(2021年4月—2022年4月),各43例。對照組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圍術期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lt;0.05)。研究組術后疼痛、心理舒適度高于對照組(Plt;0.05),2組患者的環(huán)境舒適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研究組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評分、子宮肌瘤癥狀及健康相關生命質(zhì)量問卷(uterine fibroid symptom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UFS-QOL)中UF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QOL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護理后,研究組血漿白蛋白(albumin,Alb)、紅蛋白(hemoglobin,H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護理前,2組患者的血管應激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研究組內(nèi)皮素-1(endothelin-1,ET-1)、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的舒適度,改善圍術期相關指標情況,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睡眠質(zhì)量,同時可提升患者機體的營養(yǎng)情況。
【關鍵詞】 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綜合護理;中醫(yī)護理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29-0145-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3
子宮肌瘤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肌瘤,主要是患者子宮平滑肌細胞出現(xiàn)異常增生導致[1]。相關研究指出,子宮肌瘤缺乏特異性表現(xiàn),容易誤診,治療難度較高[2]。目前,臨床中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多為腹腔鏡手術,該術式具有出血量少、創(chuàng)傷小、術后創(chuàng)口美觀等顯著特點[3]。但手術會帶來創(chuàng)傷,腹腔鏡手術需建立人工氣腹,對患者術后恢復會造成一定的影響[4]。因此,針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對患者術后康復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常規(guī)護理在圍術期和術后對患者的護理均較為淺顯,未對患者進行更深層次和多樣化的護理[5]。本研究將探討綜合護理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在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0年3月—2022年4月于永豐縣中醫(yī)院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86例患者,根據(jù)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2020年3月—2021年3月)和研究組(2021年4月—2022年4月),各43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中子宮肌瘤相關診斷標準[6];超聲提示未見、僅見少許的點狀血流信號,超聲下見短條狀/短棒狀的血流信號或長條樣/環(huán)狀血流信號;均采用腹腔鏡手術,并符合腹腔鏡手術指征;患者行全麻,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為Ⅰ級—Ⅱ級;患者意識清晰,無交流障礙和精神疾病。
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臟器性疾病;患有凝血系統(tǒng)疾病;子宮肌瘤增大速度較快;曾罹患婦科惡性腫瘤;對研究中使用中藥過敏;存在手術禁忌證。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圍術期相關流程和目的的講解、確認,進行術前宣教,與患者充分溝通,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手術時為患者備皮,應用碘伏消毒手術區(qū)域,同時安撫患者情緒。術中做好保溫處理,對沖洗液和輸入藥液進行保溫處理,將藥液溫度維持在37 ℃,采用保溫毯包裹患者下肢。術后待患者麻醉復蘇后需確認患者是否出現(xiàn)術后譫妄,評估患者精神情況后轉(zhuǎn)入病房。禁食期間,可使用棉簽濕潤患者的唇部,以緩解患者口渴的情況。術后6 h指導患者小劑量飲水,術后8 h指導患者攝入流質(zhì)食物,術后12 h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并根據(jù)患者情況適當增加運動量。術后6 h需協(xié)助患者進行體位變化,促進患者排痰。術后根據(jù)患者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采取相應的鎮(zhèn)痛方法,VAS評分≤4分,采用注意力分散的方式進行干預,VAS評分gt;4分,遵照醫(yī)囑進行鎮(zhèn)痛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術前,在患者確認手術日入院后,對患者進行睡眠方面的干預,提高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采用中藥泡腳包浴足,每日晚間睡前進行,同時采用開天門手法按摩患者頭部,穴位有百會穴、太陽穴、印堂穴等。術中,在患者備皮后按摩患者足三里穴和三陰交,按摩截至主刀醫(yī)生手術前停止。術后,患者轉(zhuǎn)回病房后,對患者進行肢體按摩,采用抓捏的方式按摩患者雙側(cè)肢體,按摩時間為10 min,完畢后按摩足三里穴和三陰交,共3 d。術后12 h,給予患者大黃、芒硝中藥液保留灌腸,茱萸300 g、小茴香300 g裝袋混合加熱熱敷神闕穴,促進胃腸吸收及預防腸粘連,2次/d,15 min/次,共2 d。術后鎮(zhèn)痛方面,加用王不留行籽埋耳穴,按壓患者神門、交感、子宮和皮質(zhì)下,1次/d,共3 d。術后飲食方面,進行藥膳指導,給予患者薏米粥、陳皮粥等,指導患者選擇易消化流質(zhì)低脂食物。術后運動方面,指導患者配合練習五禽戲或八段錦。術后睡眠方面,干預方式與術前一致。
2組患者均護理至出院。
1.3 觀察指標
