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極花》是賈平凹201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它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及作者的倫理關(guān)懷,至今仍具有探討意義。作品從婦女被拐事件切入,真正觸及的是城鄉(xiāng)二元的尖銳矛盾,展現(xiàn)的是家文化之下女性的生存困境。作者將筆墨與情感傾注其中,關(guān)注農(nóng)村男性的婚姻危機,哀嘆村莊的凋敝衰落,流露出濃厚的鄉(xiāng)土情懷。但他基于男性視角,囿于鄉(xiāng)民立場,對拐賣婦女這一社會重大問題的思考與書寫,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了作家思想的乏力和倫理的迷失。
[關(guān)鍵詞]家文化;女性敘事;倫理迷失
[基金項目]甘肅省2023年度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項目“中國式現(xiàn)代化視域下西北當代長篇小說鄉(xiāng)村敘事研究”(2023YB126)。
[作者簡介]楊光祖(1969— ),男,西北師范大學(xué)傳媒學(xué)院教授;耿玉曼(1998— ),女,西北師范大學(xué)傳媒學(xué)院博士研究生(蘭州 730070)。
《極花》只有十六萬字,可能是賈平凹長篇小說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2016年出版后,一直沒有大的反響。但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重視的作品,它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敘述倫理,都值得深入研讀。作品以拐賣婦女事件切入,真正指向的是農(nóng)村男性的婚姻危機,關(guān)注的是城市化浪潮下鄉(xiāng)村的衰微。在小說中,賈平凹懷著深厚的鄉(xiāng)土情懷,為落后農(nóng)村譜寫了一曲挽歌。然而,他卻忽視了被拐婦女的尊嚴與自由。他是基于男權(quán)視角和農(nóng)民立場來書寫拐賣婦女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也可以說是在家文化的視角之下展開自己的農(nóng)村書寫的。
一、男權(quán)視域下的女性敘事
《極花》的敘事極為討巧,看來也是賈平凹認真考慮過的。小說并未采取全知敘事視角,而是從一個被拐女子胡蝶的角度展開敘述,將她的自身經(jīng)歷與心路歷程訴諸筆下。胡蝶是一位初中生,算有文化的被拐婦女。她既是故事主角,又是敘述者。這就使得小說有了某種自傳意味,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更容易進入被拐賣婦女的內(nèi)心,寫出一段殘酷的真實。
胡蝶作為被拐婦女,從被非法拐賣、囚禁、強暴到懷孕生子,受盡磨難苦楚,她親歷著,也訴說著。對于讀者來說,胡蝶即“我”,“我”即胡蝶,看她所看,聽她所聽,極易感同身受,達到情感共鳴。但是,由于胡蝶身份的特殊性,她被囚禁在窯洞內(nèi),失去了人身自由,只能透過窯洞窗戶的那四十八個格子來窺探、觀察外部世界,所以她的敘述視角是極其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把人物寫活,尤其是對于這樣一個復(fù)雜可憐的被拐女子,讓她真實、立體起來,就十分考驗作家的功力。然而,作家雖使出了百般手段,胡蝶還是有些不真實,就像她的名字般虛幻縹緲。在小說里我并沒有看到一個真實的被拐婦女,更沒有進入到她的內(nèi)心深處。雖然賈平凹在后記中說:“其實不是我在寫,是我讓那個可憐的叫著胡蝶的被拐賣來的女子在嘮叨?!薄举Z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211頁?!康聦嵣?,小說里胡蝶所說的話,似乎還是賈平凹的話。我們聽見的是賈平凹的聲音,而不是小說人物的聲音?;蛘哒f,小說沒有處理好敘述人和作者的關(guān)系,敘述人在某種意義上被置換成了作者。
多年前,我曾撰文認為,“賈平凹小說里的人物,都幾乎不會說‘自己’的話,也不會‘自己’‘說話’,都在說著賈平凹的話。不管什么人,不管他們說什么話,都是賈平凹的話”【楊光祖:《修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技巧問題——評長篇小說〈帶燈〉》,《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叢刊》2014年第6期。】。《帶燈》中的鄉(xiāng)鎮(zhèn)女子帶燈如此,《山本》中的陸菊人如此,《極花》中的被拐女子胡蝶亦是如此??梢哉f,胡蝶自始至終都是賈平凹自我言說的工具,是他臆想出來的形象。胡蝶那些亂七八糟的想象,不像一個被拐婦女的想象,更像是多愁善感的賈平凹本人的無端夢囈。在其中,我們看到的并不是一個被拐女子的悲慘境遇和精神掙扎,而是賈平凹的自說自話。說到底,賈平凹似乎還是在以自己偏狹的男性立場,去描寫想象中的女性。他從來不會以心換心地pEpgeFrB3ODT08aUWItyRcTzoCp4R3PhXAwYHPqstQo=從女性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更善于自怨自艾,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強加到人物的身上。所以即便小說采用的是第一人稱敘述方式,以“我”,即被拐女子胡蝶的視角出發(fā),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一種男權(quán)視域下的女性敘事視角。
