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現(xiàn)整車ADAS功能,需要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能夠滿足ADAS上位機請求的相關要求,由于ADAS上位機開發(fā)周期較長,往往在首次裝車時無法搭載,影響了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ADAS性能初步調試工作的開展及后續(xù)ADAS整車聯(lián)調的進度。因此,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種聯(lián)合Simulink和CANoe的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ADAS性能測試方法。由于單存采用CANoe CAPL編程模塊,難以對于較復雜的傳遞函數(shù)進行編程輸出,因此本文提出了根據(jù)測試項目通過用Simulink軟件建立測試環(huán)境,聯(lián)合CANoe接口進行CAN報文輸出至整車網絡的方式,實現(xiàn)EPS ADAS的測試驗證。
關鍵詞:電動助力轉向 ADAS CANoe Simulink 測試方法
0 引言
隨著汽車輔助駕駛功能滲透率逐年提高,ADAS功能已經逐步被用戶所接受,從最初僅作為可有可無的錦上添花的配置,轉變?yōu)樵黾玉{駛舒適性、安全性的不可或缺的功能。隨之帶來用戶對ADAS性能要求的快速提高。特別是橫向控制方面,由最初的僅能實現(xiàn)車道保持,升級為可自動變換車道超車,緊急避讓前車等等。隨著功能的升級,對于橫向執(zhí)行器即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ElectricPower Steering, EPS)的響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車ADAS功能開發(fā)過程中,EPS和ADAS上位機由不同供應商團隊同步開發(fā),開發(fā)周期不同,EPS往往在首次裝車時即可完成ADAS功能軟件的開發(fā)并搭載,但是ADAS上位機軟件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開發(fā),在首輪裝車時難以同步搭載。因此,EPS難4c43e9b5b28b29eabe33f1ad114f6373以在早期進行充分的ADAS性能調試,開發(fā)進度被拖后,只能在后期進行進度追趕,影響開發(fā)質量。
CANoe是Vector公司開發(fā)的汽車網絡測試軟件平臺,具備完善的CAN網絡測試能力及通訊節(jié)點的仿真能力,可以使用CANoe自帶的CAPL編程模塊結合Panel進行殘余節(jié)點的仿真,例如模擬ESP、VCU、ADAS等模塊發(fā)送相應的報文進行EPS相關功能測試。但對于一些復雜的傳遞函數(shù),CAPL并不能便捷的進行描述及仿真發(fā)送,而Simulink作為一款強大的可視化仿真軟件,具備完善的模塊庫,能夠輕松的進行系統(tǒng)的仿真,故本文提出了一種測試方法:使用Simulink進行ESP、VCU、ADAS等EPS關聯(lián)控制器的模擬仿真,聯(lián)合CANoe接口及Vector CAN接口設備,與EPS單件或整車CAN網絡進行連接,實現(xiàn)EPS的ADAS功能、性能臺架調試、實車調試,減小開發(fā)周期、提升開發(fā)質量。
1 EPS響應ADAS請求的性能評價
ADAS對EPS的請求分為扭矩請求和轉角請求兩種方式,目前普遍認為轉角請求的控制精度要高于扭矩請求。其中轉角請求還分為方向盤轉角請求和車輪轉角請求兩種方式,對于車輪轉角請求方式,EPS需要根據(jù)隨方向盤轉角變化傳動比計算車輪轉角值。本文以車輪轉角請求方式進行描述,方向盤轉角請求類似。
對于請求的響應評價一般是利用階躍、斜坡、正弦轉角請求作為輸入,測試EPS實際執(zhí)行的情況。包含響應的時間、響應的精度、超調量、穩(wěn)定時間、對稱度等。以下基于某款SUV車型進行說明。
1.1 角度響應時間
角度響應時間定義為自ADAS向EPS發(fā)出恒定角度請求到車輪轉角有明顯變化的時間,如圖1所示。
角度響應時間的評價在低中高車速下,不同轉角請求下進行,如表1所示。
1.2 角度響應對稱性
角度響應對稱性定義為車輛在平坦路面以恒定的車速(如30km/h)行駛,ADAS向EPS分別發(fā)送左右各0.5°(1°,1.5°)的轉角請求,車輪角度穩(wěn)定后分別測向左向右的車輪轉角差異要求左右差值百分比小于5%。
1.3 角度回正對稱性
角度回正響應對稱性定義為車輛在平坦路面以恒定的車速(如30km/h)行駛,ADAS向EPS分別發(fā)送左右各0.5°(1°,1.5°)的轉角請求,車輪角度穩(wěn)定后逐漸減小請求角度,分別測向左向右的車輪轉角差異要求左右差值百分比小于5%。
1.4 EPS閉環(huán)性能
用如下二階傳遞函數(shù)來評價EPS響應ADAS請求的閉環(huán)特性:
