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的孩子成長于穩(wěn)定幸福的社會,雖然經歷了新冠疫情,但對于疾病、死亡等缺少直觀體驗。因此,我給孩子們上了本次“點滴微光,可成星?!笨挂咧黝}班會課,讓學生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對于人類生命的危害,學習抗疫英雄的感人故事,掌握自我防護知識。
環(huán)節(jié)一∶談話導入,回顧歷史?
師:星星的光芒不強,聚在一起卻能成為璀璨星海。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過獨自一人難以完成,需要眾人合力才能完成的任務?
生:拔河、搬玩具……
師: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如同星星一樣,都能發(fā)出自己的光芒。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渺小,一顆星星的光芒非常微弱,但把眾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如同把所有的光芒聚集在一起,不就可以成為耀眼的星海嗎?首先,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這樣一則新聞(播放視頻)你們從中知道了什么?
生1:老師,新聞講的是新冠病毒,很可怕。孝感當時還封城幾個月,我們只能待在家里不出門。
生2:這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它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會讓人發(fā)熱、干咳、呼吸困難,嚴重時會讓人死亡,而且還會傳染。因為新冠病毒,我們還被封控了。
師:同學們,2020年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城市交通暫停運營。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隨后不久,全國各地學校停課、工廠停工、商場停業(yè)。新冠病毒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時候,全國各地的醫(yī)護人員奔赴湖北,用他們的生命來守護我們。他們,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英雄。今天,我們共同走進抗疫主題班會——點滴微光,可成星海。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 通過新聞視頻導入,引起學生對疫情封城的回憶,為后面學生對英雄的感恩、稱贊奠定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尋訪英雄,致敬英雄
1. 了解鐘南山
師:新冠疫情暴發(fā)后,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做出部署,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國數(shù)百萬名醫(y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瞧!他是誰?他是做什么的?
生1:他是鐘南山爺爺,是一名醫(yī)生。
生2:他普及了很多專業(yè)的病毒防護知識,他的專業(yè)精神讓我很佩服。
師:2003年,他率隊抗戰(zhàn)“非典”。17年后,84歲的他不懼危險,一邊勸告人們不要去武漢,一邊星夜兼程,奔赴武漢。他這個年齡,本可以在家安度晚年,但還是義無反顧地站在了抗疫前線。他,就是眾所周知的鐘南山爺爺。
2. 交流我們眼中的英雄
師:除了鐘南山爺爺,你們還知道哪些人稱得上英雄?大家可以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資料,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生1:我看過電影《中國醫(yī)生》,知道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的院長張定宇。他是一位醫(yī)生,同時也是一位漸凍癥患者。疫情暴發(fā)后,他不畏病痛折磨,爭分奪秒全身心地投入抗擊疫情的工作中。他就像一顆星星一樣閃閃發(fā)光。
師:是的。面對未知的病毒,張定宇也非常焦慮。但他告訴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醫(yī)院院長、一名醫(yī)生,無論哪個身份,在這危急時刻,都沒有理由后退半步,必須堅決沖上去!
生2:陳薇院士長期專注于生物安全研究,她說,除了勝利,別無選擇。她帶領團隊研發(fā)出了新冠疫苗,稱得上是英雄。
師:當時中央軍委一聲令下,她就帶領軍事醫(yī)學專家組奔赴武漢,連續(xù)奮戰(zhàn)113天。她說自己是軍人,理應承擔更多責任。
生3:我記得有一位83歲的老爺爺,他蹣跚著走到社區(qū),捐了1萬元支援抗擊疫情,捐款時還要求不寫他的名字,如果必須署名,就寫“知恩者”。其實這位老人經常撿廢品賣,家境并不好。但他說,國家有困難自己就要出一份力。我覺得這位爺爺就是英雄。
師:我們無法想象這1萬元得用多長時間才能湊齊。平凡的人用自己所有的力量支持抗疫,這位老人值得敬佩。
生4:王辰院士也很厲害,他大膽提出了建設“方艙醫(yī)院”的設想,武漢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yī)院”,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解決了“應收盡收”的難題。
師:是的,“方艙醫(yī)院”是患者的“生命之艙”。孩子們,大家談到的這些人就像是天空中閃亮的星星,照耀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默默奉獻的英雄,你覺得你身邊哪些人稱得上是英雄?
