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馬斯克都在使用的“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疑陷陽痿風波。
近日,《自然》子刊《國際陽痿研究雜志》上的一篇研究表明,服用司美格魯肽的非糖尿病男性,更容易出現(xiàn)勃起功能障礙(即ED或陽痿)。
司美格魯肽作為諾和諾德開發(fā)的一款降糖藥物,在2021年6月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作為減肥藥上市,商品名為Wegovy。
甫一上市,司美格魯肽就受到富豪、明星們的追捧。
馬斯克曾現(xiàn)身說法,在社交平臺上稱,自己一個月內靠司美格魯肽減重20磅(18斤)。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英國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好萊塢女演員科洛·卡戴珊等人,也都曾公開表示自己使用過相關產品。
筆者了解到,在中國最先使用司美格魯肽減重的,是醫(yī)院管理層、企業(yè)家、明星等中產及以上人士。
盡管醫(yī)學上使用司美格魯肽,是為了幫助肥胖患者獲得健康收益,可若健康人士為“變美”使用司美格魯肽而陽痿,那便是得了面子失了里子,有些得不償失。
6月4日,諾和諾德中國回應稱,司美格魯肽減肥藥的說明書中,并未提及性功能障礙的副作用。其表示,確?;颊甙踩冀K是諾和諾德的首要任務,“諾和諾德將繼續(xù)通過常規(guī)藥物警戒,監(jiān)測包括性功能障礙在內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
一邊是學術期刊的論文結果,一邊是醫(yī)藥公司的回應聲明。有錢人偏愛的司美格魯肽,到底“行不行”?
司美格魯肽是一種受體激動劑,可以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來調節(jié)血糖,還能通過延緩腸胃排空速度來輔助減肥。
簡單來說,就是在注射一定劑量的GLP-1藥物后,通過延緩腸胃排空與大腦產生的飽腹感,來抑制食欲。
起初,司美格魯肽僅用于二型糖尿病的治療中。醫(yī)學從業(yè)者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除了治療二型糖尿病,司美格魯肽還可以減輕15%以上的體重,從而治療與預防一系列與肥胖有關的疾病與并發(fā)癥。
司美格魯肽的初代產品是利拉魯肽。2009年,每日注射一次的利拉魯肽作為降糖藥上市;2014年,利拉魯肽獲批成為全球第一款用于減重的GLP-1藥物;2021年,改進為每周注射一次用于減重的司美格魯肽,在美國獲批上市。
國內使用司美格魯肽等GLP-1藥物減肥的人群,多在45歲以上。
司美格魯肽上市伊始,便一炮而紅。
由于減重效果明顯、副作用相對較小,司美格魯肽受到商界與明星的青睞,繼而影響對外形有追求的中產人群。不少人并未達到需要司美格魯肽減重的肥胖(BMI大于或等于30)指標,也會自行購買使用。
不過5月22日,來自得克薩斯大學與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司美格魯肽服用人群有更高可能出現(xiàn)陽痿。
該團隊做了一項分析,他們使用電子醫(yī)療檔案數(shù)據(jù)庫TriNetX Research中約1.18億名患者的電子病歷和用藥信息,篩選出3094名年齡在18—50歲之間使用司美格魯肽處方的非糖尿病肥胖男性。
分析結果顯示,在使用司美格魯肽的治療組中,有1.47%被診斷出患有ED或使用了PDE5抑制劑(一類治療ED的藥物)。
相比之下,對照組中只有0.32%,被診斷出患有ED或使用了PDE5抑制劑。此外,在使用司美格魯肽的治療組中,有1.53%被診斷出患有睪酮缺乏癥,而對照組中,這一數(shù)字為0.80%。
諾和諾德占據(jù)全球減肥藥約85.4%的市場份額。
通過對比,使用司美格魯肽的比未使用司美格魯肽的非糖尿病肥胖人士,患有陽痿比例的風險增加4.5倍。
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數(shù)據(jù)。不過,司美格魯肽組實際出現(xiàn)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很低,只有1.47%。
研究團隊認為,相比低概率的陽痿問題,對于平均BMI接近40的患者們來說,司美格魯肽帶來的減重健康收益還是要更高。
不止一位醫(yī)藥從業(yè)者向筆者表明,該實驗設計有一定的瑕疵,對照組不夠嚴謹。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博士、從事藥企研發(fā)工作的周葉斌向筆者表示,造成患者陽痿有多種因素,包括肥胖、心理因素與糖尿病并發(fā)癥等。
肥胖與勃起功能障礙有相關性。以該論文為例,相較于對照組,司美格魯肽組的平均BMI更高,也就是說,使用司美格魯肽的人明顯更胖。
周葉斌認為,肥胖癥患者有更高的風險出現(xiàn)陽痿。因此,當司美格魯肽組與對照組的ED比例不同時,需要考慮兩組人顯著不同的BMI對結果是否有影響。
在加拿大公立醫(yī)院工作的注冊營養(yǎng)師白雪也提出類似觀點。她向筆者解釋道,在肥胖人群中,患有陽痿的人就不少,“幾乎是最肥胖的一群人,才會到需要使用司美格魯肽做減肥的地步”。
其次,該研究缺乏可靠的依從性數(shù)據(jù)。
司美格魯肽組只是拿到就醫(yī)處方,并非真實給藥情況。周葉斌透露,即便在司美格魯肽肥胖癥的三期臨床試驗里,也有約7%的受試者因為副作用退出。更別說如司美格魯肽等GLP-1藥物的濫用情況。
