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更好地體現(xiàn)民宿的實用性,提高民宿的情感溫度,力求緩解旅游人群的心理壓力。以情感三層次的視角去理解人群需求,通過五感療愈的方法探索療愈型民宿景觀設計,滿足旅客的情感需求,同時有效幫助民宿開拓下沉市場,擴大市場覆蓋面。本文以旅游人群的情感需求為出發(fā)點,探討營造沉浸療愈景觀空間的設計策略,旨在呼吁對療愈空間的重視與探索。
關鍵詞:療愈景觀;民宿景觀設計;五感療愈
1 前言
2022年國家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民宿景觀設計在現(xiàn)代旅游和休閑產(chǎn)業(yè)中具有重要意義,其依托優(yōu)越的旅游資源,具有獨特的康養(yǎng)條件。在“健康中國”的戰(zhàn)略部署下,本次研究中的民宿景觀設計在對空間資源的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旅游人群的療愈需求,與自然環(huán)境進行充分的融合與互動。
2療愈型民宿景觀概念
療愈型民宿景觀是民宿景觀基于生態(tài)學原理,結合五感療愈策略,根據(jù)使用者的場所需求,通過穩(wěn)定健康的植物群落種植與積極健康的活動空間構建,以主動干預的沉浸式空間氛圍,營造和交互體驗影響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要素,改善情緒、認知和轉移對壓力的注意力,從而獲得歸屬感、安全感、愉悅感和自我價值的認可,通過與自然環(huán)境的互動和感官體驗從而達到心理釋壓、情感療愈的目的。旅游人群的情感需求涉及多方面,涵蓋了安全感、歸屬感、愉悅感、滿足感等。本能層的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空間外觀設計上,更強調人進入空間時的第一印象,即是否滿足人內心的安全感,游客希望能夠在目的地獲得信息支持和心理上的安全感。行為層的設計,側重于民宿功能的實用性、易用性和多樣性,著重于研究使用空間的方式、空間高效率利用等,主要表現(xiàn)為人對民宿功能的體驗感;反思層的設計,與空間的意義和用途密切相關,也受到人的身處環(huán)境、文化、身份等影響,側重于研究空間如何帶來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具體可以表現(xiàn)為空間通過文化內涵等屬性與人建立起情感紐帶。例如歸屬感需要從文化融合和社交互動中獲取。愉悅感是從住宿體驗、娛樂活動、文化體驗中獲得。
3五感體驗視角下的民宿景觀設計
視、聽、嗅、味、觸五大感官是人類感知外界環(huán)境最直接的方式。五感療愈策略是利用五種感官的刺激來促進身心健康和恢復平衡,從多感知角度進行場地功能構筑。
3.1民宿景觀視覺設計
視覺是五感體驗中最直觀的體驗,其他的感官體驗也需要通過視覺來進行信息傳達。在民宿的景觀設計中,通過對自然植物形態(tài)及顏色的不同組合營造,來對觀者產(chǎn)生別樣的視覺體驗,從而以康復景觀與植物的療愈機能相互融合的效果來改善人體身心健康。在民宿景觀的視覺設計中,植物的色彩是最為直接的表現(xiàn),色彩對人類的視覺和情感有著直接而強烈的影響。在色彩營造方面,可以采用花卉類植物和觀葉植物搭配,同時考慮花卉類植物季節(jié)性變化,例如春季的郁金香、夏季的向日葵、秋天的金盞花、冬季的山茶花等。花卉植物的季節(jié)性變化不僅包括開花時間和花色變化,還包括葉色的變化和植株整體形態(tài)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豐富了民宿景觀的視覺效果,還為不同季節(jié)增添了獨特的美麗和情感氛圍。在空間設計上,通過不同高度和大小的植物排列,創(chuàng)造出視覺深度,從低到高、從稀疏到密集的植物布置,使視線自然延伸,增加層次感和漸進變化。同時,利用自然因素也是營造視覺氛圍的關鍵點,利用自然光線和動植物的動態(tài)效果,搖曳的枝葉或飛舞的蝴蝶,能夠有效地促進視覺刺激。這些視覺場景能給旅客帶來身臨其境的自然體驗,視覺感受不僅僅是欣賞自然之美,更是一種心靈的療愈和情感的升華。
3.2民宿景觀聽覺設計
聽覺可以更加生動的渲染空間氛圍,不同類型的聲音可以觸發(fā)大腦中的感知和情感區(qū)域,引發(fā)各種聯(lián)想和思考。在民宿景觀中的聽覺設計上,種植大葉片觀賞類植物,例如芭蕉、美人蕉、大葉綠蘿等,在梅雨季節(jié)可以體驗“雨打芭蕉”聽覺氛圍;在空地適當布置竹子,形成竹林的感覺。可以根據(jù)空間大小和設計需求,選擇竹子的布局密度和排列方式,考慮如何最大化風的通道和流動,以增強搖曳的視覺效果,營造“竹林搖曳”的聽覺感受;“蛙鳴蟬叫”則可以通過設計小型池塘或濕地,種植適合的水生植物,吸引青蛙和昆蟲,同時安裝夜間錄音設備,捕捉自然的蛙鳴和蟬叫聲音,并在適當時播放,增強聽覺體驗。這些聽覺元素都是極具詩意和寧靜氛圍的自然聲音,在民宿中營造出多層次的聽覺景觀,讓旅客在入住期間享受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寧靜和愉悅。這些聲音不僅能緩解壓力,還能為旅客帶來深層次的放松和內心的平靜。
