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尋呼機爆炸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尤其讓人擔心的是,如果特定訊息可以引爆尋呼機的話,那么,手機、電子手表或電動汽車等配備有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的智能設備,是否也存在類似隱患?
尋呼機如何成為炸彈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毫無疑問,這是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持續(xù)戰(zhàn)爭的關鍵時刻。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真主黨官員表示,這次事件暴露了該組織“最大的安全漏洞”“我們確實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報道稱,幾個月前,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命令手下停止使用智能手機,因為以色列可能已滲透和侵入這些設備。真主黨成員開始用尋呼機這種低端的通信設備,試圖避免以方對持有設備人員的位置追蹤和信息竊聽等。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這次爆炸規(guī)模之大、手段之復雜都是史無前例的。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國際安全項目副主任哈丁稱,這一事件仍有很多未解的謎團,雖有推測稱爆炸可能是通過網絡攻擊導致電池過熱引起的,但哈丁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
法新社在報道中提到,黎巴嫩監(jiān)控視頻顯示,大部分爆炸發(fā)生在尋呼機的鈴聲響起之后,不少人是在拿起尋呼機查看時突然爆炸,因此對人體造成相當嚴重的傷害。
尋呼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廣為流行,通常是由尋呼臺通過無線電波向被叫用戶的尋呼機發(fā)送信號。隨著手機的普及,尋呼機迅速被取代,但在部分特定領域依然在使用。例如,美國《醫(yī)院醫(yī)學期刊》2017年發(fā)表的研究顯示,受訪的醫(yī)院醫(yī)生中有近80%仍在使用尋呼機,相關信息中有一半與病患照護有關。“尋呼機系統(tǒng)代表著更可靠的通訊方式,例如在Wi-Fi或電話網絡出現(xiàn)故障時。”
據(jù)介紹,相比手機網絡可能會遭遇服務中斷、連線故障或被干擾攔截等問題,尋呼機使用特定頻率,相關廠商宣傳稱,尋呼機的信號可穿透鋼鐵和金屬,而智能手機的信號則可能會被屏蔽。同時,尋呼機只是單向傳輸信息,不會暴露被叫用戶的具體位置,因此被認為更為可靠。
美國《紐約時報》曾引述了解以方行動的美國和其他國家官員的話透露,真主黨不久前從臺灣地區(qū)金阿波羅公司訂購了一批尋呼機。這些尋呼機可能在運抵黎巴嫩前已被改裝,其電池內可能被植入高爆炸藥和遙控引爆裝置。臺灣金阿波羅公司董事長許清光發(fā)表聲明回應稱,該款尋呼機的設計與制造均由歐洲BAC公司負責,金阿波羅公司僅提供品牌商標授權。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了位于匈牙利的BAC公司CEO阿西迪亞科諾。她稱,公司不生產尋呼機,“我們只是中間商”。法新社稱,BAC只是一家商業(yè)咨詢公司。該社記者前往其在布達佩斯的注冊地采訪時發(fā)現(xiàn),該地址屬于一家提供虛擬商業(yè)地址的網絡公司。
尋呼機是怎么爆炸的
目前關于黎巴嫩發(fā)生的尋呼機爆炸原因,各種猜測不斷。據(jù)報道,發(fā)生爆炸的是特定型號的AR924型尋呼機,采用鋰電池。美國“動力”網站稱,社交媒體早先的猜測認為,可能是以色列通過遠程發(fā)送特定訊息,引起尋呼機內部的鋰電池過熱,進而變成“簡易爆炸裝置”。美國《華爾街日報》也提到,有真主黨成員反映發(fā)現(xiàn)尋呼機變熱并及時丟棄,才躲過一劫。
但相關分析人士對于現(xiàn)場視頻展開仔細分析后認為,單純的電池過熱爆炸威力不足以造成事故現(xiàn)場所展示的爆炸效果。特別是尋呼機的耗電量少,所配備的鋰電池容量很小,爆炸威力非常有限。歐洲刑警組織網絡犯罪顧問米科·希波寧稱:“這些尋呼機很可能經過某種改裝,才引發(fā)了此類爆炸——爆炸的規(guī)模和強度表明,爆炸原因不僅僅是電池?!?/p>
