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黏度骨水泥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該疾病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廣西骨傷醫(yī)院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患者88例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低黏度組[44例,采用低黏度骨水泥行經皮椎體成形術(PVP)治療]和高黏度組(44例,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療)。術后隨訪3個月。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3 d、1個月、3個月疼痛程度、脊柱功能、椎體側彎程度及椎體前緣高度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與術前比,術后3 d~3個月兩組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和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組均低于低黏度組,兩組患者Cobb角均減小,且高黏度組均小于低黏度組,兩組患者椎體前緣高度均增加,高黏度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低黏度組(均P<0.05);術后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的椎體前緣高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與低黏度骨水泥相比,高黏度骨水泥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可以更好地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減輕脊柱側彎程度,增加椎體前緣高度,還能減少PVP術后滲漏風險,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骨質疏松 ; 椎體骨折不愈合 ; 經皮椎體成形術 ; 低黏度骨水泥 ; 高黏度骨水泥 ; Cobb角 ; 椎體前緣高度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8.006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21
老年人骨質流失嚴重,受到創(chuàng)傷后易發(fā)生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因患者年齡較大,耐受性較差,既往多采取保守治療,治療周期較長,對患者依從性要求較高,整體效果不佳,易發(fā)展為繼發(fā)椎體內部骨缺血壞死,導致椎體出現間隙或真空,臨床表現為腰背部疼痛,被稱為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1]。經皮椎體成形術(PVP)是指在椎體內注入骨水泥達到強化椎體、緩解患者疼痛的目的,該術式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療效確切,但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骨水泥滲漏,影響患者預后[2]。黏度是骨水泥的重要參數,低黏度骨水泥聚合溫度高,液態(tài)期長,固化期短,推注時間難以把控,術后滲漏風險較高[3]。高黏度水泥具有低聚合穩(wěn)定、瞬間高黏度、可持續(xù)時間長、滲漏率低等優(yōu)勢[4]。鑒于此,本研究分析不同黏度骨水泥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廣西骨傷醫(yī)院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患者88例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低黏度組(44例)和高黏度組(44例)。低黏度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60~79歲,平均(65.46±3.69)歲;BMI 20~27 kg/m2,平均(24.03±1.09)kg/m2。高黏度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齡60~78歲,平均(65.61±3.70)歲;BMI 20~27 kg/m2,平均(24.12±1.07)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符合《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診療與管理專家共識》 [5]中關于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診斷標準;⑵X線檢查骨密度T值≤-2.5;⑶均行PVP治療;⑷均經保守治療效果欠佳;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病理性骨折;⑵合并心腦血管疾?。虎呛喜⒆刁w后緣骨質缺損;⑷合并風濕性關節(jié)炎;⑸合并強直性脊柱炎。本研究經廣西骨傷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取俯臥位,病椎處皮膚采用1%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西晉新雙鶴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237093,規(guī)格:20 mL∶0.4 g)局部麻醉,監(jiān)測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設計穿刺路徑。手術在高頻源移動式C臂X射線機(上海百騰醫(yī)療裝備實業(yè)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72060335,型號:BG9000)透視下進行,透視定位后自椎弓根中部進針,術中調整進針方向及角度,將穿刺針刺至椎體前1/3處,到達骨折間隙。采用一次性骨水泥攪拌器(中山市世醫(yī)堂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42040027,型號:JB0120)將骨水泥調至牙膏狀,低黏度組為骨水泥Mendec Cranio(泰科瑞股份公司Tecres S.p.A,國械注進20163131169,型號:1220/D),高黏度組為骨水泥Palacos G Bone Cement(賀利氏醫(yī)療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43136033,型號:Palacos R+G),采用骨水泥推進器(江蘇尚美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202040537,型號:SM-TJ-02)注入,推注時注意調整針尖使骨水泥盡量填充均勻,確認分布均勻無滲漏后旋轉穿刺針,泄壓后拔針。兩組患者均術后平臥1 h,隨訪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疼痛評分。分別于術前和術后3 d、1個月、3個月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6]評估兩組患者疼痛程度,VAS評分總分為10分,無痛(0分)、輕微疼痛(1~3分)、叩痛(4~6分)及劇痛(7~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嚴重。⑵ODI評分。分別于術前及術后3 d、1個月、3個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7]評估兩組患者脊柱功能,ODI評分總分為45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脊柱功能障礙越嚴重。⑶Cobb角。分別于術前及術后3 d、1個月、3個月采用數字X線攝影系統(tǒng)(廣東睿佳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92061199,型號:RG-III-DR)拍攝脊柱X線片評估兩組患者脊柱側彎程度,于上端椎椎體上緣及下端椎椎體下緣分別作平行橫線,對兩橫線作垂直線,垂直線交角為Cobb角,測量3次后取均值。⑷椎體前緣高度。分別于術前及術后3 d、1個月、3個月采用比例尺在脊柱X線片測量兩組患者傷椎椎體前緣高度,測量3次后取均值。⑸并發(fā)癥。術后3個月采用數字X線攝影系統(tǒng)分別檢查兩組患者骨水泥滲漏(椎間隙滲漏、椎旁滲漏及靜脈滲漏滲等)和鄰近椎體骨折情況。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各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3 d~3個月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組均低于低黏度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ODI評分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3 d~3個月兩組患者ODI評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組均低于低黏度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Cobb角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3 d~3個月兩組患者Cobb角均減小,且高黏度組均小于低黏度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椎體前緣高度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3 d~3個月兩組患者椎體前緣高度均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術后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的椎體前緣高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術后低黏度組患者發(fā)生椎間盤滲漏2例、鄰近椎體骨折1例、骨水泥椎旁滲漏6例、靜脈滲漏8例,總發(fā)生率為38.64%(17/44)。高黏度組患者發(fā)生椎間盤滲漏1例、鄰近椎體骨折1例、骨水泥椎旁滲漏1例、靜脈滲漏2例,總發(fā)生率為11.36%(5/44)。兩組組間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727, P<0.05)。
