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面臨一個棘手的抉擇:是做一個人見人愛、籠絡人心的“爛好人”,還是做一個敢于直面問題、勇于承擔責任的“壞人”?
很多人會選擇前者,因為他們害怕沖突,渴望團隊的和諧。然而,真正的管理大師,會傾向于后者。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管理不是慈善事業(yè),它需要的是結果和效率。
當員工態(tài)度散漫,總是在犯低級錯誤時,要敢于撕下臉皮,批評他,指出他的問題。也許有人會有疑問,現(xiàn)在的員工都太矯情了,都不能批評一下,說兩句就要提離職。
事實上,批評的重點,在于“評”,而不在于“批”。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所有人都喜歡聽建議,把事情做漂亮,贏得別人的認可。批評,只有方法對了,員工才聽得進去。
1.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是什么問題,就談什么問題,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團隊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把事做好。當員工犯錯時,要圍繞事本身展開,而不是以找麻煩的心態(tài),去批評對方。
2. 批評要關起門來,盡量避免當眾批評。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但有些管理者,看到員工犯錯時,會抓著他的錯誤,當眾批評。在公共場合,對員工進行批評,往往只會適得其反,容易引發(fā)下屬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員工,員工同樣也不會尊重你。批評,一定要關起門來,要給他留面子。
3. 批評要帶著建議,給予方法。光有批評是不夠的,還要帶著建議,給予方法。批評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對方能改正問題,避免重復犯錯,讓他往正確的方向前進。當員工犯錯時,你不僅要指出錯誤在哪,同時,也要告訴他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重復犯類似的錯誤。
很多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總是習慣做老好人,想要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管理者。
他認為,和團隊一團和氣,滿足員工的各種要求,就能得到他的滿意。這么做,確實能得到一些人的好感,但好感并不等同于威信。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都欣賞。在管理上,你必須嚴格要求。嚴格要求,并不是說要對員工苛刻,而是要在這些地方對下屬嚴格:
首先,嚴抓過程。從人性角度,員工只愿意做我們檢查的事,而不愿意做我們說的事。
如果你對他很寬容,那么他就不會上進,也不會嚴格要求自己,這樣,肯定是拿不到結果的。所以,為了拿到結果,一定要嚴抓過程。
雖然他短時間內不能理解,等到他拿到結果,拿到更多的錢,得到晉升機會。他就能知道,你之前對他的嚴格,其實是對他的成長負責。
其次,嚴抓培訓。馬老師有句話說得很對:“讓下屬因為你而成長,不斷成長,就是管理者對下屬最偉大的愛。”
以前,我們對銷售的培養(yǎng)非常嚴格。我們會用正常工作量的1.5~2倍的強度,去訓練他們。
很多公司,入職培訓還在搞團建、聚餐時,我們的新人培訓,就開始了。為的就是讓他們能快速適應,到真正的戰(zhàn)場上不會打怵。
所以,好的管理者,必須是一個嚴師,嚴師才能出高徒。
在團隊中,公平很重要。所謂的公平,絕不是一視同仁,而是對員工區(qū)別對待。
你要“厚此薄彼”,敢于向貢獻者傾斜,對得起好的人,對不起不好的人。
具體來說,可以做好以下3個方面:
第一,激勵有為。團隊里,一定會有一部分員工,非常踏實肯干,能主動承擔更多的職責。
對這部分員工,你要給予更多的激勵和資源支持。在人才培養(yǎng)上,你不能在每個人身上,都花一樣的時間,要做取舍。
盡力去培養(yǎng)、幫助這些業(yè)績好又肯干的人,讓他們更加強大,同時,鼓勵剩下90%的人,向強者看齊。
在利益分配上,你不能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大鍋飯看似每一個人拿的錢都一樣,是非常公平的。
但其實這是最大的不公平,因為干得好的人吃虧,干得不好的人占便宜。真正的公平,是要保護強者的利益,讓強者不受委屈。對于兢兢業(yè)業(yè)做出成績的人,一定不能讓他們吃虧。
第二,懲罰懈怠。團隊里,也會有一小部分員工,工作效率低下,不肯吃苦。對這類員工,你不能輕描淡寫,而要及時進行輔導,幫助其改進。如果改進不了,要敢于做“惡人”。
第三,引導普通。除去兩端,大多數(shù)員工,處于中間水平。對這類員工,則需要采取引導式的手段,既不能溺愛,也不能過于苛刻。
通過合理的激勵和約束,讓他們逐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管理者區(qū)別對待員工,厚此薄彼,才能形成一種正向的競爭機制。
劉潤有個觀點,我覺得很對,開除員工,是管理者的成人禮。
當發(fā)現(xiàn)員工無法適應工作要求,屢次無法完成業(yè)績目標時,刀一定要快,絕對不能心軟。
很多管理者,很容易心軟,不忍心淘汰人,尤其是團隊中的低產出者。他覺得工資是公司發(fā)的,不是自己發(fā)的,覺得還可以給他機會,害怕得罪人。
但事實上,你給他機會,誰給你機會?如果你對這個人下不去手,團隊里其他人,看到了也會有樣學樣,不好好工作。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整個團隊,就會變得很平庸。因此,讓不合適的人下車,才是對團隊最大的負責。
但在這個過程中,要講究情理法。先講感情,肯定他對公司的貢獻與付出。很多時候,大多數(shù)沖突,都源于情緒。尤其是當你跟他說“分手”時,他會有很多不理解和委屈。
在過程中,要換位思考,排解他的情緒。情緒如果不能及時排解,就會蔓延到整個團隊。你要告訴他:“今天不合適,不代表未來幾年不合適,公司大門永遠向你敞開,你覺得自己適合了再回來,再面試?!?/p>
然后,再跟他講道理。告訴他,我們是一家公司,有一些事情可為,有一些事情不可為。今天你做的事情,跟公司的價值觀相違背。如果不按公司的制度處理的話,別人也會這么做,別人做的時候,要不要處理?當大家都這么做的時候,我們的價值觀還要不要?
最后,再針對制度做相應的處罰,這樣他才能接受。同時,還要對團隊進行消毒:“很遺憾,xx同學離開了團隊,他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跟我們相處得也很好,但能力業(yè)績方面與我們不匹配。為了雙方更好地發(fā)展,只能做出這個決定?!?/p>
你要明白,現(xiàn)在放棄一個不合適的人,是對團隊負責。你的猶豫和心軟,只會讓更多的人受到傷害。
最后,總結一下:做管理,千萬不要做“爛好人”。真正優(yōu)秀的管理者,往往是“雌雄同體”的雙重人格:一面是對團隊的愛,能夠關心大家,平時和團隊能玩到一起;另外一面是和員工保持距離,狠得下心,不怕得罪人,敢于做“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