其中特征頻率為ω0=2πf0,阻尼系數(shù)D,遲滯時間TD。標準響應參數(shù):TD。=0.02s,f0,=2.5Hz,D=0.95,偏移量0°;快響應參數(shù):TD。=0.01s,f0,=4Hz,D=0.9,偏移量0.02°;快響應參數(shù):TD。=0.05s,f0,=2Hz,D=1,偏移量-0.02°。
基于斜坡轉角輸入的響應(圖2)和基于正弦轉角輸入的響應(圖3),EPS允許帶寬如圖陰影區(qū)域。藍色曲線為ADAS請求,黑色線為快響應線,粉色為標準響應線,紅色為慢響應線。
2 仿真測試
2.1 臺架搭建
EPS測試臺架硬件(圖4)主要由EPS安裝支架、扭矩傳感器、程控電源、磁粉制動器負載、Vector CAN接口卡組成。程控電源輸出可調電壓的電源給EPS作為常電,并分出帶有開關的線束至EPS IG輸入端口。CAN接口卡連接至EPS的CAN_H、CAN_L端。磁粉制動器作為負載連接至EPS輸出端。
2.2 CAN通訊矩陣DBC數(shù)據(jù)庫創(chuàng)建
由于Simulink中的CANFD Pack和CANFD Unpack模塊需要導入DBC文件用于各報文信號封裝和解封,因此,首先根據(jù)EPS通信矩陣,利用CANoe附帶的CANdb++Editor 工具創(chuàng)建DBC文件:按照通信協(xié)議中定義,將EPS、ESP、ADAS、VCU的報文進行定義,包含報文ID、layout、信號起始、信號長度、最大值、最小值等。
2.3 Simulink仿真搭建
Simulink與CANoe接口卡的交互方式為:1)報文輸入方向:通過Packet Input將Vector的CAN Device對應通道接入,再連接至單個報文的CANFD Unpack模塊,將該報文各個信號進行解析并按單條信號輸出,而后就可以使用這些信號進行相應的處理;2)報文輸出方向:通過CANFD Pack將各個信號匯聚后打包,連接至Packet Output模塊輸出至Vector的CAN Device對應通道。本文基于此方式進行了輸入輸出的架構搭建。包含ESP、VCU、ADAS、EPS的解析和仿真發(fā)送,整體架構如圖5所示。
其中ADAS、ESP節(jié)點報文涉及E2E的CRC校驗,單獨做S函數(shù)結合E2E Data ID輸入實現(xiàn)。臺架試驗時,ADAS的轉角限值可通過轉角vs車速的一維圖表查表計算出來并輸出。(圖6)
ADAS響應的閉環(huán)性能評價,需要用傳遞函數(shù)、延遲、偏移組合實現(xiàn)。正弦波形一路輸入至ADAS CANFD Pack模塊直接輸出至CAN網絡上,三路分別輸入至用于計算標準響應、快響應、慢響應的計算模塊,同時將回讀到CAN網絡上的EPS轉角信號導入到同一個示波器上,這樣就可以直觀的觀察到EPS實際響應是否滿足ADAS的閉環(huán)性能要求。(圖7)
為便于對關聯(lián)控制器的輸入值進行設置及觀測,在Simulink中創(chuàng)建了相應的控制面板。(圖8)
2.4 測試驗證
將EPS安裝至測試臺架上,并通過程控電源給EPS供常電及IG電,Vector VN1640與EPS信號端連接,啟動Simulink仿真,待EPS的ADAS可控信號變?yōu)閍vailable(可控)后,將ADAS轉角請求切換為Active,轉角輸入切換至正弦輸入??梢钥吹紼PS反饋進入ADAS激活狀態(tài),并按照轉角請求進行動作。在Simulink示波器上可觀測到標準響應(紅色線)、快響應(紫色線)、慢響應(綠色線)和EPS實際轉角值(白色線)??梢钥吹?,當前EPS的實際響應線在ADAS要求的包絡范圍內。此外,打開CANoe軟件,同步檢查Simulink仿真的各信號發(fā)送準確性。檢查完畢后,關閉部分關聯(lián)節(jié)點(ESP、VCU等),將VN1640連接至整車OBD口EPS對應的CAN網段上,進行實車ADAS響應測試。(圖9)
經驗證,該仿真架構能夠滿足測試需求,既可以驗證交互邏輯也可以進行性能測試。后續(xù)其它車型也可基于該模版、方法進行調整改進。
3 總結
本文通過對EPS ADAS功能的性能要求、測試驗證方法進行研究,針對較復雜的測試評價提出了一種驗證方式:通過Simulink對ADAS及周邊關聯(lián)控制器進行模擬仿真,結合Vector CAN接口,實現(xiàn)了ADAS、EPS的交互及響應性能測試驗證。該方式可以有效節(jié)省EPS的ADAS功能開發(fā)及標定周期,提升標定質量。基于臺架的測試驗證,甚至能在裝車之前,就對EPS進行初步調試,進一步壓縮開發(fā)周期。
參考文獻:
[1]王霄鋒.汽車底盤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楊金升,張可晨,唐新宇.CANoe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
[3]Progamming with CAP[EB/OL].(2021-01-29)[2024-05-11].www.vector-ca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