3.3民宿景觀嗅覺設計
早在盛唐時期,植物制作的香薰就用來清熱、解郁、治頭痛的治療。嗅覺作為感覺系統(tǒng)的一部分,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感知外部環(huán)境中的氣味和香氣,還能夠深刻影響到人類的情緒、行為和認知過程,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民宿景觀設計在植物選擇時,可以選擇芳香型療愈植物,例如丁香屬植物的花朵具有濃郁的香味,香氣獨特而持久。丁香的香氣被認為能夠舒緩壓力,增強情感穩(wěn)定性,常用于療愈景觀中作為花木的選擇;桂花是一種常見的香花植物,桂花的香氣被認為有助于緩解壓力、舒緩情緒,并在中藥中有廣泛的應用。不僅如此,桂花還可以通過喚起記憶和情感反應來影響個體的情緒狀態(tài),從而增強解壓效果。合理運用植物的香味來刺激旅客的嗅覺體驗,獨特的香氣不僅有助于減輕壓力和焦慮,幫助放松身心,還可以通過與嗅覺的聯(lián)想和體驗,獲得更加豐富和多維度的感官享受。
3.4民宿景觀觸覺設計
觸覺幫助人們感知和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和物體。通過觸摸,人們能夠獲取關于物體形狀、表面紋理、溫度和硬度等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和互動。在民宿景觀設計上,通過選擇具有豐富紋理和質感的材料,如粗糙的石塊、光滑的木質表面或細膩的織物,增強觸覺的感知和體驗。在植物選擇上,種植一些觸感愉悅的植物,如柔軟的草地、觸摸光滑的葉子或觸感豐富的花朵,增加自然互動??梢栽诰坝^中加入水體元素,如小溪、噴泉或水池,讓人可以體驗水的漣漪和水面的光滑觸感。還可以設置砂礫或鵝卵石步道,提供不同的觸覺體驗,增加景觀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在設計中融入自然觸感,提供與自然直接接觸的機會,以提升旅客的沉浸感,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獲得更深層次的感受和滿足。
3.5民宿景觀味覺設計
用食物打造味覺景觀,主要是用舌頭品嘗??梢苑N植一些可食用的植物,如絲瓜、西紅柿、茄子等顏色鮮艷且具有攀緣性的果蔬植物,患者可以品嘗自己種植出的瓜果蔬菜,提升患者的自我價值。采摘、種植可以使患者的身體得到訓練、交流,為生活增添色彩。在民宿景觀設計中加入味覺元素可以為客人提供更加豐富和全面的感官體驗。盡管味覺體驗通常更多的與飲食和餐飲相關聯(lián),但在景觀設計中也可以采用園藝療法策略增強味覺體驗。通過增加種植區(qū),種植一些可食用的植物,如草藥、水果或蔬菜,這些植物不僅可以增添景觀的美感,還能為客人提供新鮮的味覺體驗。在體驗種植采摘過程中,人們專注于植物的照料和生長過程,有助于增強個體和環(huán)境的情感連接,緩解壓力的同時提升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4療愈型民宿景觀的設計原則
民宿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大,民宿行業(yè)下沉市場廣闊,成功的關鍵在于以情感層次的視角去理解人群需求,基于五感療愈的方法去探索新型療愈民宿景觀??紤]到游客發(fā)生情感轉換的可能性和趨向性,根據(jù)人體功能感官設置具有延伸性和藝術內涵的景觀,調動旅游者全身心投入到周圍事物的感知狀態(tài)中,從而促進其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得到恢復,同時豐富游客的用戶體驗旅程。通過不斷優(yōu)化服務和體驗,建立差異化品牌,管理好在線口碑,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盈利和長期發(fā)展。以下幾點是療愈型民宿景觀的設計原則。
a60421521f77e00e2a63d5ece0921d4cc64459021be4c1bb534ab40d49b83b554.1自然干預原則
