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抗美援朝精神;國防教育;新時代大學生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深化全民國防教育”[1]的歷史任務。青年一代不僅肩負著守護祖國安全的責任,更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任??姑涝瘧?zhàn)爭作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zhàn),創(chuàng)造了以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姑涝駟⑹救藗儯阂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將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國防教育,有利于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促進高校國防教育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上指出,愛國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2]。因此,新時代要繼續(xù)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將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國防教育,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使其成為激勵新時代大學生投身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的精神動力。
國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高校有對高校新生進行國防教育的責任。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shù)膰澜逃n程,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推動者,也是中國不斷融入世界的參與者。開展大學生國防教育,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是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選擇[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盵4]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以抗美援朝精神為核心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從精神的角度引導大學生樹立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抗美援朝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增強歷史自覺,擔當歷史使命,激發(fā)其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
抗美援朝精神中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有助于鼓舞新時代大學生崇尚英雄、禮贊英雄,有助于鍛造新時代大學生舍生忘死、為國盡忠的民族血性。尚武崇德的中華民族風骨,可以啟迪新時期大學生守正創(chuàng)新、奮勇爭先的偉大時代精神。新時期的我們必須尊重英雄、了解英雄、爭當英雄,以提高民族責任感和中華民族榮譽感。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國防教育理論課是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可以通過現(xiàn)場情境式教學開展國防教育改進教學方式。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某一個戰(zhàn)役為時間點,將中國人民志愿軍整個抗美援朝的歷史發(fā)散展開。將抗美援朝的電影作品帶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聯(lián)想,引起學生對抗美援朝歷史的學習興趣。找準抗美援朝精神與國防教育課的關聯(lián)切入點,引導學生對國防教育產(chǎn)生積極的思考,優(yōu)化國防教育課堂。
傳統(tǒng)的國防教育方法包括新生軍訓、軍事理論課等。新生軍訓的內(nèi)容固定而單一、缺乏活力,并且整個大學期間只有一次新生開學軍訓,難以發(fā)揮“軍訓”的國防教育作用?!?0后”的新時代大學生個性突出、思維活躍,容易接納新鮮事物,因此,抗美援朝精神在國防教育實踐活動中可以多角度呈現(xiàn),比如在抗美援朝精神的引領下進行戶外素質(zhì)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戶外素質(zhì)拓展活動中的“摸、爬、滾、打”,不僅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軍事技能,而且樹立起新時代大學生的尚武精神,達到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的本質(zhì)要求。
以抗美援朝精神開展新時代大學生國防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總體要求,是進行國防教育的有益探索。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要引領新時代大學生弘揚紅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高校要不斷深入探究抗美援朝精神和國防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以發(fā)揮抗美援朝精神在國防教育中的特殊價值。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要大力宣傳抗美援朝精神,積極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y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J].求是,2020(21):55-61.
[3]趙明偉.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D].杭州:中國計量學院,2016.
[4]王超航,崔明浩.激揚愛國主義的硬核力量[J].共產(chǎn)黨員,2020(03):38-39.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