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將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闡述了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的內(nèi)涵,分析了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將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意義,并對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引導式學習;項目式學習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成為教育領域探討的熱點話題。為了培養(yǎng)更多具有時代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fā),把核心素養(yǎng)和學業(yè)質量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读x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要立足學生的發(fā)展,依據(jù)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以及學生身心特點,制訂課程目標,充分發(fā)揮物理課程的育人價值。科學素養(yǎng)是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則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關注。本文主要探討基于這兩者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路徑,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的內(nèi)涵
(一)引導式學習
引導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引導式學習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深入思考知識。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實驗時,教師可先提出“為什么水里的物體會變形?”等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進一步提出如下問題:在什么情況下物體看起來是變形的?這與光的折射有什么關系?這樣的問題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愿意通過實驗操作來探索光的折射原理。最后,教師再提出問題:什么是折射角?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能通過深入思考和實際觀察,逐漸加深對光的折射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項目式學習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項目為核心的學習方法,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1]。項目式學習一般包括以下步驟:確定項目主題、明確項目目標、方案設計和實施、總結和展示[2-3]。以電路設計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可先讓學生通過調研和討論確定項目主題為“設計報警電路”,再引導學生自主確定項目目標和項目方案,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實施,最后讓學生通過演示等方式分享成果。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問題解決、團隊協(xié)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4-5]。
二、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結合的意義
初中物理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具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的基礎學科。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將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研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將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有機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重視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項目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在實驗設計和實踐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找到創(chuàng)新性問題解決方案。
(二)促進深層次理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有機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深入思考問題背后的原理,進而實現(xiàn)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實驗操作技能,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團隊協(xié)作
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能親自動手操作,提高實驗操作技能。結合引導式學習,學生能更好地進行實驗,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項目式學習通常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在引導式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水平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并在學生遇到問題時給予其獨立思考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個性化。
(四)適應學科需求,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結合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使其不僅具備豐富的物理知識,還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這樣的實驗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實踐能力等,這些能力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有機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使其在學科學習、知識應用、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此外,這樣的教學還能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探究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
對剛接觸科學知識的學生來說,他們在進行項目式學習時會遇到很多困難,如不能合理設計實施方案、不能有效解決問題等,這會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此外,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制力,遇到問題容易退縮。而教師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將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有機結合,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項目、解決問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一)項目選擇
在選擇項目時,學生有時會選擇過于簡單或過于困難的項目,有時還會選擇脫離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的項目,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在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選擇的項目要具有挑戰(zhàn)性,同時要契合學科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并能夠引發(fā)自己的探究興趣。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出多種項目讓學生選擇,并進行相應的引導,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確保學生選擇的項目符合學科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表1列舉了一些項目主題及對應的初中物理知識,教師可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對項目主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二)方案設計和實施
在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需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項目。教師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設計項目實施方案時,學生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設計,并在設計完成后交給教師修改,教師在其中主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在確定項目實施方案后,學生小組便可以根據(jù)方案進行項目探究。在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項目實施方案設計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以制作物體搬運機為例,在確定項目目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滑輪、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等相關物理知識,并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理論知識設計項目實施方案,包括滑輪選擇、受力分析、設計圖等。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項目實施方案進行適當修改和解釋,并讓學生小組根據(jù)修改后的方案進行項目探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問題,如不懂如何確保實驗平臺穩(wěn)定、不懂如何有效減小搬運機所受的力等。對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并嘗試運用相應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對于學生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教師則應給予指導。在項目完成后,教師應組織學生總結問題、展示成果,并對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拓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三)教師角色和引導技巧
在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角色。教師可通過引導提問,激發(fā)學生對項目的好奇心,并鼓勵學生交流探討。教師需要提供及時的反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改進學習方法,通過定期的項目評估和反饋,引導學生不斷進步。
教師可通過多樣的引導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實驗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設計出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方案。引導技巧主要有以下幾種。
1.引導式提問
教師可通過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分析項目目標,設計方案,進行探究。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實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科知識的重要作用。
2.引導式討論
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相互交流和分享想法。具體來說,教師可通過小組會議等方式引導學生討論項目的目標、進度等,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并提出問題。
3.引導式演示
對于學生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演示的方式來講解,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在教學前,教師通過演示基礎項目操作,結合引導式提問,能使學生有效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
4.引導式反思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及實驗完成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周期性、階段性的反思,總結經(jīng)驗教訓,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反思習慣。教師也可根據(jù)項目完成情況提出新的項目,讓學生深入思考,舉一反三。
四、評估與反饋
(一)項目評估的方法
在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在評估時要重視學生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實際表現(xiàn)和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除了對項目結果進行評估,教師還可以對項目實施方案的合理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評估。在學生匯報成果時,教師也應綜合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并采用小組互評等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學生反饋與教師調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對實驗教學的感受、對項目開展的看法等,能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和引導方式,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學科知識、實驗技能、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興趣等方面的發(fā)展。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提升知識應用能力,更加主動地思考探究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有望成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新路徑,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在引導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分組協(xié)作存在困難、學生的實驗設計過于簡單或復雜、教師引導不及時等問題,對此,我們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趙萍.項目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4):84-85.
牛旌麗,陳靜靜,葉開婷.基于項目的初中物理跨學科實踐教學[J].安徽教育科研,2023(21):71-72.
王明珠.探索以項目式學習提升初中物理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23(8):19-21.
張迪.項目式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育界,2023(29):29-31.
郭寶江.項目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J].人民教育,2021(7):79.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教育發(fā)展研究微課題“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數(shù)字化實驗系統(tǒng)應用研究”(課題批準號:FJ24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滕啟安(1969—),男,山東省青島平度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