對照組中是否有通過灰色途徑使用GLP-1藥物的情況,不得而知。
研究團隊也在論文中提及,不能忽視由于患者失去隨訪,而導致結論有所偏差的潛在可能性,“我們只能確認司美格魯肽的處方,但不知道是否真的給藥”。
除此之外,“受試者”年齡區(qū)間過大,也是影響實驗結果的原因之一。
“18歲與35歲患陽痿的概率能一樣嗎?”白雪對筆者說,單對比普通人的18歲+與35歲+的ED數(shù)據(jù),也會有明顯差異。
由于司美格魯肽售價并不便宜,多數(shù)也不在醫(yī)保報銷的范疇里,因此,使用司美格魯肽的患者多為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群。這也注定,該類人群的年齡并不年輕。
據(jù)筆者了解,國內使用司美格魯肽等GLP-1藥物減肥的人群,多在45歲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回顧性分析研究,該論文研究團隊表明,他們并不知道性功能障礙的本質,是性欲受損還是無法實現(xiàn)和維持勃起,這些都需要在臨床分析中加以確定。
不過,由于對司美格魯肽性副作用的研究很少,研究團隊認為,目前所有的解釋都僅是推測,需要在基礎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中,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與分析。
放在市場上,司美格魯肽仍然是一款熱門減肥藥。它的走紅,也讓研發(fā)該藥物的丹麥藥企諾和諾德,業(yè)績一路高歌猛進。
根據(jù)5月2日諾和諾德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司美格魯肽相關產品銷售額繼續(xù)攀升,3款產品一季度營收達61.32億美元:降糖藥Ozempic銷售額持續(xù)攀升至40.41億美元,增速43%;口服降糖產品Rybelsus銷售額為7.28億美元,同比增長17%;減肥藥Wegovy銷售額翻倍增長,達13.6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諾和諾德占據(jù)全球減肥藥約85.4%的市場份額—這還是司美格魯肽并未完全放量的結果。
周葉斌向筆者透露,前兩年司美格魯肽產量受限,就與產量不足有關。
醫(yī)療保健分析公司IQVIA數(shù)據(jù)科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總監(jiān)Michael Kleinrock強調,雖然諾和諾德正在努力解決GLP-1藥物因供不應求導致的短缺現(xiàn)象,但未來幾年的銷售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生產能力的限制。
GLP-1減肥藥的成功,吸引了眾多企業(yè)與資本加入競爭。
與諾和諾德同為肥胖藥物領域“雙寡頭”的禮來,于2022年5月獲批GLP-1R/GIPR雙重激動劑藥物替爾泊肽注射液,被FDA批準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療。2023年底,替爾泊肽獲批減肥適應癥(商品名為Zepbound)。
禮來的減肥藥產品雖晚于諾和諾德上市,但仍表現(xiàn)搶眼。
財報顯示,2023年禮來的替爾泊肽銷售額達到了51.63億美元,同比增長970%,增速遠超于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剛上市時的表現(xiàn)。
國際投資機構高盛集團曾表示,到2028年,使用GLP-1藥物的消費者可能會增加1000萬至7000萬。
國際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則表示,預計到2028年,全球肥胖藥物的銷售額將達到1310億美元。
隨著GLP-1藥品供應量增加、獲批的適應癥逐漸增多,以及潛在競爭對手的涌入,總市值超過丹麥去年一年GDP的諾和諾德,也面臨著不小挑戰(zhàn)。
2026年,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的專利將會到期,國內多家企業(yè)布局相關賽道,爭先仿制GLP-1藥物。
華東醫(yī)藥的利拉魯肽注射液在2023年獲批,是國內首款獲批的利拉魯肽仿制藥。除此之外,石藥集團、齊魯制藥、麗珠集團、珠海聯(lián)邦、正大天晴等公司布局的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均已進入Ⅲ期臨床階段。
“司美格魯肽并不容易被仿制。”周葉斌表示,GLP-1藥物生產門檻高,不像小分子藥物易被仿制。同時,他向筆者透露:“司美格魯肽這類多肽原料藥全球產量有限,基本被諾和諾德與禮來兩家買走,留給其他家公司的原料并不多。”
GLP-1類原料藥技術壁壘較高,已是業(yè)內共識。由于多肽的復雜性,原料藥提純技術至關重要。
限制上市數(shù)量,是諾和諾德的市場戰(zhàn)略之一。諾和諾德預計,用于減肥適應癥的司美格魯肽Wegovy,有望今年在中國上市。
諾和諾德將目標受眾對準中國的自費市場,限制Wegovy的上市數(shù)量,優(yōu)先覆蓋目標醫(yī)院,為目標消費者探索商業(yè)醫(yī)療保險。
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醫(yī)藥市場。如若Wegovy能在中國成功上市,或許其帶來的銷售額,能讓司美格魯肽成為新一代“藥王”。
責任編輯寶珠 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