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一:s-t圖象
1. 如圖1為甲、乙、丙三個物體同時、同地出發(fā)沿同一直線運動的s-t圖象,若第2秒時甲、乙間的距離大于甲、丙間的距離,則( )。
A. 三物體的運動方向可能相同
B. 甲的運動方向一定與乙相反
C. 乙的運動方向可能與甲相同
D. 丙的運動方向一定與甲相反
解析:勻速直線運動s-t圖象是過原點的一條傾斜直線,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可以通過直線上的任意一點的橫縱坐標計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再根據(jù)[s=vt]計算出不同時間通過的路程,從而分析運動的方向。答案:B。
題型二:v-t圖象
2. 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從同一地點同時向東行駛,圖2是反映兩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0—4 s內,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A點表示甲、乙兩車的路程相同
C. 在t = 4 s時,乙車超越了甲車
D. 在0—2 s內,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東運動
解析:勻速直線運動v-t圖象是與時間坐標軸平行的一條直線,直線對應的速度值即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若圖象是過原點的一條傾斜直線,則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答案:A。
3.某司機駕車在直線道路上勻速前行,發(fā)現(xiàn)正前方30 m處突發(fā)事故,司機經0.4 s反應時間踩下剎車,在事故點前9 m的位置停下。汽車全過程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3所示,求:
(1)汽車在反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從踩下剎車到汽車停下,汽車的平均速度;
(3)若司機飲酒導致反應時間是平時的3倍,通過計算說明他能否在事故點前停車。
解析:計算司機飲酒后,在反應時間內車通過的距離s1,從開始剎車到車停下來,車子通過的剎車距離為s2,則司機飲酒后,從發(fā)現(xiàn)突發(fā)事故到車子停下來,車子通過的路程s3 = s1 + s2,再與30 m進行比較。答案:(1)汽車在反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為6 m;(2)從開始剎車到汽車停下來,汽車的平均速度為7.5 m/s;(3)司機飲酒后,汽車不能在事故點前停下來。
題型三:測量物體速度的實驗圖象
4. 如圖4為A、B兩個小球向右運動過程的閃頻照片,圖中小白點表示兩小球在相等的時間間隔所處的位置,則下列對A、B兩個小球的運動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 小球A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球B做變速運動
B. 小球A在任何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比B的速度大
C. 0—3 cm的這段路程,小球A的平均速度與B運動速度相同
D. 如果兩球同時從同一地點開始運動,它們會在距起點5 cm處第二次相遇
解析:小球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則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通過[v=st]計算出小球的速度。答案:C。
(作者單位:遼寧省孤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