3 討論
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極易發(fā)生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因患者年紀較大,多采取臥床休息和抗骨質疏松藥物等保守治療,但該方法療程長,對患者依從性要求較高[8]。PVP是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的常見微創(chuàng)手術,可強化椎體,緩解疼痛,但患者椎體內存在裂隙和真空,骨水泥滲漏發(fā)生風險較高,若骨水泥滲漏進椎管,可壓迫神經和脊髓,導致患者下肢麻木疼痛,若滲漏進靜脈血管則可能導致血管栓塞或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9]。低黏度骨水泥分子量小,液態(tài)保持時間長,彌散范圍廣,滲漏發(fā)生率較高;高黏度骨水泥是一種新型改良骨水泥材料,縮短了骨水泥液態(tài)期時長,滲漏風險較低[10]。
本研究中,與術前比,術后3 d~3個月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和ODI評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組均低于低黏度組,Cobb角均減小,且高黏度組均小于低黏度組,椎體前緣高度均增加,但術后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的椎體前緣高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提示與低黏度骨水泥相比,高黏度骨水泥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脊柱功能、脊柱側彎程度及椎體前緣高度。骨水泥聚合時釋放的熱能使局部組織產生灼燒感、骨水泥滲漏及脊柱側彎壓迫神經,是導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無法愈合及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低黏度骨水泥聚合溫度可達60~80 ℃,高黏度骨水泥聚合溫度為50~60 ℃,溫度相對較低,灼燒感更輕,對脊髓、神經根及椎體內骨細胞刺激更小,疼痛感更輕[11]。高黏度骨水泥液態(tài)期短,注入椎體后可瞬間產生高黏度,快速黏附于骨組織表面,降低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從而更好地緩解疼痛,更有利于側彎脊柱恢復,減輕椎體對神經組織的壓迫,減輕患者疼痛感。
骨水泥滲漏包括椎管滲漏、椎間隙滲漏、椎旁滲漏及靜脈滲漏等,是PVP術后常見并發(fā)癥,可導致患者出現下肢偏癱和血管栓塞等嚴重并發(fā)癥,還可增加鄰近椎體骨折發(fā)生風險,影響患者預后。因此,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是評估PVP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安全指標。本研究中,高黏度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低黏度組,這提示高黏度骨水泥可降低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PVP術后滲漏風險,提高治療安全性。低黏度骨水泥液態(tài)期較長,注射時間難以把控,未形成穩(wěn)定糊狀物時注入可導致其快速彌散,滲漏風險較高。高黏度骨水泥混合后液態(tài)期短,幾乎不需要等待,可即刻成為穩(wěn)定的糊狀物并維持10 min左右,注入后可產生瞬間高黏度,穩(wěn)定性更強,彌散更均勻,可快速黏附于骨組織表面,縮短凝固時間,降低滲漏風險[12]。
綜上,高黏度骨水泥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效果更好,主要表現為患者疼痛程度的減輕,脊柱功能的改善,椎體側彎程度減輕,椎體前緣高度增高等,且安全性更高。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續(xù)應繼續(xù)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量研究,以期為臨床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不愈合提供更有價值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劉念, 李志安, 李振武, 等. 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保守治療后不愈合的危險因素[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20, 28(22): 2065-2068.
張華俊, 王樹金, 王遙偉,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不愈合[J]. 臨床骨科雜志, 2022, 25(6): 905.
李文旭, 梁偉國, 葉冬平, 等. 不同粘度骨水泥椎體成形術對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0, 20(4): 732-736.
馮宗賢, 鄭曉玲, 李杰, 等. 高粘度骨水泥椎體成形術與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的比較[J].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9, 21(3): 376-377, 380.
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診療與管理專家共識[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2018, 11(5): 425-437.
嚴廣斌. 視覺模擬評分法[J/CD]. 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 8(2): 1.
黃照國, 萬峰磊, 趙磊, 等. PVP對骨質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壓縮性骨折患者影像參數、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22, 34(5): 27-30.
熊巍, 王貴梅. 不同臥床時間對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影響[J]. 頸腰痛雜志, 2021, 42(6): 850-852.
查丁勝, 徐武巖, 黃嘉文,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骨水泥滲漏的回顧性分析[J].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19, 37(3): 316-321, 327.
陳誠, 張繼云, 浩潔, 等. 高黏度骨水泥彌散程度對老年女性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9, 23(6): 827-832.
王俊鵬, 蔡永林, 金冰.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高黏度骨水泥與普通骨水泥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療效及滲漏率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1, 20(2): 190-193.
張瑛凱, 董智瑞, 王敏, 等. 中高粘度骨水泥在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中的療效分析[J]. 老年醫(yī)學與保健, 2022, 28(3): 535-538, 543.
作者簡介:謝彩虹,大學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骨質疏松癥。
通信作者:李小峰,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脊柱骨科疾病的診療。E-mail:lxfeng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