(1)圍術期指標。對比2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2)身心舒適度。采用自擬身心舒適度調(diào)查問卷對患者術后疼痛(VAS評分情況[7])、心理[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情況[8]]、環(huán)境等方面的舒適度進行評價,量表選項為是、否,統(tǒng)計患者的身心舒適度情況。(3)UFS-QOL評分情況和睡眠情況。UFS-QOL量表分為UFS量表(包括8個維度,總分40分)和QOL量表(包括29個維度,總分145分)2部分,分別計算量表總分,換算為百分制評分。UFS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癥狀越重,QOL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9]。采用AIS量表對患者護理后的睡眠質(zhì)量進行評價,量表共有6個維度,總分24分,≥6分代表患者存在失眠情況[10]。(4)營養(yǎng)指標。比較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PAB、TSF、Hb、Alb水平。(5)血管應激指標。比較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管應激指標ET-1、NE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圍術期指標
研究組圍術期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2.2 身心舒適度
研究組術后疼痛、心理方面的舒適度高于對照組(Plt;0.05),2組患者的環(huán)境舒適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3。
2.3 AIS量表、UFS-QOL量表評分
護理后,研究組AIS評分、UFS-QOL量表中UFS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UFS-QOL量表中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4。
2.4 營養(yǎng)指標水平
護理后,研究組Alb、Hb、PAB、TSF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2.5 血管應激指標
護理后,研究組ET-1、NE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6。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一種婦科常見的良性平滑肌瘤,為子宮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導致。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育齡期婦女子宮肌瘤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且該疾病對女性生育與妊娠均有較大影響。子宮肌瘤在病情初期無顯著臨床癥狀,病情發(fā)展后多會出現(xiàn)白帶增加、子宮出血和壓迫癥狀。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為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一種常用方法,該方法與傳統(tǒng)手術對比優(yōu)勢顯著[11-12]。近年來,該術式在子宮肌瘤剔除方面的應用愈發(fā)廣泛,且有逐步取代傳統(tǒng)開放式手術的趨勢[13]。非醫(yī)學人群對該術式的認識還相對較為淺顯,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14]。同時,腹腔鏡手術需建立人工氣腹,術后易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對患者術后恢復造成一定影響[15]。這些都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護理方式注重患者疾病的歸轉(zhuǎn),存在一定的被動性[16-17]。
本研究中,研究組圍術期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lt;0.05)。分析原因,圍術期綜合護理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中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情志護理,針對患者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安撫患者,術期對患者開展保證睡眠質(zhì)量的護理工作,術后采用中藥保留灌腸和穴位按摩等方法對患者進行肛門排氣、胃腸恢復的加速性輔助護理,同時采取中藥外敷、穴位貼敷、術后藥膳指導;當患者可以行動后,采用中醫(yī)功法進行鍛煉,以促進患者圍術期相關指標快速歸轉(zhuǎn)[18]。本研究中,研究組術后疼痛、心理方面的舒適度高于對照組(Plt;0.05)。分析原因,研究組加用中醫(yī)護理方法,利用有效情志護理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同時在術后按摩患者的神門穴、交感穴,緩解患者情緒[19]。本研究中,護理后,研究組AI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由此表明,采用手法按摩和中藥浴足促進了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患者肌肉放松,改善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手術。本研究中,護理后,研究組UF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QOL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這表明,圍術期綜合護理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臨床癥狀。護理后,研究組Alb、Hb、PAB、TSF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護理前,
2組患者的血管應激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研究組血管應激指標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分析原因,圍術期綜合護理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對患者術后的腸胃功能恢復有積極作用。采用茱萸、小茴香熱敷神闕穴及保留灌腸促進了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按摩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等穴位,可疏通臟腑、調(diào)和腸胃、散結行氣、生發(fā)胃氣及疏通三陰氣血,促進胃腸蠕動[20]?;颊呶改c功能恢復,術后進食情況理想,輔以藥膳,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得到了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聯(lián)合中醫(yī)護理可顯著提升舒適度,改善圍術期相關指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睡眠質(zhì)量,改善患者機體營養(yǎng)情況。
