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瓷器作為工藝美術,發(fā)展歷史久遠,中國的瓷器藝術自先秦時期開始逐步發(fā)展,漢唐時期制瓷技術開始走向成熟,宋元明清時期的瓷器技術不僅講求實用,更是注重美觀與意趣的表達。瓷器的使用群體由最初的上層貴族階級轉向市民階級,在此發(fā)展過程中瓷器的藝術語言更加豐富。
關鍵詞:瓷器;題材;藝術表現
1夢境題材的概述
陶器的發(fā)展歷史久遠,彩陶的發(fā)展距今約七千年,仰韶文化為代表的《人面魚紋彩陶盆》為代表,展現原始陶器的質樸之美,兼具實用與美觀的雙重屬性,之后瓷器的題材更加豐富,以山水、人物、花鳥等紋樣為主,而在明代,在瓷器藝術中產生了新的紋樣藝術,即夢境題材。夢境場景多是隱含超塵絕世之念,是對于現實的超越,夢境是有具體的形態(tài)結構的,雖然虛幻縹緲,但是在藝術表現中,常常借助特定的元素來體現夢境場景?!皦艟硵⑹碌闹饕攸c是將現實與虛幻打通,以現實寫夢境?!盵1]在有關夢境的圖像敘事中,采用的手法多是借助帶有夢元素的符號進行畫面的表達,或是所描繪的圖像是依據與夢境有關的文本來進行塑造。夢境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重要表現形式,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思路。在夢境的表達方式中,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從而推動新的藝術形式的誕生。在夢境圖中,藝術家將文化情景與現實生活結合,構造新的藝術語言,夢境圖的生成過程中,也涵蓋了夢境敘事的功能性。
2瓷器藝術中的夢境情節(jié)表現
明清時期,文學與藝術出現了新的結合。畫家將文學中的故事情節(jié)繪制于瓷器中,夢境題材在瓷器中出現。以清代康熙景德鎮(zhèn)青花《錢塘夢故事圓盤》(圖1)為例,“《錢塘夢》講述了宋代一名秀才在錢塘江上蓋屋時發(fā)現一具無名骸骨,后將其安葬,半夜一美貌女子踏歌而來感謝收骨之恩,要以身相許,秀才驚駭之下拒絕,女子高歌半篇《蝶戀花》表明身份,秀才醒來另作半篇《蝶戀花》記載此經歷?!盵2]盤中描述的場景在庭院中,組建了多重空間,分為現實與夢境兩個部分。盤中扭曲的線條將場景分為兩個部分,右邊則是書生夢境中呈現的內容,一女子雙手持有拍板,面露微笑,嘴巴微張,似在歌唱。盤的邊緣處繪有“歌罷彩云無覓處,夢見明月生南蒲?!?/p>
除此之外,背景中未有任何裝飾元素。而對于書生的場景描繪較為豐富,室內設有桌幾靠椅,書生在此伏案而睡,桌上的燈燭已被點燃,書桌上還放置有書籍、茶盞以及其他器具。庭屋左側置有假山,院中有三兩棵樹,緊挨著庭屋,在庭屋后方還建有圍欄,圍欄將庭院包圍,使得庭院仿佛位于高臺之上。在庭前一角處繪有溪流,借助線條的虛實來表現溪水的流動。插圖中書生與女子的面孔采用的手法非常相似,對于面部表情的刻畫也是寥寥幾筆,而對于人物的身姿、服飾進行了仔細描繪?!跺X塘夢故事圓盤》中借助線條的粗細、長短體現人物形態(tài),女子衣裙的線條細膩流暢,在表現書生伏案的動作時,衣褶處由于人物的軀體動作,呈現放射狀的線條。圓盤中沒有出現暈染的線條痕跡,衣紋的凹凸感借由線條之間的交錯呈現出來。盤中構建了三重空間:第一層為女子獨立于畫面的空間,即夢境空間,第二層為書生所在的書齋之中,第三層即為院外的的空間,三重空間以書齋的圓形為核心向外延伸。夢境本身具有虛幻性,需要借助各種元素來體現夢境的主題。借助物件來進行象征或是影射的呈現,在圖像中表現夢境的方式一般采用具有夢境特點的符號進行描述,對于夢境的表達方式一般借助于云紋或是采用特殊的符號來將夢境場景囊括其中,諸如《錢塘夢故事圓盤》,選用特殊的線條將現實與夢境世界區(qū)隔開來。線條不僅構造出夢境元素,在畫面中構建起夢境空間的特殊作用。
