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中國奧運軍團開往巴黎”“鄭欽文、潘展樂創(chuàng)造歷史”……2024年巴黎奧運會賽場上,中國奧運代表團“00后”選手格外惹人注目。
一屆更比一屆小?是,也不是
自2000年以來,7屆奧運會中,中國參賽隊員的平均年齡在23~25歲上下。但“后浪推前浪”,隨著時間的推移,80后、90后運動員年紀漸長,00后新生運動員自然成為奧運主力軍。
2024年巴黎奧運會,約55%的中國選手第一次站上賽場,他們之中有剛剛小學畢業(yè)的滑板運動員鄭好好,也有首次參加奧運就拿到金牌的17歲小將黃雨婷。
首次參賽選手比例的總體下降,也顯示出老將的出色與頑強。37歲競走名將劉虹第五次征戰(zhàn)奧運,是中國代表團年紀最大的運動員;游泳名將徐嘉余4次出征,只為向最高領獎臺發(fā)起沖擊。
新人不斷成長,老將更加成熟,奧運賽場上的中國紅見證他們的不懈拼搏。
32個大項,哪個項目選手更年輕?
截至2021年,中國隊總共收獲的264枚夏季奧運會金牌中,來自6大強項(舉重、射擊、體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的就有196枚,占比高達74%。
2000年以來,6大項目參賽選手平均年齡約在20~30歲之間,不同年份略有起伏。
總體來看,舉重、體操、跳水、乒乓球4個項目選手平均年齡呈上升趨勢,其中,乒乓球選手在巴黎奧運會中的平均年齡最高,達到27.25歲,陳夢、馬龍兩位超30歲的老將再次披掛上陣。
而射擊、羽毛球兩個項目的選手平均年齡自2016年里約奧運會以來有所下降。21個出征巴黎奧運會的射擊隊隊員中,11個是“00后”。
相比之下,巴黎奧運會新開設的4個項目霹靂舞、滑板、攀巖、沖浪則主打一個“年輕”,成為“00后”選手的主場。
項目不同,運動壽命也不同?
按照體能、技能、心理能力和戰(zhàn)術能力,可以將所有運動項目分為4個類型:技能主導類(如體操),體能主導類(如游泳),技心能主導類(以心理和技能為主導的運動項目類別,如射擊),技戰(zhàn)能主導類(如乒乓球)。
在乒乓球、游泳等強調速度、爆發(fā)力和耐力的項目中,長年累積的傷病是運動員退役的主要原因。而射擊因為強調心態(tài)的穩(wěn)定性、注意力的集中性,讓運動員的平均運動壽命得到了一定延長。
對運動員而言,奧運是他們實現(xiàn)夢想的契機,也可能是夢想破滅的劫難。
以游泳運動員為例,我國游泳運動員首次參加國際大賽的平均年齡為18.0歲,最佳競技平均年齡為19.1歲,而退役平均年齡為24.0歲。也就是說,在他們的運動生涯里,平均只有一到兩次奧運機會,一次失利帶來的可能是一輩子的遺憾。
因此,制定有利于延長優(yōu)秀運動員運動壽命的政策和措施,無論是對運動員本身,還是對整個體育競技人才資源乃至體育強國建設都至關重要。
這是奧運,也是傳承
“00后”選手們不僅在賽場上格外耀眼,還在網(wǎng)絡上掀起了一股獨屬于他們的奧運熱潮。
“小孩姐”“小孩哥”和“創(chuàng)造歷史”“奪金”“爭氣”等關鍵詞排列組合,帶給了大眾震撼。網(wǎng)友們再次認識到,曾經(jīng)的小孩已然成為奧運賽場上獨當一面的人物。
更有趣的是,“A阿條本條”(黃雨婷)“光靠干飯就”(盛李豪)“夜玫瑰的曲”(謝瑜)等拿了金牌卻痛失微博“馬甲”(網(wǎng)絡詞匯,特指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或實現(xiàn)特定目標,用戶創(chuàng)建和使用新的網(wǎng)絡ID或昵稱)?!肮饪扛娠埦湍媒鹋屏恕鄙踔翛_上微博熱搜第六,閱讀量超4000萬。
沖浪迅速、個性鮮明、具有孩子氣……這些“00后”的特質讓奧運冠軍變得親近起來。他們是賽場上奪目的新星,面對強敵無所畏懼,同時也是有喜怒哀樂的普通年輕人。
此次巴黎之行,他們或如愿收獲獎牌、或惜敗獲得經(jīng)驗,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當下和未來將同樣閃耀。正如一批批肆意揮灑汗水、縱情享受比賽的前輩,“00后”運動員也終將走上類似的荊棘之路,這是奧運,也是傳承。
(感謝陳文坍、林秋錦、王曼茜、陳子涵為本文數(shù)據(jù)和思路作出的貢獻)
責任編輯: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