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實踐一再證明: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專家,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問題的心理根源,咨詢師需要做的就是恰當(dāng)引導(dǎo)。
這天,我接待了一對來訪的母女。6歲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扎在媽媽的懷里。
初次見面
為了便于了解情況,我把女孩安排在另一個房間看畫冊。女孩媽媽開始訴說自己的困擾:“孩子6歲了,馬上要上小學(xué)了,可動不動就哭,有事不知道好好說就知道哭。幼兒園老師跟我們說過好幾次這個問題了。小時候沒太在意,這眼看就是小學(xué)生了,總這樣怎么行?!唉,把我愁壞了!您說這可怎么辦?。俊?/p>
“孩子在什么情況下會哭呢?可以舉幾個例子嗎?比如……”
“比如……我記得她小時候,有一次小表弟來家里,兩個人一起玩。小表弟無意間從兜里摸到糖,隨手掏出來就放進(jìn)了嘴里。都是孩子,小表弟也沒想到要分給她。她什么也不說就哭了起來。姥姥一看這情況,就讓小表弟給她一塊糖,她就止住了哭,又和表弟玩了起來。就這樣,她想要什么就知道哭?!?/p>
媽媽若有所思地又說:“對了,還有一次我印象也比較深刻,她兩三歲的時候,有一天吃飯,她坐在了餐桌前,看到?jīng)]有筷子和勺子,就開始抹眼淚,最后哭出聲來。我們都還在廚房里忙,一看這情況趕緊拿來筷子和勺子遞給她,她才止住哭。老師也說,她在幼兒園的時候,只要想要什么,也是流眼淚。”
“就在前不久,有一天我們?nèi)ス渖痰?。她看到了柜臺里的一盒好看的畫筆,站住不走了。起初我也沒在意,就想拉著她往前走。她什么也不說又哭了。我這才留意到是因為畫筆,趕緊買了一盒給她,她才抹掉眼淚跟我繼續(xù)逛商店。對了,她想要買的東西,常常是眼淚換來的,一見她流淚,想買什么就買什么?!?/p>
這時候,小女孩看完畫冊來找媽媽了,扎在媽媽懷里什么也不說,一會兒眼淚就下來了。一看小女孩哭了,媽媽知道她是想回家了,趕緊答應(yīng)先回家。
我們只好約定安置好孩子后再繼續(xù)。
再次問診
孩子愛哭的毛病是哪里來的?
當(dāng)女孩的母親再次和我坐到一起的時候,我把這個問題提給了她。看女孩的母親還有些不解,我把問題換了一種表達(dá):“您想想看,每次孩子哭了都會得到什么結(jié)果?就拿您上次講的幾個例子來說吧,孩子每次哭得到了什么?”
女孩母親說:“第一個例子中,哭得到了糖;第二個例子中,哭得到了筷子和勺子;第三個例子中,哭得到了畫筆……”
我接過來說:“還有當(dāng)時在我這兒哭,得到了回家要求的滿足,是吧?”
女孩母親醒悟了:“對,對,孩子每次哭都能得到她想要的。都說有求必應(yīng),這孩子從小每次都不用張嘴求,只要一哭,所有要求就全被滿足了?!?/p>
我豎起拇指:“說得好!這就是孩子愛哭毛病的根源。”
這位年輕媽媽的領(lǐng)悟能力非常強。心理咨詢實踐一再證明: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專家,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問題的心理根源。咨詢師需要做的就是恰當(dāng)?shù)囊龑?dǎo)。
心理解析:孩子愛哭的毛病
是被逐漸強化出來的
在這個案例的親子互動中,孩子發(fā)現(xiàn)了哭是解決問題最管用的方法,哭是戰(zhàn)勝別人RIom5lx1NkGVd3QUBs42qzeQcP9OCzcV9D2MzjvxCCM=保護(hù)自己最管用的武器,哭是讓人順從自己最好的靈丹妙藥,一句話,她發(fā)現(xiàn)了哭是滿足自己需要最靈驗的法寶。
那么,女孩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個法寶的呢?
