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攀比心理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每個人都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賞,而與同事之間的比較往往很容易讓人陷入攀比的誤區(qū)。攀比心理不僅會給個人帶來壓力和焦慮,還會對工作和團隊產(chǎn)生負面影響。那么,如何才能消除這種攀比心理呢?
“職場攀比癥”是一種“孔雀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tài)??茖W家定義攀比心理,即:個體發(fā)現(xiàn)自身與參照個體發(fā)生偏差時產(chǎn)生負面情緒的心理過程。在職場,有些人好面子、有些人愛嫉妒、有些人講虛榮。職場人一旦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職場“孔雀心理”,就很容易陷入無休止的攀比狀態(tài),工作和生活中爭強好勝,生怕自己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被別人比過去。當攀比的結果不如人意時,便會心理失衡,影響身心健康,使自己經(jīng)常處于一種壓抑和焦躁的狀態(tài),發(fā)展到最后,不但扭曲了自己的人生觀,還會讓自己的職場生涯朝著不好的方向發(fā)展。
既然攀比是不健康的、負面的、消極的,那么為什么職場中還有許多人去攀比呢?仔細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二。
1.好面子。人際交往中,很多虛榮心比較強的人都好面子。從積極的一面講,好面子不是一件壞事,如果處理得好,還可以助力職場的發(fā)展。但任何事過猶不及。職場上許多人為了面子喜歡去跟別人攀比,但比的結果卻是讓自己越來越不自信。久而久之,受面子問題的困擾,不僅自己身心受損,還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使面子成為工作發(fā)展的阻力。
2.嫉妒心理。嫉妒心是攀比的一種過程表現(xiàn)。它具體指:人們?yōu)楦偁幰欢ǖ臋嘁?,對相應的幸運者或潛在的幸運者懷有一種冷漠、貶低、排斥,甚至敵視的心理。嫉妒心俗稱“紅眼病”,是一種病態(tài)心理。它的危害甚至比愛面子還要嚴重,是人際關系的大敵,弄不好會讓自己四處樹敵,招來更多的麻煩。
一般來說,攀比心強的人往往都會伴有強烈的嫉妒心。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自覺地拿自己跟各方面比自己優(yōu)越的人進行對比,而比的結果則是越比越沮喪。最終心理失衡之下,工作和心理健康都會出問題。
“職場攀比癥”對職場人的影響大致有兩個方面。
1.影響個人心理健康。攀比心理會導致個人壓力增大,嚴重者會導致抑郁和焦慮等心理問題。喜歡攀比的人會不自覺地拿各方面能力比自己強的人與自己相比,從而導致自我評價過低,久而久之,情緒波動大,心態(tài)失衡。
2.影響職業(yè)發(fā)展。攀比心理會讓人們過分關注他人的成就和收入,忽視自己的實際工作表現(xiàn)。一旦個人價值觀與他人不同,就會導致不必要的比較和競爭,從而產(chǎn)生嫉妒和不滿。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本職工作,導致工作熱情和業(yè)績下降。
積極的心態(tài)是成功最為關鍵的因素??朔奥殘雠时劝Y”,我們可以先從以下四點做起。
1.擺正心態(tài)。只有自信的人才能不受別人的評價干擾,才能真正做到知足常樂。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攀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nèi)心對自己的不自信。要想擺脫攀比心理,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讓自己多些自信,好好為自己的未來做規(guī)劃,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和職場目標,然后腳踏實地向著目標一步步靠近。
2.關注自己的進步,積極學習,提升自身競爭力。行走職場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多去關注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不要過分關注他人的成績和收入,更不要拿別人與自己比。多為自己充電,學一些東西提升自己的自信力和競爭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比,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更有意義,因為只有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和技能,才能在職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3.尊重別人的成就,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在職場,論能力、論背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欠缺之處。在某方面比不上別人,那就坦然承認,迎頭趕上。如果我們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總是羨慕和妒忌別人的強大,就容易忽略自己的不足,讓自己陷入怨天尤人、心理失衡的怪圈。對于別人的成就,我們要選擇尊重,以欣賞的心態(tài)去看待,而不是嫉妒或攀比。我們應該向成功的人學習,從他們身上發(fā)掘成功的秘訣。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4.抱定“凡人心態(tài)”,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鞓返睦碛汕f條,不快樂的理由卻很簡單,那就是自己給了自己太大的壓力。
初入職場,很多人都懷揣雄心壯志,但經(jīng)歷了太多的“內(nèi)卷”后,才發(fā)現(xiàn),那些自以為是的雄心壯志僅是理想,很難實現(xiàn)。當理想與現(xiàn)實碰撞后,煩惱就來了。其實,職場中最好的處事方式是抱定“凡人心態(tài)”,把理想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圍,給自己一個切合實際的、能夠實現(xiàn)的目標,并努力奮進。這樣,當階段目標實現(xiàn)時,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