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類患者,我們的工作尤為艱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常因缺氧、酸中毒等病理生理改變而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而這些并發(fā)癥的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往往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所掩蓋,從而延誤了診斷和治療。這不僅增加了治療的難度,也顯著降低了患者的預后。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老年重癥肺炎的病情發(fā)展迅速,且容易反復發(fā)作。同時,其并發(fā)癥多樣且復雜,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更為嚴重的是,這類患者極易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況,這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必須對老年重癥肺炎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重視。
1.口腔內菌群變化。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老年人的口腔內居住著以非病原性菌群為主的微生物群落,這些菌群共同維護著口腔的微生態(tài)平衡。但在牙齒縫隙等隱蔽處,也棲息著少量的病原性細菌,這些細菌在正常情況下受到非病原性菌群的抑制,不易大量增殖。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往往忽視口腔衛(wèi)生,加之抗生素的濫用、營養(yǎng)攝入不足以及齒齦炎等口腔疾病的影響,口腔內環(huán)境容易發(fā)生改變,導致革蘭陰性桿菌等有害細菌增多。此外,胃、食管反流也是口腔菌群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反流物中的細菌和胃酸會進一步污染口腔,加劇菌群失衡。
2.唾液分泌與吞咽功能減弱。老年人由于唾液腺功能減退,唾液分泌量減少且流動性降低,導致口腔干燥,黏膜表面難以得到充分的沖刷和清潔。這不僅為有害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還削弱了口腔的自然防御能力。同時,老年人的吞咽功能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退。當吸入異物時,老年人的嗆咳等上呼吸道保護性反射減弱,吞咽與聲門關閉動作常常不協(xié)調,容易將反流的胃內容物(包括大量細菌和胃酸)吸入氣管內,從而引發(fā)吸入性肺炎。
3.口腔與牙齒疾病??谇缓脱例X疾病不僅增加了唾液中的細菌數量,改變了定植菌的組成,還可能導致口腔黏膜受損,進一步削弱了口腔的防御屏障。當老年人存在吞咽障礙時,食物和口咽部的寄殖菌更容易嗆入下呼吸道,從而引發(fā)肺炎。
4.氣道廓清機制降低。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痰液中的黏性成分顯著增加,導致痰液變得更為黏稠,不易咳出。這種咳痰能力的減退直接影響了氣道的開放度,使得氣道更易于閉塞,尤其在老年性肺氣腫患者中,這一現(xiàn)象尤為突出。另外,支原體感染可引起纖毛脫落,而肺炎球菌感染則可能使纖毛處于麻痹狀態(tài),這些均會導致氣道黏膜纖毛廓清功能顯著降低。纖毛作為氣道內的重要防御機制之一,其功能的下降無疑增加了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風險。
5.小氣道與黏液分泌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小氣道內的杯狀細胞數量逐漸增加,導致黏液分泌亢進,黏液量顯著增多。與此同時,黏膜纖毛運動功能減弱,氣管壁及肺組織的彈性降低,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氣管腔內的分泌物難以有效排出,容易造成黏液潴留現(xiàn)象。黏液潴留不僅影響呼吸功能,還為病原體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6.肺外因子。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的自然衰退,常伴隨多種內外科疾病,這些疾病狀態(tài)及其引發(fā)的器官功能衰退和營養(yǎng)缺乏等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了老年人肺炎的發(fā)病風險,并影響其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具體而言,以下幾種疾病狀態(tài)對老年人肺炎的影響尤為顯著:(1)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可能導致吞咽功能障礙,增加誤吸風險,進而引發(fā)吸入性肺炎;(2)血液病,可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易于感染;(3)胃食管反流,胃酸及胃內容物反流至呼吸道,引起化學性炎癥,增加肺炎風險;(4)糖尿病,微循環(huán)障礙導致肺毛細血管床減少,神經損害抑制咳嗽反射,反復感染破壞黏膜纖毛系統(tǒng),脫水引起上氣道干燥,以及低營養(yǎng)狀態(tài)等,均為肺炎的易發(fā)因素。
7.院內感染。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老年人由于身體抵抗力較弱,更易受到院內感染的威脅。醫(yī)院感染與多種侵入性操作及藥物作用密切相關,這些醫(yī)源性因素破壞了人體自然的免疫屏障,為病原體侵入提供了機會。如:(1)侵入性操作,如大型手術、腔鏡手術、氣管插管、導尿與持續(xù)導尿、血液透析等,均可能破壞皮膚或黏膜的完整性,使病原體有機會侵入體內;(2)藥物治療,某些藥物可能抑制免疫功能,或導致菌群失調,增加感染風險;(3)特殊診療操作,如靜脈和肌內注射、腫瘤放療與化療、介入治療等,雖然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也可能增加感染機會;(4)高風險操作,特別是氣管切開、霧化吸入、呼吸機應用等,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是老年真菌性肺炎等院內感染的高危因素。
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普遍較弱,抵抗力低下,一旦感染肺炎,不僅治療難度大,還容易引發(fā)繼發(fā)性感染,這些并發(fā)癥可能進一步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我們更應重視預防工作,將防止肺部感染的發(fā)生作為首要任務。預防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老年人罹患肺炎的風險,還能避免疾病帶來的痛苦和治療的復雜性。在醫(yī)學領域,普遍認同“預防大于治療”的理念,這意味著通過科學合理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幫助老年人遠離疾病的侵擾,保障他們的健康與福祉。具體建議包括:
1.防寒保暖。老年人應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感冒,因為感冒往往是肺炎的誘因。
2.環(huán)境防護。減少吸入粉塵和刺激性氣體,特別是吸煙者應盡早戒煙,外出時佩戴口罩以減少有害物質的吸入。
3.適量運動。體育鍛煉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肺部功能,減少肺部感染的風險。同時,運動還能促進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
4.飲食安全。老年人喉部肌肉松弛,易發(fā)生嗆咳誤吸,因此在進食和飲水時應細嚼慢咽,避免邊吃邊說話。
5.日常護理。對于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家人應定期協(xié)助翻身、叩背以促進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6.口腔清潔。保持口腔清潔對于預防機會菌感染至關重要,老年人應重視口腔衛(wèi)生,定期清潔。
7.情緒疏導。老年人患病后,不僅身體承受巨大負擔,心理上也往往承受巨大壓力。家人應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和恐懼情緒。鼓勵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相信通過科學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病情一定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好轉。在適當的時候,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有助于減少盲目擔心和害怕,增強治療信心。
總之,預防老年人重癥肺炎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注意,只有全面關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才能有效降低肺炎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