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簡要概述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題的考查內(nèi)容、考查方向,從“梳理題型,對癥下藥”“挖掘信息,化難為易”和“多維融合,直擊要點”三個層面,探討古詩文閱讀的題型及解題技巧,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意見或建議,提高他們的專項解題能力。
關鍵詞 中考語文 古詩文閱讀 題型 解題技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肯定了古詩文在初中語文教學和評價中的重要地位。古詩文閱讀也是各地中考語文的重要考點,它著重考查學生積累、感悟、運用古詩文的能力與素養(yǎng)。教師應帶領學生研究和探析古詩文閱讀題型的解題技巧,讓他們掌握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以便在考場上靈活地解答不同的題型。
近些年來,中考古詩文命題呈現(xiàn)出穩(wěn)中求變的基本態(tài)勢。從命題素材來看,中考語文試卷中選取了新課標推薦的課內(nèi)外必讀古詩詞,課內(nèi)外占比相對均衡。從命題內(nèi)容來看,古詩詞類的閱讀題主要考查學生整合內(nèi)容、賞析詞句、深度分析等能力,文言文類的閱讀題主要考查學生解釋詞義、翻譯句子、賞析寫法、解析主旨等能力。在明確基本考查方向后,教師即可展開精準、高效的解題指導和訓練活動。
一、梳理題型,對癥下藥
全國各地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題的題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1.字詞解析
字詞解析是中考古詩文閱讀中的基礎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字詞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包含了字詞含義以及字詞的表達效果等。如2022年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的第12小題,考查了學生對“不義而富且貴”中“貴”的理解。在解答此類問題時,學生要還原語境,將個別字詞放置在整篇文章之中去解讀?!安涣x而富且貴”中的“貴”意指“富貴、權貴”,將其與題目中的四個選項作對比可知,A選項“達官顯貴”中的“貴”也為“富貴、權貴”之意,所以此題選擇A。
2.名句填空
古詩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流傳至今,帶給當代人們極強的審美體驗和情感共鳴,也成為中考古詩文閱讀題中的主要題型之一,命題人通常會設置巧妙的提示語,引領學生填充相應的語句,考查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如,2022年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的第10小題。
10.依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2分)
詩的開頭,詩人雖然“結(jié)廬在人境”,卻感受不到“① ”;詩的結(jié)尾,詩人已得“② ”,卻“欲辨已忘言”。
這一小題指向了“名句填空”,而與傳統(tǒng)的古詩文填空又有所不同,它需要學生準確地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并能把握古詩詞上下句的關聯(lián),如此才能準確地填入相關的詞句。
3.描摹情境
古代文人通常會通過情景交融、寫景抒情等方式,表明心境、傳達自身的主觀情感。因而,情境描寫在古詩文中尤為重要。中考古詩文閱讀題常出現(xiàn)要求學生結(jié)合文本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描摹相關情境的題目。如2022年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的第11題。
11.“心遠地自偏”一句中的“心遠”意指遠離俗世生活。依據(jù)這首詩的內(nèi)容,你認為詩人理想的生活場景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話描述。(不得抄寫原文)(3分)
解答此類題型時,學生要注重關聯(lián)全文,立足于整體,還原作者所描繪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繼而描摹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情境。
4.主旨探究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中考也十分注重考查學生的人文精神。近些年來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中出現(xiàn)了主旨探究類的題型,重點考查學生對古詩文思想主旨和情感內(nèi)涵的理解。解答此類題型,學生要從知人論世的角度,將文本中的主要內(nèi)容與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結(jié)合起來,從而推斷出古詩文的主旨和情感內(nèi)涵。而要答好這類題,學生應在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探究的過程中,廣泛積累文學常識和歷史知識。
通過對古詩文閱讀題型的梳理和整合,教師歸納和總結(jié)出四類題型,在此基礎上,巧妙地結(jié)合古詩文閱讀的真題,指導學生巧妙地解答和分析不同的題型,經(jīng)過此番訓練,學生即可掌握多樣化的解題技巧[1]。
二、挖掘信息,化難為易
在全面梳理題型、展開針對性指導的前提下,教師也要從細微處入手,深入到題目之中,帶領學生抽繹出一般的解題規(guī)律和共性的解題技巧,讓他們能夠在解答古詩文閱讀題時化難為易。通常情況下,中考古詩文閱讀題中所選的篇章會直接給出標題、來源等信息,這些信息是輔助學生解讀古詩文的重要抓手,教師要指導學生挖掘并利用有效的信息,推斷和解讀古詩文的內(nèi)容與內(nèi)涵[2]。例如,在一些古詩文閱讀題中,古詩文的題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內(nèi)涵,或解釋了文章中關鍵字詞的含義。這時,古詩文的標題便是重點信息,學生要在快速瀏覽階段,精準地提煉出古詩文中的重點信息。此外,古詩文閱讀題中的注釋等,也是重要信息,學生要把握和利用好這些信息,才能真正化解古詩文閱讀中的難題,提升解題的效率和精準度。
三、多維融合,直擊要點
古詩文閱讀題的解答和分析,不能局限于某一種方法或者某一個手段,而要著眼于整體、立足于全局,指導學生展開多維融合式的解讀和鑒賞,讓他們從詞性、色彩、語言風格等多個角度,高效率地解答問題,從而直擊題目的要點[3]。如詞語釋義類的題目,要指導學生根據(jù)已知經(jīng)驗和原有的知識儲備,關聯(lián)全文的語境,辨析詞語是否存在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而后再從全文的內(nèi)容出發(fā),精準地闡釋其內(nèi)涵。又如文本理解類的題目,大多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深度和廣度,在解答此類題目時,學生的自由度較高,要找準原文中的關鍵詞或者關鍵句,將這些詞句放置在全文語境之中,解讀和分析其情感色彩、真實含義、修辭手法等,進而確定其在整篇文章中產(chǎn)生的表達效果,而后再用自己的話總結(jié)、概括和論述,給出相對完整、全面的答案,直擊要點和難點。在多維融合的基礎上,教師也要注重展開專項化的訓練,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由此提升他們解答中考古詩文閱讀題的效率。
綜上所述,古詩文閱讀題在中考語文試卷中占據(jù)著較大的比重,是影響學生成績的關鍵要素。在認識到古詩文閱讀題的重要性后,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梳理題型、挖掘信息和多維融合等不同的方式,鍛煉學生的閱讀解析、信息提煉等技能,讓學生掌握多樣高效的解題技巧,靈活解答古詩文閱讀題,并能借助精準高效的解題方式,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績。
參考文獻
[1]陳 炎.議題挖掘 內(nèi)外貫通——中考古詩詞群讀備考之法[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2(8):73-74.
[2]張寄華.中考古詩文閱讀題的常見題型與解題技巧[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2(7):66-68.
[3]顏梅玲.中考古詩詞整合復習課教學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5):40-42.
[作者通聯(lián):福建閩侯縣曇石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