胡蝶是被拐賣來的,是圪梁村的外來者。小說以她的視角切入,敘事自然而然帶有一種探尋的意味。從陌生到熟悉,由厭惡到好奇,胡蝶帶領(lǐng)我們,從外向內(nèi),由表及里,在一步步對村莊的環(huán)境、人事、風(fēng)物、習(xí)俗等進行窺探的同時,也對自我困境予以審視。但胡蝶畢竟被關(guān)在窯洞里,哪怕生子后,她也不能隨意地自由行走,隨時處在黑亮一家,甚至村人的監(jiān)視之中。那么,這種以當事人為敘述者的選擇,就令小說視野比較狹窄,對于拐賣婦女這么一個重大社會題材的深度開掘,就有障礙。雖然在小說中賈平凹為了彌補這種敘事視角的有限性,在具體技巧上下了功夫,將虛實結(jié)合、靈肉分離等方法運用其中,看似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敘事,但小說卻忽略了極其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人物心理的把握與刻畫。
《極花》似乎很不在意心理描寫,更多是轉(zhuǎn)述別人的話。第二章“村子”的敘事便是如此。這一章共用了九個“黑亮說”,在兩人的對話中,表面看胡蝶對黑亮的敘述時常表示出不屑或質(zhì)疑,但實際上,黑亮早已壓倒胡蝶這個敘述者,占據(jù)了上風(fēng)。胡蝶在黑亮滔滔不絕的介紹和描述中,心理防線已然漸漸瓦解。尤其是黑亮說出的“待在哪兒還不都是中國”的話語,更是直接擊碎了她回家的希望。小說對胡蝶心理描寫得蒼白與淺薄,在第三章“招魂”中更為明顯。第三章以“我在想”為敘事核心,借助胡蝶的想象和意識的流動,將現(xiàn)實與回憶、當下和過去相連接,以此展現(xiàn)被拐賣女子的生存困境和精神意識。但小說切入得比較淺顯,更多地停留在回憶描述的層面,而不是對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上。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中,那種對人物心理的刻畫,真是刀刀見血,讀著讓人驚心動魄,對人性的挖掘,真是了不得。魯迅說:“顯示靈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學(xué)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樣的作者。他寫人物,幾乎無須描寫外貌,只要以語氣,聲音,就不獨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體也表示著。又因為顯示著靈魂的深,所以一讀那作品,便令人發(fā)生精神底變化?!薄爵斞福骸丁锤F人〉小引》,《魯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105頁?!客邮系膫ゴ螅褪菍懗隽恕办`魂的深”,讓人“一讀那作品,便令人發(fā)生精神的變化”。魯迅小說的偉大,也是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雖然他的心理描寫絕不會寫到一大篇,畢竟他寫的是短篇小說。巴赫金說,陀氏的小說是“復(fù)調(diào)”,這是對的。因為有復(fù)調(diào),心理描寫才能如此深刻,因而震撼了讀者的心。而賈平凹的《極花》是“單調(diào)”,僅僅站在男權(quán)的視角書寫胡蝶,那寫出的能是什么樣子呢?所以,魯迅也說,從水管里流出的是水,從血管里流出的是血。
事實上,第三章對于胡蝶這一人物的塑造極為關(guān)鍵。在其中,胡蝶遭受了兩次殘酷的身心創(chuàng)傷。第一次是胡蝶剛被拐賣,逃跑失敗后被男人們暴力毆打侮辱。第二次則是在村民們的合力制服下,反抗無果后被黑亮殘忍強奸,這也是胡蝶身心屈服的開始。面對如此重要的情節(jié),賈平凹卻選擇了虛寫的方式,兩次都利用靈肉分離的技術(shù)手法來代替白描。胡蝶的魂兒從身體中分離出來,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看著自己的肉體被毆打、被強奸。雖然她的靈魂也在顫栗,但卻沒有辦法身心合一地去感受這種痛苦,這無疑削弱了文本的沖擊力和感染力。面對強暴,胡蝶靈肉分離,看著自己被一群男人圍住,扒光衣服,撕碎尊嚴;看著自己被黑亮強奸,血流一地。但胡蝶似乎只是在“看”,如同旁觀者一般去觀看肉體慘狀,而不是感同身受。哪怕是觸及拐賣婦女這類重大社會問題的題材,賈平凹似乎還是只沉迷于寫作技術(shù)中,不關(guān)心具體的個人。我只看到了他用技術(shù)制造出來的胡蝶精神分裂的假象,而不是人物內(nèi)心來展現(xiàn)。而且,我覺得這個靈肉分離,更可能是作者的臆想,并非真實的胡蝶所能做到的。這種描寫技法貌似很有意思,其實很無情。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逃避,對作家敘述倫理的逃避,甚至是一種社會責(zé)任的逃避。逃避的同時,還要故意歪曲主人公胡蝶的心理狀態(tài)。
