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夜晚的山里都是螽斯和蟋蟀的叫聲,成年的它們正努力歌唱,期待獲得雌蟲的青睞。東方螻蛄在地下不知疲倦地叫著,因為擅長挖土鉆洞,就有了“土狗子”的外號。
落葉堆是黃臉油葫蘆的地盤,它的叫聲是略微顫抖的“依句句句—”,腦門上的黃色倒八字紋是認識它們的標志。
迷卡斗蟋,以前常被用來斗蛐蛐玩,因為強烈的領地意識,兩只雄蟲一旦靠近,就免不了撕咬一番。
雜草叢里傳來“滋—”一樣的刺耳電流聲,那是鼻優(yōu)草螽的叫聲,尖尖的長額頭看起來有點搞笑。
“滴—滴鈴鈴”,草叢里還有云斑金蟋在唱歌,歌聲就像清脆悅耳的下課鈴。
日本鐘蟋更喜歡濃密而潮濕的小灌叢,它們鳴叫的時候會慢慢晃動自己長長的白色觸角。
綠化帶的灌木叢里,常常有翠綠色的普通條螽,“滋滋滋—滋滋滋—”,它們的聲音輕細而單調(diào)。
寬翅紡織娘,屬于螽斯家族里的“大嗓門”,它們喜歡站在灌木上,發(fā)出響亮而連續(xù)的“吱吱吱”聲,仿佛一臺織布機正在快速工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