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時節(jié),我在旅游網(wǎng)站上邂逅了一個名為山楂小院的民宿。那里周邊山清水秀,仿若世外桃源,特別適合女兒去寫生。
趁著休假,我開車帶著女兒,一路導(dǎo)航,歷經(jīng)山路十八彎后,在大山深處,那紅墻灰瓦的民宿悄然浮現(xiàn)。最為奇妙的是,民宿榻榻米兩邊的墻上竟繪著精美的山水畫,細(xì)看畫家印章,竟是李連海。為了確認(rèn),我向房東詢問畫家情況,房東告知:“這畫已有五六年了,是一位叫‘小聾人’的畫家所繪。” 我聞言,驚喜更甚,只因他的繪畫風(fēng)格我已熟稔近二十年。
李連海是位農(nóng)村土畫家,因聽力不好,眾人皆稱他為“小聾人”,真名反倒鮮為人知。兒時,村民們新建房屋后,常常邀請李連海來畫炕圍畫,為單調(diào)的房間增添絢麗色彩。那些炕圍畫并不復(fù)雜,小橋流水、亭子、仙鶴與松樹,寓意長壽、吉祥與高尚,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六歲時,家里翻蓋新房,父親聯(lián)系李連海來畫炕圍畫,由于找他畫畫的人眾多,父親只能告知家庭住址,排隊等候。待他為上一家畫完后,便背著工具包來到了我家。
畫炕圍畫是個精細(xì)活,需耗時一周。李連海在我家東屋住下,如同上班一般,每日早上七點開始作畫,晚上六點收工休息。因是熟人介紹,李連海并未多收錢,母親甚是感激,一日三餐葷素搭配,還備上牛欄山二鍋頭,只為讓他吃得好、畫得好。我也因此沾光,得以品嘗平時吃不到的紅燒肉,心中滿是歡喜。
李連海那時三十出頭,他自我介紹道,老家在內(nèi)蒙古,小時候因慶大霉素過敏致聽力受損,交流困難,然自幼酷愛畫畫,憑借天賦與后天勤奮練習(xí),自學(xué)成才,畫什么像什么。十五歲時,因家境貧寒,他跟隨老鄉(xiāng)外出闖蕩。
起初,他在北京各個工地搬磚。一次休息時,他去爬長城,看到賣衣服的攤主給游客在白色文化衫上畫長城。觀察幾幅后,他向攤主請求試畫一幅,攤主答應(yīng)了。他拿起畫筆,不到半小時便繪出雄偉長城,再加上“不到長城非好漢”幾個字,畫得比攤主還好。攤主驚喜萬分,連忙詢問:“你能來我這里畫長城嗎?我給你開工資。” 李連海一聽,攤主給的工資比自己在工地搬磚高出兩倍,當(dāng)即同意。他在那里畫了三年,每日都有眾多游客圍觀他畫長城,成就感滿滿。然而,隨著照相機(jī)的普及,畫文化衫的游客漸少。有一次,李連海的房東找人畫炕圍畫,他在一旁觀看,等人家畫完,他也學(xué)會了。
李連海決定去鄉(xiāng)下畫炕圍畫。起初,他并不出名,為獲取村民信任,他承諾若畫完不滿意,分文不取,還將墻壁恢復(fù)原狀。村民見他如此自信,便放心讓他畫。他也不負(fù)眾望,所畫炕圍畫極為漂亮,讓簡陋的房間瞬間生機(jī)勃勃。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聲名遠(yuǎn)揚。
李連海左耳戴著一個耳背式助聽器,作畫時,他便將助聽器摘下掛在耳邊,專心致志地畫畫。他說,助聽器有嘯音,嗡嗡作響,會影響作畫。
那時我還沒上學(xué),每日都跟在李連海身后,看他畫畫。我清晰記得他畫畫的步驟,先測量兩面墻的位置,選定繪畫高度,接著用鉛筆在墻上打草稿,勾勒出造型,然后開始上色。我在一旁打下手,遞筆之類的,他夸我懂事。晚上休息時,他便主動教我畫長城、畫人物。自此,我對畫畫萌生了濃厚興趣。
李連海為我家畫好炕圍畫后,又在老舊的茶幾門和酒柜柜門上畫了玫瑰花、荷花等。看著煥然一新的漂亮的家,我們滿心歡喜。
可惜那時我們都沒有電話,李連海為我家這一片有需要的人家畫完后,便轉(zhuǎn)移陣地去了別處。自此,我們失去了聯(lián)系。
后來,我家重新裝修,需請油漆工。鄰居推薦了他家親戚王晶,說:“別看她是女同志,手藝相當(dāng)不錯,干了好多年油漆工。她還有一個搭檔,兩人包工干活,特別默契?!?通過鄰居聯(lián)系,王晶來了,跟在后面的搭檔竟然是李連海,這讓我們又驚又喜。
李連海說,他畫了幾年炕圍畫后,行情不佳,便想學(xué)油漆工。然而,別人都因他聽力不好而嫌棄他,就連師傅也不好好教他,嫌交流麻煩。唯有師姐王晶心疼他獨自從內(nèi)蒙古跑到北京學(xué)手藝,主動帶他。李連海雖聽力不佳,但悟性極高,跟著師姐學(xué)了半年,就把油漆工那套活摸透了。他不怕吃苦,干活特別認(rèn)真??伤院┖?,那些師兄弟總欺負(fù)他,同樣的活,他干得多,掙得卻最少。師姐看不過去,便對他說:“要不咱倆組隊單干吧,你也能攢下錢,娶媳婦?!庇谑牵愀鴰熃銌胃?,日子才漸漸好轉(zhuǎn)。
在我家裝修的那些日子,每天晚上,李連海收工吃完飯后,我就趕緊拿來準(zhǔn)備好的圖畫本,央求他教我畫畫。母親批評我不懂事:“你李叔干了一天活,累了要休息,你還讓他畫畫?”可那時的我在這件事上異常執(zhí)著,一心只想讓李連海教我畫畫。好在李連海很高興地答應(yīng)了我,因為我很有眼力見兒,只要他休息,我就趕緊端茶送水,還把父親的煙拿給他。李連??湮遥骸斑@孩子真貼心,和小時候一樣機(jī)靈,等晚上叔叔教你畫畫?!?/p>
就這樣,李連海白天干活,晚上教我畫畫。等到他們裝修完工,要去下一家干活時,我心中滿是不舍。李連海鼓勵我一定要堅持畫畫。那些年,我沒少練習(xí)畫長城,一幅《長城腳下的杏花村》的水彩畫還在區(qū)里獲過獎。
多年后,我雖未能真正踏上藝術(shù)的專業(yè)之路,然而對畫畫的那份濃厚興趣卻從未消散。在潛移默化中,我的女兒也深深地愛上了畫畫。
這次,我們來到這個山楂小院,很幸運地看到了李連海畫的炕圍畫,我給九歲的女兒講述起李連海畫畫的故事,女兒深為感動。那兩天的風(fēng)景寫生,女兒特別認(rèn)真。
那個曾在我的童年留下深刻印記的李連海,照亮了我的成長之路。如今,透過我的講述,他的故事也如同一束光,悄然照進(jìn)女兒的藝術(shù)萌芽之途,或許在未來,這束光會引領(lǐng)女兒去探尋屬于她自己的藝術(sh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