胡蝶在遭受如此巨大的創(chuàng)傷后,其精神必然是極度崩潰的。然而,對于胡蝶的受創(chuàng)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小說只是幾筆帶過,反倒把重點放在麻子嬸和她的“小紅人”上。其實麻子嬸也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幾度婚嫁,失夫喪子,歷經(jīng)苦難,流落到此,可如此復(fù)雜可憐的女性卻被塑造得那么單薄虛假。賈平凹并未對麻子嬸的心理加以深入挖掘與表現(xiàn),而是借用玄秘的外衣包裝,讓其有了“剪花娘子”的身份,如“神婆”一般,去指引著胡蝶逐步屈服,走向深淵。這里,作者敘述倫理的迷失就非常明顯了。他幾乎無視女性的悲慘命運,只是用一支“生花妙筆”,便把她們的苦難日子寫成了“詩”。這無疑凸顯出作者強烈的農(nóng)村文化陰影,尤其儒家的那套家文化,把女性僅僅作為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從魯迅、巴金控訴家族文化,至今一個世紀了,我們的作家忽然開始歌頌家族文化,不僅無視女性在這種文化里的悲慘命運,甚至歌頌這種文化,為女性的悲慘命運涂脂抹粉。魯迅說:“中國的文人,對于人生,——至少是對于社會現(xiàn)象,向來就多沒有正視的勇氣。我們的圣賢,本來早已教人‘非禮勿視’的了;而這‘禮’又非常之嚴,不但‘正視’,連‘平視’‘斜視’也不許。”【魯迅:《論睜了眼看》,《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251頁?!抠Z平凹在《極花》中,不但不“正視”,反而有點認同這種社會現(xiàn)象。魯迅說:“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薄爵斞福骸墩摫犃搜劭础?,《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254頁?!咳缃裰刈x魯迅這段話,真是感慨萬端。
為了證明被拐的婦女也可以“幸?!钡厣?,《極花》中作者讓被侮辱、被損害者麻子嬸現(xiàn)身說法:“我這一輩子用過三個男人,到頭來一想,折騰和不折騰一樣的,睡在哪里都睡在夜里?!薄举Z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75頁?!俊八谀睦锒妓谝估铩?,這句話雖然是麻子嬸說的,還是讓人震驚。女人被侮辱慣了,聽天由命是有的,麻木是有的,但到如此地步,也不能不為之悲哀。小說中,麻子嬸受黑家所托來勸解胡蝶,但是同為女人,受盡苦難,她訴說自己的悲慘遭遇,揭開血淋淋的傷口,僅僅是為了讓胡蝶放棄自己,屈服于男權(quán)嗎?倘若果真如此的話,那與她后面幫助胡蝶墮胎便是矛盾的。既然她是黑家的說客,是村子權(quán)威的服從者,那她就不可能會冒險幫助胡蝶墮胎,這是間接“殺人”,是要絕黑家的后。此事件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她不會不知。所以,麻子嬸前后的形象是有些矛盾的。賈平凹塑造她,似乎只是當個推動胡蝶轉(zhuǎn)變的工具,不是活生生的人。更令人驚訝的是,胡蝶,這個有文化的被拐賣婦女,聽完后偏偏對話語中的反邏輯絲毫不加以質(zhì)疑,反倒還覺得麻子嬸有趣,她對麻子嬸的苦難沒有同情,卻因為麻子嬸的沒心沒肺而產(chǎn)生了親近之感,甚至接受了“小紅人”,認同了村民,主動、有意識地走上了身心屈服的道路。魯迅說:“中國人向來因為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來,由這文藝,更令中國人更深地陷入瞞和騙的大澤中,甚而至于已經(jīng)自己不覺得?!薄爵斞福骸墩摫犃搜劭础?,《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254—255頁?!?/p>
二、鄉(xiāng)民立場下的倫理迷失
巴塔耶指出,“文學(xué),我想要逐步證明,它其實是被重新找回的童年”【張生:《通向巴塔耶》,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0年,第305頁?!俊N覀儚馁Z平凹的創(chuàng)作上可以看到這一點。由于他從小受到的創(chuàng)傷和落后的商州給予他的思想,他的童年是不完備的,是一個殘缺的童年。這樣的童年,給了他一個底層鄉(xiāng)民的眼光和對某種權(quán)威的恐懼和認可。在《廢都》里,他曾經(jīng)突破了這種限制,撕開了寫,骯臟、自卑、掙扎、反抗,都一齊涌出來了。雖然有很多《金瓶梅》等明清艷情小說的深厚痕跡,也流露出作家的某種“厭女”情結(jié),但還是達到了比較高的境界,應(yīng)該說,是他迄今最好的作品了。他對時代巨變的把握、知識分子的墮落,有著過人的敏感,可謂見風(fēng)起青萍之末,一葉落而知秋。這種能力,也是賈平凹作品具有藝術(shù)魅力的地方。
