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國家對高等院校財務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規(guī)范化管理層面,國家在預算一體化建設、內部控制建設、財政資金收支管理、預算績效管理等多方面業(yè)務領域均相繼出臺政策完善業(yè)務管理模式,在加大財政資源統籌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財政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源使用效益。在信息化管理層面,強調高校應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助力高校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因此,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設是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現代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必然趨勢。
關鍵詞:信息化 財務管理 優(yōu)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9-050-02
高校資金來源通常是財政差額撥款、資產經營收入及社會捐贈等,主要的財務管理活動是對財政撥款和留存的自有資金進行科學有效的核算及管理,涉及資金的籌集、使用、監(jiān)督和評價等多方面,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規(guī)范科學合理的配置和有效使用各種資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同時做好財務控制和監(jiān)督,降低財務風險,避免造成財政資源的浪費。
國務院《“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guī)劃》、財政部《進一步加強財會監(jiān)督實施意見》等均明確提出推進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統籌推進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創(chuàng)新突破,不斷通過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來提升高校的治理水平,旨在成為高校高質量發(fā)展的助推器。由此可見,國家對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及管理方式都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在信息化、智能化及一體化建設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旨在通過信息化建設規(guī)范高校財務管理流程,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一、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優(yōu)化資源配置
高校財務管理業(yè)務種類復雜,受制度建設、人員素質、內部控制建設等多種因素影響,財務管理效率整體不高。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和資金規(guī)模的快速提升,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快速發(fā)展的業(yè)務需求,專業(yè)的信息化系統能快速實現財務數據的記錄、加工和整理,滿足高校財務管理基本的核算和數據歸集需求,相比傳統的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節(jié)約時間成本。高??赏ㄟ^定制的個性化信息化系統對資金實現精細化管理要求,對已形成的數據進行多維度財務分析和全面監(jiān)測,為高校提供更為精準的資源配置依據,更好地利用財政資金,優(yōu)化資源配置效率。在合規(guī)性管理方面,信息化系統比人工處理更加遵守財務相關制度,能降低人工違規(guī)操作帶來的財務風險和法律風險。
(二)提升數據透明度,增加服務對象滿意度
高校財務活動的公開透明是提升高校管理效能、增強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教育資源合理分配、降低貪腐行為的有效途徑。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建立,高??蒲薪涃M開支明細、學生學費收繳、部門預算支出進度都能夠通過系統平臺及時查看或推送至個人財務賬戶,適時更新,各經費管理部門或科研項目負責人通過平臺掌握具體財務信息,經費負責人或各部門通過數據共享及時掌握資金使用情況,通過提升數據透明度,可以幫助經費負責人或各部門合理調控資金使用。此外,一系列專業(yè)網上報賬系統的上線也改變了傳統的線下報賬模式,師生通過網上報賬系統全流程處理各類報銷事項,并可隨時隨地查詢,辦理相關業(yè)務,節(jié)約時間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增加了服務對象滿意度。
(三)推動財務管理創(chuàng)新,提高專業(yè)人才隊伍素質
高校的資金主要來自財政撥款,資金收支須嚴格執(zhí)行上級管理規(guī)定,日常財務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可能顯得相對單一固定。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自主權的增加,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復雜和多樣化,國家通過出臺相應政策對高校的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產管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等業(yè)務活動均提出更高要求。高校通過引入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系統建設,積極探索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方法,推動財務管理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推進財務管理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實現財務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時,積極做好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有利于提高財務人員整體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增強對新技術、新方法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也能通過積極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yè)知識的財務管理人才,為高校財務管理團隊注入新鮮血液,提升整體管理水平。
二、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許多高校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從長遠來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在統籌規(guī)劃、系統管理功能等方面仍然存在問題。
(一)財務管理信息化統籌規(guī)劃不夠全面
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主要是為高校發(fā)展提供長期穩(wěn)定服務,需要根據高校自身發(fā)展目標和實際需求,綜合考量制定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方案,保持信息化系統的科學性和持續(xù)性,確保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與高校整體發(fā)展目標相一致,是一個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
隨著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高校各部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統,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高校各部門之間往往缺乏有效的溝通,信息化主要目的是為解決本部門的基本工作。一項業(yè)務通常不能在一個系統全部完成,也未對一項業(yè)務流程從頭到尾進行梳理,上線后各自獨立運行,服務對象通常需要進入不同系統完成一項工作,系統之間無法互聯互通、形成數據聯動,系統的綜合管理功能較弱。例如,某高??蒲许椖抗芾聿块T的立項信息無法直接推送至財務管理系統,而是通過線下材料交接處理,財務工作人員仍然需要手動進行立項,存在著信息傳遞錯誤和錄入錯誤的風險。
(二)“信息化+財務”綜合型人才緊缺
信息化管理思維是高校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前提,擁有信息化管理思維的綜合型人才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
高校財務團隊的主要特點是人員相對穩(wěn)定,且分工較細,由于人才緊缺導致的信息化建設困境主要有三點:一是高校業(yè)務種類和模式相對簡單,財務工作人員分工較細,對整體知識把握不夠,且長期在同一崗位工作容易形成固定思維,在主動思考和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對信息化管理思考較少。二是高校財務工作人員流動性較低。高校人員編制有限,導致引進新型人才的機會較少,“信息化+財務”綜合性的人才極少,用信息技術思維指導實際工作的思維不夠,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不夠,無法將信息技術和財務管理充分結合,制約了高校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進程。三是依賴第三方研發(fā)團隊,外部研發(fā)團隊對高校內部業(yè)務實質掌握不夠深入,財務人員對信息技術了解不夠充分,在充分匹配系統功能方面不夠精細,上線的系統只能在不斷地使用過程中調整優(yōu)化,無法一步到位提供精細化服務。
(三)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管理效率不高