生5:我的姨媽是醫(yī)生,聽她說,面對疫情她也很害怕。我的姐姐在家沒人照顧,可她還是選擇留守醫(yī)院,每天工作特別辛苦。她說,此時此刻正是國家需要她的時候。在我心中,姨媽就是英雄。
師:是數(shù)不清的像你姨媽一樣堅守崗位的醫(yī)生,保證了我們的健康。
生6:我覺得陳老師就是英雄。我在媽媽的手機上看過陳老師的朋友圈,疫情期間,您為我們送教材,保障我們的學習。您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師:其實咱們學校還有許許多多老師和我一樣,我們只是做了一名老師應該做的事情。
生7:老師,我覺得警察叔叔和那些黨員是英雄。當我們都隔離在家時,他們卻冒著危險在大街上值守。媽媽說,“紅馬甲”就是他們的稱號。我媽媽是黨員,她也是英雄,節(jié)假日我還和她一起參加了志愿服務,我們那天很晚才休息。
師:“紅馬甲”是城市里最樸素最暖心的堅守者。你能跟著媽媽一起參與志愿服務,盡自己的一份力,真了不起!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你。
3. 走近身邊的英雄
師:之前,我們班班委會成員一起走訪了王阿姨,聽王阿姨講述封城期間醫(yī)院的見聞。老師要對班委會提出表揚,你們真棒,這種方式值得全班學習。我們一起跟隨他們的腳步看一看(出示采訪視頻)。我們請同學說一說,聽了她講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分享感受,老師相機評價。)
生1:是醫(yī)護工作者的堅守才有了我們健康、正常的生活,他們很不容易。
生2:他們戴著口罩、面罩,臉上都勒出了傷痕,看著讓人很心疼。
生3:我從王阿姨的口中聽到了黃文軍烈士的名字。其實我在新聞上也看到過,他一直在抗疫一線,不幸感染,進ICU后還樂觀地說自己沒事。他真是偉大!
師:你聽得很仔細,也記下了這位抗疫英雄的故事。孩子們,如果你是這位抗疫英雄的孩子,你會怎么想?
生4:我會很傷心,因為爸爸是我最親愛的人,他犧牲了,我很傷心。但他是為國家犧牲,救了很多人,他是偉大的。
師:雖然你舍不得爸爸,但你以爸爸為榮,他是國家的英雄。
生5:雖然爸爸犧牲了,但我長大后要做像爸爸一樣的人。
師:你也以有這樣的爸爸為榮,而且你很有志向。其實,我們班小旸同學的媽媽封城期間就一直住在醫(yī)院,堅守崗位,不曾回家。下面我們請小旸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旸:我的媽媽是護士,那段時間接連好幾天吃住都在醫(yī)院。每天都是爺爺奶奶照顧我和弟弟,我很擔心媽媽在醫(yī)院被傳染。我看過媽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工作的模樣,在我心中,媽媽就是英雄。
師:其實,媽媽那不透氣的防護服下是一顆有愛、有責任、有擔當、敢于奉獻的心。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掌聲送給他的媽媽。
剛才大家聊到的都是抗疫期間我們身邊的感人的事。有人知道這張圖片是什么場景嗎?
生6:這是援助武漢的醫(yī)療隊,當時全國的醫(yī)療隊從四面八方趕來支援湖北。
師:是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播放視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武漢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他們的到來讓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戰(zhàn)勝疫情。正是千千萬萬醫(yī)務人員舍小家顧大家,冒著生命危險在一線與病毒英勇斗爭,還有科研人員、黨員干部、民警、社區(qū)工作者、愛心人士等積極出力,才換來我們現(xiàn)在的勝利。
4. 贊美我們的英雄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式來贊美英雄們?
(學生回答:畫畫、寫祝福語、送花等。)
師:請你們在便利貼上寫下最想對他們說的話,好嗎?
(播放音樂,學生寫話。)
師: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1:鐘南山爺爺,您是我的榜樣。我長大了也要學醫(yī),成為和您一樣的人,為祖國作貢獻。
師:他們是時代的英雄,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生2:張定宇醫(yī)生,您患有漸凍癥,還夜以繼日地與病毒戰(zhàn)斗。您拼搏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您是我心中的英雄。
師:我看到了大家的一片赤誠之心,和對英雄的尊敬、感恩之情。課堂上時間有限,請大家將自己的心里話展示到我們中國的版圖上。(請學生將便利貼貼到黑板上的地圖里)我提議:全體起立,向所有戰(zhàn)疫英雄致敬!
【設計意圖】 通過了解英雄的感人故事,尋訪英雄,致敬英雄,讓學生明白當下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常懷感恩之心。同時,引導學生樹立偉大的志向,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環(huán)節(jié)三∶安全教育,總結收獲
師:同學們,新冠疫情的陰霾還沒完全散去。在常態(tài)化防控時期,我們如何保護好自己?
(學生分享自己知道的防疫、衛(wèi)生知識。)
師:孩子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1:我們要做好防護,不給國家添亂。
生2:我們現(xiàn)在的平安生活是英雄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3:世上沒有什么超級英雄,他們也只是換了一身衣服的凡人。
師(總結):這個世上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shù)人在發(fā)出自己的一縷光,然后匯成星海。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用知識為自己的人生打上底色,等祖國和社會需要你的時候,你也能站出來貢獻你的智慧和力量!最后,讓我們在這首詩歌中結束我們的班會課。
[詩歌朗誦(配樂):《我知道》
他們說,這是寒冷的冬天,很多人沒法回家團圓。
他們說,這是溫暖的冬天,很多人在艱難中奉獻。
他們說,這是危險的時間,不小心就把病毒牽了線。
……
我知道,那是春天的花綻開。]
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設計意圖】 以《我知道》詩歌朗誦作為班會課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深化主題,引起學生共鳴。(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市曬書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