后面的《白夜》《高老莊》,也還有他的血與淚,有他的靈魂的顫栗??上?,很快他就轉(zhuǎn)向了,寫那些宏大的題材《秦腔》《古爐》,似乎要解讀當代中國的巨變。這種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思想的局限,其書寫遭受很多限制,無法真正抵達歷史真相。他有一本自傳《我是農(nóng)民》,有人批評他矯情,我倒不覺得。他可能骨子里就是一個農(nóng)民,他是從一個農(nóng)民的角度思考問題,自然無法超越。至于《病相報告》《懷念狼》《暫坐》《土門》《帶燈》《高興》《山本》等,就基本是自說自話,甚至閉門造車、無病呻吟了。一個作家,最后是要超越自己的階層,才能進行深度的思考。
《極花》講述的故事,可以說比較敏感,是對拐賣婦女問題的思考。雖然小說是從被拐婦女胡蝶的視角出發(fā),但作家還是站在農(nóng)村一個光棍的立場上思考和書寫的。正如《極花》封底簡介所說的:“作品從拐賣事件入手,其最終指向是當下中國最為現(xiàn)實的貧困農(nóng)村男性的婚姻問題?!薄举Z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慨斎?,這無可厚非,但關(guān)鍵是不能因為關(guān)注男性的婚姻問題,就可以讓女性成為犧牲品。2016年《極花》出版后,賈平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這個人販子,黑亮這個人物,從法律角度是不對的,但是如果他不買媳婦,就永遠沒有媳婦,如果這個村子永遠不買媳婦,這個村子就消亡了?!薄緩堉溃骸顿Z平凹:我想寫最偏遠的農(nóng)村與最隱秘的心態(tài)》,《北京青年報》2016年4月16日,A13版?!棵鸵豢?,他似乎頗有菩薩心腸,有著對那些娶不到媳婦的最底層男性的關(guān)心備至,這當然沒有錯;但反過來,對女性呢?難道女性在他眼里,就是滿足那些男子的性工具嗎?他還抱怨胡蝶這樣的女子不注意保護自己,被人拐賣,也是咎由自取?!稑O花》中的這種敘述倫理的迷失,是一種簡單的“農(nóng)民”立場,讓人很震驚。
巴塔耶認為,文學(xué)本質(zhì)上是作家或詩人對自己并未喪失的孩童性的一種表達。同時,他也強調(diào)了文學(xué)所具有的越界的特點?!緩埳骸锻ㄏ虬退?,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0年,第305頁?!靠上?,賈平凹的“孩童性”好像已經(jīng)被遮蔽了,他過早地長大了,他被他的時代過早地規(guī)訓(xùn)了。我也來自農(nóng)村,讀他的《極花》也能理解他所站的立場;但反過來,我們要想一想,女子不是人嗎?農(nóng)村里的男人找不到妻子,確實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關(guān)注,但不能說他們拐賣婦女就合情合理。這樣的立場是存在很大問題的。作為一位作家,就不能這樣思考問題。如此寫作,不僅暴露了作家思想的乏力,呈現(xiàn)出作家缺乏人性的深度。
賈平凹站在農(nóng)民立場上,對鄉(xiāng)村變化的反思是深刻且觸目驚心的。他在小說中借農(nóng)民黑亮之口表達對城市的怨艾:“現(xiàn)在國家發(fā)展城市哩,城市就成了個血盆大口,吸農(nóng)村的錢,吸農(nóng)村的物,把農(nóng)村的姑娘全吸走了!”【賈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9—10頁。】城市繁榮的外衣遮蔽了貧困的鄉(xiāng)村,也遺忘了鄉(xiāng)村里的男人。因此,閱讀小說,我們的感情比較復(fù)雜。一方面,我們痛恨人販子,同情被拐婦女;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同情那些接受拐賣婦女的村民。畢竟他們也有娶妻生子的基本人權(quán),但又無法通過合法途徑獲得,無法傳宗接代,于是就有了拐賣婦女的市場。賈平凹說:“城市里多少多少的性都成了藝術(shù),農(nóng)村的男人卻只是光棍?!薄举Z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206頁?!窟@個話,雖然也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偏見,但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在人口拐賣中,雙方都是可憐人,作為一位作家,你如何言說?這個分寸,極難掌握。而且你能說到什么層次、說到什么深度,更是最關(guān)鍵的。如果只是簡單敘述一個故事,那和新聞記者的報道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作家的杰出,就是要從新聞報道的那個地方起步,努力走下去;文學(xué)就是要“越界”,對一些司空見慣的社會問題做深度的思考和呈現(xiàn)。否則,要我們作家做什么呢?
