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課堂上,讓學生像工程師一樣做項目,不僅能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內驅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樂探究、敢創(chuàng)新的意識。在“安裝房屋照明電路”一課中,筆者讓學生以“小電工”的身份去完成任務,在經歷“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樣”的過程中,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核心素養(yǎng)落地。
1.在真實情境中像工程師一樣思考“做什么”
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賦予學生相應身份,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能促使學生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形成工程師思維,面對復雜任務時首先弄清楚“做什么”。
例如,在“安裝房屋照明電路”項目中,教師先出示一張真實的毛坯臥室圖片,接著以房屋主人的角色將“小電工們”請進臥室,模擬甲乙雙方進行對話交流,介紹房屋情況與照明需求,以“小電工”的身份思考“安裝一個什么樣的電路”“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布局”等問題。這一情景創(chuàng)設有助于使學生的思維具象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培養(yǎng)科學思維。
2.在“做中學”理念下像工程師一樣實踐“怎么做”
“做中學”理念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從而獲得領悟,并在領悟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做項目”過程中,學生們常會遇到無法按原定計劃進展的情況。教師應引導學生像工程師一樣積極探索解決方法,嘗試不同策略,不斷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
在“安裝房屋照明電路”項目中,“小電工們”設計電路時,會遇到燈泡不亮、燈泡同時亮或者一個燈泡亮時另一個不能亮等問題。這時,教師應帶領整個“施工小隊”開展討論、合作探究,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在引導學生像工程師一樣實踐“怎么做”的過程中深刻理解實際問題與理論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創(chuàng)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
3.在交流評價中像工程師一樣反思“做得怎么樣”
工程師在完成一個項目后,會根據(jù)驗收評價表進行全面深入的反思,通過總結經驗為未來工作提供參考。教師引導學生在交流評價中像工程師一樣反思“做得怎么樣”,有助于促使學生表達自身思路、評價實踐成果、借鑒他人經驗,進而鍛煉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
在項目中,“小電工們”圍繞項目設計、所用知識、困難與解決、改進與創(chuàng)新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反思,教師和其他組成員從布局合理、線路穩(wěn)固、照明情況等維度對“施工小隊”進行評價,并提出合理建議。整個評價過程中,教師提供明確的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掌握反思要點,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
將“小電工”的身份貫穿始終,讓學生像工程師一樣做項目,在思考、實踐、反思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對知識的探索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成長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