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肺結核這個病,很多人都覺得并不陌生,因其具有傳染性,所以人們對患有肺結核的患者總是避而遠之。肺結核發(fā)病后如何護理極為重要,一般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1.做好隔離:
肺結核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染,其次是被結核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腸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結核病人的消毒和隔離。病人一般通過近距離接觸及口腔和飛沫的方式去傳播,所以需單獨使用茶杯、碗筷、毛巾等生活用品。書籍、棉被應常在太陽光下暴曬,生活用品需用酒精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性感染。
2.飲食調理:
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比如選擇小米粥、軟面條、南瓜粥等,也需選擇高蛋白食物,比如蛋類、肉類、牛奶等,也要多吃蔬菜水果。
3.生活干預:
肺結核病人居住的房間需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tài),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促進空氣流通。每日通風3次,每次15分鐘到30分鐘。室內(nèi)溫度保持在18~22℃,濕度控制在50%~70%。根據(jù)病情選擇合適的降溫方法,如藥物降溫、酒精擦浴、溫水擦浴、冰敷等,出汗后及時更換衣服并注意保暖。
4.調整生活習慣:
肺結核病人進展期需注意多臥床休息,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避免身體的過度勞累。好轉期過渡到穩(wěn)定期,可適當增加運動量,比如跑步、跳繩、乒乓球、騎自行車等。適當運動可加速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同時需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和舒暢的心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不喝碳酸類飲料,避免熬夜。
5.病情監(jiān)測:
肺結核的治療周期較長,患者應堅持用藥治療,密切觀察體溫及病情變化,每4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1次,并隨時記錄,觀察熱型,協(xié)助診斷。定時監(jiān)測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以及皮膚的彈性厚度,感覺不適應及時匯報給醫(yī)生。
6.心理護理:
肺結核病程長、恢復慢,且病情易反復,易使病人產(chǎn)生急躁、懼怕的心理,不利于病情恢復。所以,醫(yī)生需耐心地向病人及家人講解疾病知識,并給予病人幫助和支持,使病人堅持正規(guī)治療,建立良好的休養(yǎng)心境,使病情早日康復。
7.注意措施:
對于咳血的病人要及時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病人的咳血量、顏色、性質并記錄咳血的情況。大量咳血患者應臥床休息,少量咳血患者以靜臥休息為主,取患側臥位,避免活動,減少肺活動度。
8.藥物護理:
肺結核治療以西藥為主。對于患者出現(xiàn)的咳痰、咯血、夜間盜汗、胸痛、等癥狀,患者可服用異煙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抗結核藥物,治療時應謹遵醫(yī)囑,使用適合的藥物對疾病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