作家要敢于對自己出身的階層進行剖析,就像魯迅一樣,反戈一擊。巴塔耶說:“越界所必需的勇氣是人的成就,尤其是文學(xué)的成就。文學(xué)的優(yōu)先行動是一種挑釁。真正的文學(xué)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真正的作家敢于違抗當時社會的基本法則。文學(xué)懷疑規(guī)律和謹言慎行的原則?!薄緩埳骸锻ㄏ虬退罚暇耗暇┐髮W(xué)出版社,2020年,第305頁。】這段話說得多好呀。我曾經(jīng)說,文學(xué)就是挑戰(zhàn)一切可能性?!都t與黑》《呼嘯山莊》《包法利夫人》等,都是如此;卡夫卡、喬伊斯、伍爾夫等的小說,莫不如此。
在《極花》中,賈平凹站在農(nóng)民立場去思考和書寫,無形中將人性倫理懸置了。他說:“我關(guān)注的是城市在怎樣地肥大了而農(nóng)村在怎樣地凋敝著。”【賈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207頁?!康拇_,城鄉(xiāng)發(fā)展懸殊、矛盾尖銳問題日益凸顯。賈平凹能敏銳感知到時代的變化、鄉(xiāng)村的衰落,并且觸及城鄉(xiāng)矛盾中的拐賣婦女問題,是有心的。從小說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賈平凹對農(nóng)村的深厚感情,他對鄉(xiāng)村男性婚姻的關(guān)懷,對鄉(xiāng)土文化衰落的惋惜與失落,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文學(xué)寫作是要敢于“越界”,關(guān)注遠方的。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guān)。”【魯迅:《這也是生活》,《魯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624頁。】這種境界、勇氣,賈平凹是缺乏的。他將筆墨著重于描繪鄉(xiāng)村凋敝和生存焦慮上,無形中卻忽視了被拐賣婦女的情感、尊嚴與自由。
在落后偏僻的圪梁村,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就如同旺盛的血蔥與貧瘠的極花。極花瀕臨絕跡,而男人們的生理欲望卻如血蔥般肆意生長,無處發(fā)泄。《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為易”。這種“生生之德”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特色所在,體現(xiàn)著中國百姓的普遍心理。它指向的是生命的創(chuàng)造力和連續(xù)性。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仿佛是中國人生來便有的責(zé)任,這種“生生”思想早已滲透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之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思想在當代依舊生命力旺盛。
《極花》中便是如此。黑亮家為了不讓根脈斷裂,不惜花費重金買來被拐賣的胡蝶,為家族延續(xù)香火、傳宗接代。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將胡蝶囚禁在窯洞,甚至用鐵鏈將其鎖住。而在胡蝶逃跑未果,又被抓回后,她面對的卻是無盡的暴力和侮辱。村里的男人們獸性畢露,這里的文字,我都不忍抄錄,有心的讀者可以自己去讀。被拐婦女的噩夢,是她們面對的不僅是一家人,而是全村人,“你跑呀,跑呀,也不問問有哪個買來的能跑出過村子?!”【賈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37頁?!克麄冇脙?nèi)部血緣、親情,編織起一張密不透風(fēng)的網(wǎng),將被拐婦女禁錮于牢籠之中。
被拐婦女淪為男人的性工具和生育機器,可是女人也是人,她們也有自己作為人的權(quán)利、尊嚴和自由。這一點,作家似乎沒有考慮到。作為女性,她的尊嚴、她的人格、她的自由,也是必須重視的。文學(xué)寫作,本質(zhì)上是一個自由的問題,巴塔耶說,“我認為,從事文學(xué)寫作只能是一種至尊的作業(yè)”,“從事文學(xué)寫作,就是要顛覆奴性”?!緩埳骸锻ㄏ虬退?,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0年,第296頁?!?/p>
三、哲學(xué)敘事的難度