英國“天空新聞”網站的爆料稱,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在尋呼機的電池旁邊安置了高爆炸性PETN炸藥,并通過遠程技術提高電池溫度作為引爆手段。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援引黎巴嫩安全部門消息人士的話稱,此次爆炸的這批尋呼機在5個月前交付給真主黨之前,曾遭到摩薩德的攔截,后者在每部尋呼機內部安置了不到20克的微量爆炸物。消息人士補充說,目前正在調0MXbw4KIoD3IHmQl35qCOw==查爆炸物是如何被激活的。有猜測認為,改裝后的尋呼機可能不需要專門的遙控裝置,而是在接收到特定的惡意訊息后,導致電池過熱,進而引爆炸藥。另有報道稱,一條特殊消息導致尋呼機振動,迫使用戶點擊按鈕來停止振動,該動作引爆了藏在里面的少量炸藥,“這種設計可確保爆炸發(fā)生時用戶在場”。
法新社稱,一名與真主黨關系密切的匿名人士透露,“爆炸的尋呼機與真主黨最近進口的1000臺設備有關”,這些設備似乎“在源頭上遭到了破壞”。美國“動力”網站稱,如果以色列對這批尋呼機的硬件施加改動,涉及整條尋呼機供應鏈的漏洞問題,需要精確掌握提供給中東的不同批次尋呼機的具體用戶,并準確攔截和改裝送往真主黨的批次,“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但并非不可能”。
“潛在爆炸物數(shù)以十億計”
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爆炸是由尋呼機內炸藥導致的,那么,這些民用電子設備如何被大規(guī)模植入炸藥,并被用來進行無差別攻擊的?法新社引述布魯塞爾軍事安全分析師馬格尼耶的分析稱,考慮到尋呼機的大小,要想在如此多數(shù)量的尋呼機中嵌入爆炸物和觸發(fā)裝置,很可能表明(制造民用電子設備的)國際供應鏈已被滲透。
曾揭露“棱鏡”計劃的美國前特工斯諾登在社交平臺X上發(fā)文稱,這一爆炸事件“讓世界每個人都變得更不安全”。如果有西方某公司生產的手機出廠時被植入爆炸物,人們就會明白黎巴嫩尋呼機爆炸事件“制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可怕先例”。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借助惡意軟件損害硬件設備并不新鮮,但出現(xiàn)這樣大規(guī)模的個人電子設備爆炸的確是前所未有。美國“動力”網站也提到,以色列此前曾針對伊朗核設施專門研制了“震網”病毒,它能夠通過改變轉速來破壞用于鈾濃縮的高速離心機,并影響生產的濃縮鈾質量,該病毒直接導致伊朗數(shù)百臺離心機損壞。報道稱,這次黎巴嫩尋呼機爆炸事件發(fā)生后,未來有關通過無線連接的日常電子設備變成“簡易爆炸裝置”的可怕前景,恐怕不再是科幻小說。
報道警告稱,考慮如今手機等智能電子設備的普及,以及它們的硬件制造和控制軟件都存在潛在漏洞,“即便黎巴嫩尋呼機爆炸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警鐘也敲得再響亮不過了”?!拔覀兠刻於紩佑|聯(lián)網設備,從智能汽車到計算機硬件,它們也配備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因此針對此類設備進行攻擊是可能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隱藏在身邊的潛在爆炸物數(shù)以十億計?!?/p>
美媒還提到,即使只是通過網絡攻擊導致大規(guī)模智能設備的電池爆炸,也可能造成廣泛的基礎設施破壞,“這是可能使整個社會陷入癱瘓的潛在網絡攻擊手段之一”。
受訪專家表示,從現(xiàn)場視頻看,這次黎巴嫩尋呼機爆炸不像單純的鋰電池爆燃所引發(fā)的,更符合西方媒體猜測的尋呼機內部安裝有少量炸藥的特征。如果最終調查證明黎巴嫩尋呼機爆炸是由于尋呼機內部被動了手腳,安裝有微量炸藥引起的,考慮到這類行動的復雜性,對于大部分公眾而言,受到的現(xiàn)實威脅總體影響有限。但如果真像美媒猜測得那樣,黎巴嫩尋呼機爆炸是通過惡意網絡入侵,直接破壞智能設備的電池系統(tǒng),影響范圍就大得多了。
(摘自《環(huán)球時報》晨陽、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