《錢塘夢故事圓盤》中人物本身是現實與虛擬的兩個不同的世界,繪制者將兩者重組于畫面之中,描繪瞬時的場景,并依據故事情節(jié)組織人物與周圍景物之間的空間,在描繪女子場景的時候背景做空白處理,有意將現實世界與夢境加以區(qū)別。采用俯視的觀看視角,夢境本身屬于私密性的個人空間,借助媒介將夢境再現于繪畫中,某種程度上是將個人的私密性空間轉化為公共性?!跺X塘夢故事圓盤》中形狀、線條和空間之間交相輝映,借助線條區(qū)隔不同的情景,構建了奇特的夢境。
3瓷器藝術中夢元素的藝術特點
表現夢元素的瓷器較多的出現于明清時期,往往伴隨著人物圖紋的出現來作為夢境的特指,多是依據文學中表現夢境的情節(jié)來進行創(chuàng)作,在青花瓷器與五彩瓷器中均有體現。瓷器的大小不一,造型多樣,在盤、碗、瓶中各有出現。瓷器質地輕盈、釉面光滑勻凈,兼具實用與美觀的雙重屬性。在青花瓷器中,出現了多重表現夢境的場景,并采用分層分格的方式在青花器瓶表面進行展開,器型大多精致典雅。而在圓盤中表現夢境場景,在四周輔以各種紋飾,為器表增添了多重美感。
青花瓷器中,表現夢境場景的輪廓線采用各式線條進行勾描,并留有空白。以夢境場景為中心,在瓷器的口沿、底部、內壁等各處輔以各式形態(tài)的線條進行裝飾,以青花勾繪雙圈,設色較為統(tǒng)一,以濃淡深淺來對畫面進行繪制。相較于前期,明清時期青花瓷繪制技藝已趨于成熟,對于人物服飾等多處細節(jié)勾勒較為精細,在四周也配以各式形態(tài)的紋樣進行裝飾,主要以花紋為主,所呈現的花紋以牡丹花、菊花、蓮花紋為主。圓盤中心除了描繪有關夢境情節(jié),在圓盤四周也繪有人物紋樣,表現手法較為寫實,觀賞性較強。
五彩瓷器中,表現夢境圖案的場景構圖清新疏朗,色澤鮮亮。色彩以紅、藍、綠、黃為主,色調較為純正,存在于盤、碗、瓶之中,畫面場景與瓷器的本身的釉色融為整體,背景中并未進行過度的填充,相較于同時的明清五彩瓷器,與夢境有關的瓷器中的除了人物紋樣外,其他裝飾性的紋樣較少的出現。人物紋樣中出現的場景描繪多是選取戲劇性的瞬間,耐人尋味。
4夢境在瓷器藝術中的意趣表達
瓷器中夢境圖的出現,體現了明清時期人們對于瓷器藝術獨特的審美需求,促進了瓷器藝術發(fā)展的多樣性,反映出明清時期的瓷器藝術不僅聚焦于日常生活的意趣表達,同時也凝結了詩歌文學中的審美意蘊,將文學內容以藝術化的手法展現于瓷器之中,將自然審美、工藝審美、生活審美融于一體,在不同審美的影響下,促進了瓷器技術的成熟。夢境在瓷器藝術中的描繪體現出人物紋樣極富靈性的動態(tài)美,以細勁的線條與清新的色彩體現情景交融的意境,增添了幾分靈韻的表達。
5結語
夢境題材在瓷器中的出現,增添了瓷器的趣味性與形式美的表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語言。作為室內陳設的器物,夢境圖在瓷器表面構造出幻象空間,在畫境與現實之間相互交織,帶給觀者視覺上的錯亂,體現了不同時期藝術家與觀賞器物人士在文化品味和審美意趣味的變化,促進瓷器藝術審美和境界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喬光輝.明清小說戲曲插圖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6:49.
[2] 王實甫.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參增奇妙注釋西廂記(上)[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