偉大的小說,都是充滿哲思的,甚至可以說都是非常成熟的哲學(xué)敘事。比如德國歌德的《浮士德》、托馬斯·曼的《魔山》,都是極富哲學(xué)思辨的,甚至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雨果的《悲慘世界》這些現(xiàn)實主義小說也是如此。雨果在《悲慘世界》里對拿破侖的思考,可以說對以后的歷史學(xué)家影響深遠。中國的小說《紅樓夢》,滲透著儒道釋思想,讓人百讀不厭。賈平凹一直想學(xué)《紅樓夢》,學(xué)習(xí)曹雪芹那種虛實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手法。可惜,由于思想境界的限制,還是有一定的局限。其實,虛實結(jié)合里,“實”容易做到,“虛”是最難的。就說語言,用好實詞不容易,卻還可以努力,但關(guān)鍵是虛詞的使用,這個才是真功夫。魯迅就很擅長此道。他的語言拗折、耐品,就是虛詞的使用很純熟。《紅樓夢》生活細節(jié)的描寫很吸引人,但那個太虛幻境,那些奇人,如空空道人等的出現(xiàn),卻是小說的精魂,真正難以為常人所及處。但這個不僅僅是技法的事情,用中國古代哲學(xué)來說,就是要得道。得道的人,才可以到達這個境界。而要得道,肯定需要直心。莊子說的“心齋”“坐忘”,就是修行抵達道的方法。曹雪芹即是一位得道的高人。古人講,從事文學(xué)藝術(shù)的人,最怕俗。百病可醫(yī),唯俗難醫(yī)。
用王陽明的話說,致良知,這是關(guān)鍵。也就是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如果一個作家沒有一顆仁心,那怎么能創(chuàng)作出偉大的作品呢?賈平凹曾經(jīng)對記者說:“這個胡蝶,你不需要怪她嗎?你為什么這么容易上當受騙……”【張知依:《賈平凹:我想寫最偏遠的農(nóng)村與最隱秘的心態(tài)》,《北京青年報》2016年4月16日,A13版?!窟@樣的解釋,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頗有男權(quán)的凝視。不過,也可以理解,他是站在家文化的角度進行書寫。“五四”對這種文化的批評是深入、中肯的??上?,到21世紀了,部分國人還停留在這個階段,可見啟蒙之難。甚至包括一些留學(xué)歸來的西方哲學(xué)的研究者,近幾年也都開始歌頌這種壓抑人性、無視個人的文化。比如孫向晨的《論家:個體與親親》,但他還能堅持現(xiàn)代立場,認為:“在現(xiàn)代中國談?wù)摗摇膯栴}不能忽略現(xiàn)代文明的積極成就,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復(fù)興也離不開現(xiàn)代文明的洗禮。”【孫向晨:《論家:個體與親親》,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9年,第348頁?!恐劣诘叫λ嫉摹都艺軐W(xué)——西方人的盲點》就直接認為,提倡個體,忽視家文化,是西方人的盲點了,他還說:“事實上,人是家庭動物,人性源出于家。”【笑思:《家哲學(xué)——西方人的盲點》,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年,第2頁?!课以?jīng)說,批評“五四”,是需要資格的。
《極花》開篇,從胡蝶與老老爺?shù)囊箍諏υ捛腥?,看似營造出了一種神秘深邃的哲學(xué)意境,但實則是故弄玄虛、掩蓋罪惡。夜里,黑家父子去參加農(nóng)村的喪事,家里只剩下被囚禁于窯洞內(nèi)的胡蝶與坐在磨盤上監(jiān)視她的老老爺。胡蝶不痛不癢地敘述著,雖然叫囂著逃離此地,回到城市,但似乎只是嘴上說說,毫無行動之意,以至于老老爺說了幾句玄乎的話便將她唬住了,甚至自己將自己的文化身份先行解構(gòu)掉了。胡蝶是被拐賣的,但不愿讓人說自己有文化,她嘴上說著討厭老老爺,轉(zhuǎn)頭卻立馬換了臉色,柔聲細語地請教問題,以好學(xué)晚輩的姿態(tài)與老老爺進行了一場關(guān)于星的對話。在這段文字里,我感覺胡蝶根本就不像一個被拐賣的婦女。她的反抗、掙扎、痛苦,我沒有看到,反倒是很做作,像在演戲,有種自作聰明的感覺。而老老爺作為村子的權(quán)威長老,表面上以星宿為意,如同智者一般去指引胡蝶,實則是利用權(quán)力在規(guī)訓(xùn)她,令其服從、留在鄉(xiāng)村。所以這場對話看似很有哲思,實則是一種對人間冷暖的無視。它將沖突和矛盾淡化,將女性的苦痛困境忽視,用玄思的意境來掩蓋拐賣的罪惡。而那句“在哪還不都在星下啊”,更是矯情之外,更多冷酷和無情。
賈平凹以此開篇,用星的意象作引,在后續(xù)章節(jié)中,胡蝶與老老爺依舊圍繞“星”展開了多次對話。老老爺不斷指引著胡蝶尋星,胡蝶竟也將尋星當作了自己的救贖之路。而當胡蝶被強暴,以至懷孕后,小說也自然而然地安排她尋到了星。
我往回走,走過白皮松,白皮松的烏鴉往下拉屎,我擔(dān)心著屎濺在我身上,就拿眼睛往樹上看著,可就在我看著的時候,透過兩個樹股子的中間,突然間我看到了星?!?/p>