簡要說來,是家長教女孩發(fā)現(xiàn)的,也可以說是家長慢慢培養(yǎng)出來的。用心理學(xué)的話說,是家長在與女孩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強化出來的。
關(guān)于強化的心理學(xué)實驗
強化的概念最早是蘇聯(lián)生理學(xué)家巴甫洛夫提出來的。但是,在巴甫洛夫的經(jīng)典型條件反射學(xué)說中,強化只是鞏固條件反射的一種手段。美國心理學(xué)家斯金納,在經(jīng)典條件反射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學(xué)說。斯金納特意設(shè)計了一種實驗裝置,叫“斯金納箱”。箱內(nèi)裝有一個按壓杠桿,杠桿與食物倉相連,白鼠在箱內(nèi)自由行動,偶然按壓到杠桿,食物倉就被打開,一顆食物丸就滾入箱內(nèi),白鼠就可以吃到食物。因為按壓杠桿可以得到食物,所以白鼠很快學(xué)會了不斷按壓杠桿得到食物的操作。這,就是食物這個刺激對行為的強化的結(jié)果。
由此說來,所謂強化,就是某個刺激增加了某種行為以后發(fā)生的概率。
孩子的哭也是被強化的
在白鼠實驗中,由于按壓杠桿可以得到食物,白鼠就學(xué)會了通過按壓杠桿來得到食物。這個過程中,得到的食物就強化了白鼠按壓杠桿的行為。就是說,食物這個刺激增加了按壓杠桿的行為,也就更容易發(fā)生按壓杠桿的行為。雖然孩子的行為要比動物的行為復(fù)雜得多,但是,孩子的很多行為發(fā)展也都是強化的結(jié)果。小女孩的愛哭就是這樣,由于哭可以讓她得到想要的東西,她就學(xué)會了通過哭來得到想要的東西。對于孩子來說,想要的東西跟得到表揚和獎勵差不多,對她哭的行為起到了強化作用。這就是女孩愛哭毛病形成的心理學(xué)原理。
心理對策:讓正確表達(dá)
變成新的強化“法寶”
溝通至此,女孩媽媽有所警醒了:“原來孩子愛哭的毛病,真是我們的問題!那您說,我們現(xiàn)在該怎么辦呢?”
我笑了:“是的,毛病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常常在家長身上。前面我們找到了病根,那請當(dāng)媽媽的想想看,咱們該做哪些改進(jìn)呢?”
女孩媽媽想了想:“不讓孩子哭的時候得到她想要的東西?!?/p>
我肯定:“對。還有另一面呢?孩子需要的東西怎么辦?”
女孩媽媽有了思路:“在孩子不哭的時候給她。對,讓孩子有什么要求說出來,在她說出來的時候,再讓她得到想要的東西?!?/p>
“說得好,在孩子說出來的時候,再讓她得到想要的東西。那就前面的例子說,家長該怎么辦呢?比如……”
“比如,第一個例子,在她說出來的時候,再讓表弟分給她糖;第二個例子,在餐桌上她說出來要筷子和勺子,再給她;第三個例子,在商店里她說出來要彩筆的時候,再給她買。還有,在她說出來想回家的時候,再答應(yīng)她
回家……”
我肯定地說:“對,就這樣,她想要得到的東西,哭的時候不給她,在她說出來的時候再給她。就是這樣小小的改變,孩子愛哭的毛病就會慢慢改掉了?!?/p>
告辭的時候,女孩媽媽的臉上沒有了愁容。
十幾天后,女孩媽媽特意發(fā)來微信,報告好消息:謝謝您!就這樣小小的改變,孩子愛哭的毛病好多了,真奇怪……
其實并不奇怪。一方面,女孩哭的時候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了,就是說,女孩感到哭這個法寶不靈驗,哭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于是,哭的這種行為表現(xiàn)就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女孩學(xué)會了用語言說出想要的東西,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得到的這個想要的東西也就有了強化作用,讓女孩越來越習(xí)慣于用語言表達(dá),也就越來越不用哭來滿足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