1.預算管理系統管理效率低下。高校預算管理是高校資源分配的核心工具,也是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合理的預算編制有助于高校建立穩(wěn)健的財務體系,能為高校管理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隨著信息化系統建設的穩(wěn)步推進,部分高校雖然能夠按照管理需求上線預算管理系統,但是在具體的管理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一是系統需求分析不充分。在系統設計之初,未對系統使用對象進行充分的需求調研和需求分析,導致系統在某些具體功能上存在缺失無法滿足所有服務對象。二是技術水平和經費資源限制。一些高??赡茉谙到y開發(fā)時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經費資源,導致系統功能的全面性和完善性受到影響,上線后又未持續(xù)地更新和維護,均會導致系統管理效率低下。三是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缺位。高校在預算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未同步建立相應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部分責任部門、責任人在全面推進預算管理過程中缺乏積極性,績效評價形同虛設,降低了預算系統的管理效率。
2.收支管理系統相互獨立,仍然依賴人工操作。高校的收支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各個方面,旨在實現財務數據的全面監(jiān)控和高效管理。收支系統的上線雖然解決了部分的手工報銷業(yè)務,但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數據孤島問題。高校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機制不夠完善,收支管理系統與預算管理系統、內部控制系統及資產管理系統之間的數據未能實時共享。二是人工操作依賴程度較大。國庫支付的單據主要通過人工手動錄入支付信息,國庫支付系統與賬務系統未做接口,尚未實現業(yè)務全流程的信息化建設,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支付效率,數據的準確性上也存在一定風險。
3.內部控制建設系統缺位。內部控制建設是高校強化管理標準從嚴治校的內在需要,也是提升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完善的內部控制建設能夠強化高校的一體化運行,提高管理效率,實現高校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高校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較多問題:一是高校的內部控制建設意識較為淡薄,整體內部控制建設環(huán)境較弱,大都認為內部控制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消極應對,導致部分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長期缺位。二是自上而下的宣傳和培訓不足。高校內部缺乏對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的宣傳和培訓,使得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信息化的認識和理解不足,進一步影響了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和實施效果。三是資金投入不足。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包括硬件設備的購置、軟件系統的開發(fā)和維護等。然而,部分高校在資金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問題,影響了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三、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優(yōu)化策略
(一)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識,培養(yǎng)信息化管理思維
高校應該高度重視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識:首先,應明確信息化管理對于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優(yōu)化資源配置、促進決策科學化的重要意義。其次,增強財務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思維,結合高校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敢于突破傳統的管理模式,提出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增強服務對象滿意度,為學校長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保駕護航。最后,注重用戶體驗,通過用戶反饋意見優(yōu)化系統管理功能。高??赏ㄟ^組織培訓、校內網、微信公眾號等形式,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可以發(fā)布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相關文章、視頻教學和案例講解,通過優(yōu)化用戶體驗來提升信息化建設成果。
(二)加強資金和技術支持,引進綜合性專業(yè)人才
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在資金投入和引進先進技術兩個方面不可或缺。首先,高校應充分利用各項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增加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確保信息化建設的資金需求。其次,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如更換高性能的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安全設備等硬件設備,以及先進的財務管理軟件、大數據分析平臺等軟件系統,及時更新軟硬件設施,提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技術水平,財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最后,引進精通信息技術和財務管理業(yè)務的綜合型人才,提高其信息化素養(yǎng)和財務管理能力,在系統建設和后期維護方面給予充分的技術支持。
(三)加強業(yè)財融合建設,推動財務一體化管理
高校業(yè)財融合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業(yè)務和資金流的及時共享,有效整合數據支持決策,優(yōu)化資源配置。未來,業(yè)財融合是助推高校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必然趨勢。因此,加強業(yè)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緊密合作,打破傳統的業(yè)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各自為戰(zhàn)的管理模式,做好業(yè)財融合是信息化管理目標實現的基本前提。要進一步推動財務一體化管理,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將業(yè)務、財務和管理有機融合在一起,優(yōu)化財務管理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四)建立持續(xù)改進機制,加強信息化管理
高校應對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狀況、運行狀況、數據質量、管理效率和用戶滿意度等進行考核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潛在問題,定期對信息化管理成效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設置專業(yè)的信息化管理人員團隊,負責信息化管理的日常和持續(xù)改進工作,可通過合理的人員配置和激勵機制,激發(fā)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建立持續(xù)改進的文化氛圍,不斷完善信息化系統的各項管理功能,提高信息化建設質量。
四、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發(fā)展呈現出多元化、高質量的顯著特征,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效率是提升高校發(fā)展質量的重要舉措,高校應充分結合國家政策和自身業(yè)務不斷突破固有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推動高校高質量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常青.“智慧校園”背景下的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J].財會學習,2023(15):59-61.
[2] 徐芳婷.提升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路徑分析[J].財政監(jiān)督,2023(09):85-92.
[3] 李妙娟.論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路徑[J].財會學習,2022(15):8-10.
[4] 楊晶.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3(04):79-83.
[5] 陳小梅,孫娜.大數據技術驅動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J].納稅,2023(16):73-75.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 廣東深圳 518000)
[作者單位:閔麗君(1989—),女,漢族,深圳大學,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研究、稅務研究。]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