我那時心里卻很快慌起來,我就是那么微小昏暗的星嗎?這么說,我是這個村子的人了,我和肚子里的孩子都是這村子的人了?命里屬于這村子的人,以后永遠也屬于這村子的人?我苦苦地往夜空看了多么長的日子啊,原來就是這種結(jié)果嗎?!【賈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123—124頁。】
被強暴懷孕的胡蝶看到了星,便認定自己和孩子屬于村子的人了,也就是開始認命了。這像是一個有文化的被拐婦女嗎?她想的不是如何逃離出去,獲得自由,反倒一直在尋星,拼命在這個農(nóng)村尋找一種可笑的歸屬感。尋到后,胡蝶突然從心理到身體上都屈服了,主動索愛,甚至癡迷性愛。她積極融入鄉(xiāng)村,甚至夢境中逃離后,又再度回歸。對此,先不說這樣設(shè)置的任意性、刻意性,難道這么一個隨意的、毫無邏輯的意象,就能夠支撐起胡蝶從心理到身體的轉(zhuǎn)變嗎?就能將她所受到的暴力、侮辱、摧殘一筆勾銷嗎?要知道,胡蝶畢竟是個人,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她被拐賣、被囚禁、被強暴,失去自由尊嚴,飽受身心折磨,她內(nèi)心的痛苦和掙扎呢?我看不到。作家從未深入胡蝶的內(nèi)心,對其心理進行探究和解讀。只是借助這虛假的意象,以“尋星”來代表胡蝶找尋自己的過程,用尋到星來給予她從反抗到融入鄉(xiāng)村的精神支撐,實在沒有說服力。海德格爾說:“只有通過這種被存在本身逼迫的困境,人類存在者的本性才會向我們開啟?!薄緩埾辇垼骸都遗c孝:從中西間視野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7年,第29頁。】可惜,賈平凹面對胡蝶的“困境”,沒有深入挖掘下去,而是輕易地跑掉了,他不敢,或者沒有思想能力,直面這種“困境”。于是,“人類存在者的本性”,也就無法“向我們開啟”。其實,這不僅是賈平凹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當代作家的普遍問題。
百年前的《紅樓夢》,曹雪芹對于女子的尊重與愛,至今讓人感動。他對自己筆下的一個丫鬟都是很尊重的。當代也有陳忠實在《白鹿原》中對田小娥女性意識的挖掘與觀照。當然,賈平凹畢竟來自農(nóng)村,也不是絲毫不知被拐婦女的痛楚。他在《極花》后記中說:“怎么就有拐賣婦女兒童的?社會在進步文明著,怎么還有這樣的荒唐和野蠻,為什么呢?”【賈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205頁?!康彩敲艿模牧龈嗾驹谀行赃@邊,同樣在后記里,他再三為那些落后地區(qū)的光棍吶喊和辯解,認為再卑微的生命,也有生育的權(quán)利。他怪罪城市的發(fā)展奪取了農(nóng)村的一切,包括女人,“或許,他們就是中國最后的農(nóng)村,或許,他們就是最后的光棍”【賈平凹:《極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207頁?!?。中國農(nóng)村的狀況,是值得同情和理解的,那些光棍同樣也是社會的弱者。但作為一名作家、一位知識分子,思考問題應(yīng)該更深入一些,不能將自己的認知水平降到一個農(nóng)村光棍的層次。
順便說一句,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基本每部都有一個后記。這些后記文字漂亮,是不錯的散文。我曾經(jīng)說,他一定要寫一個后記,某種意義上說明他的小說不成功,文本本身不自足,還需要作者跳出來,親自再來給讀者交代幾句。我多次希望他的下一部長篇小說沒有后記,但我看最新的《秦嶺記》《河山傳》,還是有一個后記。就《極花》來說,這個后記,對小說的解讀,就有很大干擾。小說里的胡蝶,結(jié)尾時并沒有被解救出來。而后記里說到胡蝶的原型,被公安救出來后,又回到了那個被拐賣的小村子。于是,就讓很多讀者把兩者混淆了。
在《極花》中,我們看到圪梁村的村民們,老老爺、麻子嬸、黑亮一家都是那么樸實善良。老老爺是村里的權(quán)威長老,他識字有文化,掌管村里事務(wù),受人尊敬。麻子嬸是受盡磨難后得了神指點的剪花娘子,神叨,卻豁達。黑亮一家則被塑造得更為淳樸。手藝精湛、為村子義務(wù)篆刻石像的黑亮爹,眼盲卻辛勤勞作的黑亮叔,尤其是“買主”黑亮的形象,好像集合了農(nóng)民的所有優(yōu)點,美好得有些不真實。尤其黑亮擁有全村唯一一臺拖拉機,經(jīng)營著雜貨店,樂于助人、重情重義。面對胡蝶的辱罵也不生氣,甚至聽話得睡在地上,不逼迫胡蝶發(fā)生關(guān)系。寫到黑亮強暴胡蝶的場景,作者也費盡心思去美化他,設(shè)計他是喝酒吃了血蔥,受到鄉(xiāng)人慫恿才做的,而在他得手后,也立刻表示不再囚禁胡蝶。與這群被美化的農(nóng)民相比,賈平凹塑造出來的被拐婦女胡蝶卻顯得那么虛偽做作,似乎她的被拐賣是她咎由自取,能夠被拐賣到這樣的山村、這樣的人家,也是她的造化。