參考文獻
[1] 鄭潔,趙艷君,程建云.基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聯(lián)合中醫(yī)疼痛護理干預在腹腔鏡日間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yī)學,2021,43(7):896-899.
[2] 劉秋瑾,張凱,劉紅杰,等.不同血栓風險評估模型預測經(jīng)宮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價值比較[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22,39(1):19-24.
[3] HONKAVUO L,LOE S A K.Nurse anesthetists' and operating theater nurses' experiences with inadvertent hypothermia in clinical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J].J PeriAnesth Nurs,2020,35(6):676-681.
[4] 梁靜,凌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質(zhì)量控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22,38(1):32-36.
[5] 楊利,耿海娟.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措施和效果[J].貴州醫(yī)藥,2021,45(12):1991-1992.
[6] 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7,52(12):793-800.
[7] 姚玥,張燁.快速康復護理在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21,35(20):3754-3755.
[8] 鄭紅,史楠,曲若鵬.追蹤護理聯(lián)合心理彈性訓練對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9):1119-1122.
[9] 王曉茜,朱蘭,徐濤,等.子宮肌瘤癥狀及健康相關生命質(zhì)量問卷的引進及信度和效度驗證[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7,52(7):455-460.
[10] 姜慧,房純.不同年齡患者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卵巢功能恢復差異及血液流變學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11):2301-2304.
[11] 縱秋菊,王宗云,張紅,等.時間管理護理程序?qū)ψ訉m肌瘤切除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21,34(6):131-134.
[12] ROSENBERG K.Myomectomy for uterine fibroids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vs. embolization[J].Am J Nurs,2020,120(11):1.
[13] 郝陽.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聯(lián)合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內(nèi)分泌及白細胞介素-1β 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1,50(6):1029-1032.
[14] 李元元,張惠敏,李靜妍.臨床護理路徑在圍術期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1,32(2):221-222.
[15] 楊岢嵐,蔣萍,唐婷.快速康復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2):221-223.
[16] NENSI A,GILL P,SIMPSON A,et al.Impact of a blood conservation bundle checklist on 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 rates during myomectomy[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21,28(2):269-274.
[17] 王帥,劉曉哲,王泳明,等.消脹貼穴位貼敷對子宮肌瘤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2020,15(5):769-772.
[18] 陳夢云,黃瓊珊,李玲,等.醫(yī)護一體化結合快速康復外科在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應用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20,19(3):25-31.
[19] 張春花,鄧艷輝,劉艷.綜合專案護理結合Hogan理論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恢復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海軍醫(yī)學雜志,2020,41(6):728-731.
[20] 羅義華,張貴清,鄧尚莉,等.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育齡期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焦慮情緒及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2,42(2):421-426.
(編輯:郭曉添)
作者簡介:鄒 麗(1988—),女,江西吉安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中醫(yī)婦科疾病護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