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團結湖街道幾位不讓須眉的巾幗女民兵,榮幸地入選大閱兵女民兵方隊。迄今記憶清晰如昨。
閱兵場上的一對伉儷
北京市朝陽區(qū)團結湖街道社保所員工高楊有著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她是兩次參加國慶閱兵女民兵受閱方隊的隊員——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10年后的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而且她還在國慶60周年閱兵訓練時結識了心中的白馬王子、一同參加國慶閱兵訓練、在預備役受閱方隊接受訓練的隊員張強。他們一同接受訓練,又雙雙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閱兵讓他們結緣、使他們相識。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讓他們相親相愛,終成眷屬。
10年后的2019年,妻子高楊再次跨進國慶閱兵的訓練場。就在高楊為自己再次入選國慶閱兵女民兵方隊感到高興的時候,喜訊傳來,她丈夫張強也再次入選國慶70周年閱兵預備役方隊,參加訓練。她沒想到自己的老公竟然又要和自己一起征戰(zhàn)閱兵場。聽到這個消息讓她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兩個人又能再次一起攜手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了。擔心的是這一去就是7個月,家里還有一個不到3歲的女兒沒人照顧,以及兩家的老人沒人孝順。就在她萬分糾結時,老公張強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對高楊說:“接到通知后,父母都非常開心,積極鼓勵我也去參加訓練,讓我不用擔心家里,專心訓練,孩子讓奶奶姥姥照顧,保證帶得又健康又安全!”
高楊和老公有一個美好的愿望,他們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女兒也能走進閱兵場,帶著他們的期望走過宏偉的天安門廣場,參加新中國成立90周年、100周年的國慶閱兵,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閱兵家庭。
昔日翻花女孩 今朝參加閱兵
1999年,一名14歲的中學女學生參加了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慶典活動,她的任務是在廣場翻花。在經(jīng)歷了長達幾個月的高強度訓練后一天凌晨,她隨大部隊到天安門廣場集結,準備彩排。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當國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肅穆中一股愛國情油然而生:“這就是我的祖國?!边@個女孩就是如今已大學畢業(yè),來到北京市朝陽區(qū)團結湖街道南北里社區(qū)居委會工作的社區(qū)居干李婧。
讓李婧沒想到的是20年后的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慶典閱兵活動中,她作為女民兵方隊中的一名隊員參加了此次活動。昔日翻花女孩,今朝參加閱兵。
2019年6月24日,因為訓練強度加大,李婧在訓練中肌肉拉傷,導致腰和腿受傷,每天只能靠吃止疼藥來維持。這一吃就是兩個月。因為傷情較重,一度有轉(zhuǎn)入預備隊的可能,關鍵時刻正是年少時就有的那份“愛國情”成為她堅持下來的動力,她咬緊牙關,承受著難以忍受的病痛,沒有缺席任何一次訓練。
李婧就是憑著頑強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下來。最終入選國慶節(jié)當天352人的女民兵方隊,走過了天安門廣場,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圓了自己的閱兵夢。
鍥而不舍圓夢閱兵
池學敏是一名社區(qū)工作者,她在團結湖街道一二條社區(qū)擔任社區(qū)居委會主任的職務。她報名參加了國慶70周年閱兵女民兵方隊的訓練。
進入閱兵村后,池學敏的動作和其他隊員合不上拍節(jié),怎么也走不齊,因走不齊排面受到教官的點名批評,也從快班降到中班,還曾經(jīng)一度成為替補隊員。
周末發(fā)手機給家人打電話的時候,她剛開始還很堅強,一聽到孩子跟她說話時,委屈、傷心的感覺全都爆發(fā)出來了。
“當時就特別想回家,心想自己干嘛在這兒受這個罪呀? 把孩子扔家了,家里什么也顧不了。趕緊回家吧,再也不想在這兒待著了??墒且粧焐想娫捝晕⒗潇o一想,都堅持3個多月了,而且自己覺得也不比別人差,為什么別人能堅持,我就不能堅持呢?”她開始給自己打氣。
思想通了的她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每天在排面后面努力訓練,認真琢磨標齊的要領,很快就找到了方法。兩周后的單兵動作考核,她順利通過,重新回到排面成為正式隊員,最后昂首闊步地走過天安門廣場,終圓自己的閱兵夢。
巾幗不讓須眉的鐵姑娘
王純是團結湖房管所的一名員工。她也是一名曾經(jīng)參加過60 周年國慶閱兵的老隊員,10年后她再次踏上熟悉的閱兵場,
王純有著堅強的毅力。在關鍵時刻經(jīng)得住考驗。2019年9月7日是閱兵方隊在天安門的第二次合練。她因為身體傷病以及天氣等原因,在預演站立期間出現(xiàn)短暫性眩暈,兩眼模糊,眼前發(fā)黑,她一度感覺自己馬上就要倒下去。為了不讓自己倒下,她選擇了用牙齒咬緊下唇,以肉體的疼痛抵御眩暈。最終在左右兩邊隊友的支撐和幫助下,她再一次成功地以個人的意志力和內(nèi)心的使命感,戰(zhàn)勝身體的傷痛和不適,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過金水橋畔。嘴唇滲出的鮮血染紅了淺藍色的訓練服。就是靠著這種頑強的意志和忘我拼搏的精神,她所在的四排面,4次參加單排面考核,4次被表彰為“優(yōu)勝排面”,隊友們也十分敬佩王純這位身邊巾幗不讓須眉的鐵姑娘。
轉(zhuǎn)眼間5年過去,經(jīng)過國慶大閱兵的洗禮,當年的幾位女民兵如今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參加過兩次國慶大閱兵的高楊,思想素質(zhì)和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如今擔任團結湖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副所長的她,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全心全意地為地區(qū)居民服務,踐行著青春使命。
輕傷不下火線,靠著頑強拼搏精神,圓夢國慶大閱兵的李婧,勇挑重擔,擔任了社區(qū)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的職務。她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民有所需我有所應。在工作中勇于克服困難,參加閱兵訓練中,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優(yōu)良品德在工作中得到傳承,并不斷地發(fā)揚光大。
有了大閱兵這段提升思想素質(zhì),磨練堅強意志的難忘經(jīng)歷,再干起工作來,就不覺得苦和累。在參加國慶大閱兵時鍥而不舍的池學敏,如今在社區(qū)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的崗位上干得風生水起,游刃有余。
曾經(jīng)在閱兵預演過程中因患病,咬破自己嘴唇止疼,堅持到預演結束,被姐妹們稱為鐵姑娘的王純,在工作中同樣優(yōu)秀,受到領導和單位同事的贊譽。如今在單位中她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崗位中積極發(fā)揮著主人翁意識,為朝陽事業(yè)貢獻自己的青春!
參加國慶大閱兵這段經(jīng)歷,讓這幾位女民兵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