當人們身處天然自然環(huán)境(即自然空間,無任何人為因素干預的環(huán)境)中時,會產(chǎn)生積極情緒,對環(huán)境的評價會明顯提高,也會產(chǎn)生更強的愈療效果。自然干預論是一種基于自然環(huán)境和自然元素來促進身心健康的理論和實踐方法,引入自然元素,如植物、水體、自然石材等,以營造自然和諧的環(huán)境。可以選擇能夠促進放松和舒適感的植物和材料。活躍的自然生物氛圍可以讓人與自然有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豐富的植物種類可激發(fā)人對場地的喜好度,通過多感官角度優(yōu)化感官體驗,營造身臨其境的療愈氛圍。民宿空間采用自然干預原則打造獨特的民宿景觀空間,運用五感療愈策略從而構筑民宿療愈景觀空間,保留場地原本的天然氛圍,提高愈合效果并激發(fā)人們的探索欲望。同時提供新的活動體驗,利用園藝療法,提高物理愈療效果,并增強人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流。
4.2參與性互動原則
在不同種類的空間類型中引入療愈理論以及互動性原創(chuàng),例如利用園藝療法建立特色種植區(qū),利用植物種植和園藝活動來促進身心健康的治療方法。結合自然環(huán)境、身體活動和情感體驗,園藝療法利用了參與性互動原則,在民宿景觀設計中可以促進客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和參與感,增強他們的體驗和滿意度。其主要特點為參與者通過親身勞作和觀察種植的成長過程,能夠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這種策略為長期居住在城市空間中的人們提供接觸自然的愈療效果的機會。除了園藝療法之外,還可以通過豐富的生物種類來提高人與自然的參與互動性,提高吸引力,進一步改善民宿景觀空間的療愈功能。
4.3安全性原則
在民宿景觀設計中,安全性原則同樣非常重要,尤其是考慮到許多民宿可能位于自然環(huán)境中或獨立建筑中。首先要保障地形和路徑安全,確保景觀中的路徑和步道設計平穩(wěn)、堅固,避免突出的障礙物和不平整的地面,以減少跌倒和意外傷害的風險。在夜間或不良天氣條件下,考慮提供足夠的照明,以幫助客人安全行走。其次要通過道路分級,慢行路徑以及景觀扁架的設置,進行人流的疏通。人們可以自主選擇交流區(qū)或私密區(qū),以達到距離上的管控,進而打造出一個獨處與共處平衡、有良好秩序的民宿公共空間;在民宿各個角落安裝醫(yī)療應急設備提高應急能力,確保在突發(fā)情況下能夠及時有效地處理醫(yī)療緊急事件。最后,如果有水景或水體,要設置合適的安全措施,如欄桿、安全網(wǎng)或明確的邊界,以防止溺水事故發(fā)生。對于游泳池,應按照當?shù)胤ㄒ?guī)安裝圍欄,并定期檢查池水質量和設施的安全性。民宿景觀空間對安全性的考慮不僅確保了客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也提升了整體的用戶體驗。旅客在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景觀中,優(yōu)化療愈效果。
5結論
在文旅融合以及快節(jié)奏城市建設下,人群普遍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人們對游玩體驗的情感需求逐漸提高,在民宿設計中越來越重視住客的情感需求。從人的體驗出發(fā),綜合五感療愈空間、參與性景觀等多個方面進行民宿景觀布局,將空間療愈功能發(fā)揮到最佳功效。療愈型民宿景觀設計滿足Z世代新消費群體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它能夠以較小的成本實現(xiàn)顯著的效果,為繁忙的現(xiàn)代化都市中的人們提供一個自我療愈的緩沖空間,成為未來民宿市場的主要趨勢。
參考文獻
[1]王佳瑞.基于五感體驗的療愈景觀設計[J].現(xiàn)代園藝,2023,46(14):93-95+98.
[2]李舒萍.基于健康理念視角下的城市公園療愈景觀設計——以桂林市為例[J].現(xiàn)代園藝,2021,44(24):76-79.
[3]趙璐.基于情感三層次理論的成人辦公減壓玩具設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1.
[4]高坦昊,張小彤,周洪濤.基于藝術療愈的城市家具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1(05):10-15.
[5]莫燕林.基于SWOT分析浙江省民宿的發(fā)展對策[J].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16,27(09):116-117+143.
[6]蔣佳倩,李艷.國內外旅游“民宿”研究綜述[J].旅游研究,2014,6(04):16-22.
[7]譚少華,李進.城市公共綠地的壓力釋放與精力恢復功能[J].中國園林,2009,25(06):79
[8]劉婷. 精神壓力疏解下的景觀療愈空間設計研究[D]. 山東建筑大學,2018.
[9]張萌. 適老社區(qū)景觀情感化設計改造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