戴錦華說:“作為商業(yè)化大潮的首當其沖者——女人,她們不僅仍是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的主體與推進者,而且無可回避地成了商業(yè)化的對象;商品社會不僅愈加赤裸地暴露了其男權(quán)社會的本質(zhì),而且其價值觀念體系的重建,必然再次以女人作為其必要的代價與犧牲?!薄敬麇\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第375頁?!亢谵r(nóng)村,來到城市打拼。出于自卑心理,她效仿城里人的言行舉止和外表裝扮,試圖擺脫自己鄉(xiāng)下人的身份,更好地融入城市,但因為想賺錢不慎落入人販子的手中被拐賣到圪梁村,淪為了村民的性工具和生育機器。胡蝶的遭遇是令人同情、心痛的。但是,作家卻沒有給予這個可憐的被拐婦女一絲同情之理解,甚至批評她容易上當受騙。在作家筆下,好像胡蝶被拐賣是因為她虛榮、自私,來到農(nóng)村是凈化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的。被拐賣、囚禁和強暴似乎只是她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在這條路上,有指引她尋星的老老爺,有善良疼愛她的黑亮一家,有為她招魂安心的麻子嬸,有安慰陪伴她的訾米,還有上天賜予她的兒子。而當她夢中被解救回到城市,面對的卻是輿論的壓力、社會的謾罵、親人的指責(zé)。最后,忍受不了非議的她又回到了那個被拐賣的地方,那個由窯洞和鎖鏈封閉住的罪惡之地。
作家敘述的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有些被拐的婦女,被解救后,還是愿意回到被拐賣的地方。一則,可能她被拐賣的地方比她原來的地方各方面條件要好一些;二則,可能男方對她還不錯,比較尊重;三則,有了孩子,女人就不忍離開了,這是母性的自覺。但這種情況,要交代清楚,邏輯上要能講通。胡蝶就不是這種現(xiàn)狀,從小說對她的敘述,這個結(jié)局,是無法邏輯自洽的。更多的是作家的一廂情愿而已,是一種不成熟的敘述。
賈平凹盡力美化圪梁村,丑化城市的做法,讓人感到他的苦心。將被拐賣的罪惡用虛假的鄉(xiāng)土情懷進行遮掩,將女性失去尊嚴、自由的痛苦包裝成找尋自我、認同、融入鄉(xiāng)村的過程。這樣的敘述,就凸顯了作家敘述倫理的迷失。而這樣的所謂哲學(xué)敘事,也僅僅是偽哲學(xué)敘事而已。魯迅評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時,曾說:“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試煉它們,不但剝?nèi)チ吮砻娴臐嵃?,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來。”【魯迅:《陀思妥夫斯基的事》,《魯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425頁?!窟@才是真正的苦難書寫,是一個偉大作家之所為。
眾所周知,農(nóng)村有很多道德高尚的人,也有很多人性綻放出耀眼光芒的人。他們對這種拐賣婦女的現(xiàn)象,有時候出于鄉(xiāng)間倫理無法挑戰(zhàn),但卻是完全不認同的,有些還會偷著把人放走。他們有起碼的以心換心的能力。他們會想到如果是自己的女兒,他們是會肝腸寸斷的。但是《極花》中卻沒有,不論是權(quán)威智慧的老老爺,還是頗具神性的麻子嬸。他們用充滿“哲思”的話語、“神性”的行為,去“滋養(yǎng)”著被拐婦女胡蝶。這種敘事的嚴重人性斷裂,是值得重視的。
巴塔耶認為,作家或詩人就是希望把自己帶到盡可能遠的地方的人,即愿意和勇于挑戰(zhàn)死亡的人。他們的任務(wù)就是把“遠方的經(jīng)驗”帶回給大家,以讓更多的人能夠在文學(xué)作品中走得盡可能更遠一點,以分享作家或詩人的至尊的體驗?!緩埳骸锻ㄏ虬退?,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0年,第298—299頁?!坑行﹤ゴ蟮淖骷遥瑸榱俗叩酶h,甚至“觸碰隱含在其背后的死亡的禁忌”【張生:《通向巴塔耶》,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0年,第298頁?!?。這樣的作家是讓人尊敬的,因為通過寫作,他們獲得了自己的“至尊性”。
“敢于挑戰(zhàn)死亡以追求人生的‘強度’的人總是很少?!薄緩埳骸锻ㄏ虬退罚暇耗暇┐髮W(xué)出版社,2020年,第298頁。】但魯迅、米什萊、波德萊爾等皆是。真正的作家,是可以挑戰(zhàn)自己,敢于踏上這個征途的。
賈平凹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但他在《廢都》后止步了,而且大踏步地后撤。杰出的作家,是通過寫作改變自己,抹掉自己身上的奴性,達到一種自由書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