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單一教學模式不同的是,互動式教學更強調(diào)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應用互動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情感共鳴。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概述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以往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但是對于當下的學生而言,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而言,這樣的教學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陷。從學科本身來看,道德與法治是集教育性與思想性為一體的學科,該學科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基本能力,更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觀念。從實際情況來看,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更有適切性的教學方案,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其所衍生的生生互動模式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共同協(xié)作感,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2.促進師生和諧發(fā)展。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的感情。事實證明,師生的和諧相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鍛煉學生思維。學生可以在與教師的溝通中切實感受到教師的思想,從而通過接受教師的建議來促使自身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3.促進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發(fā)展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加,初中學生對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了顯著提升,他們注重自己在體驗中的感受。相比較而言,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只會增加學生對教學的厭倦感,而互動式教學模式則可以借助各種教學情景,來滿足學生對外界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從而在互動中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各種場景之中,進而使學習變得簡單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nèi)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當然,目前互動式教學模式還處于探索與實踐階段,需要一線教師不斷地深化理解與探索。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路徑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師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深入剖析,設置有效的案例互動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進而讓學生進入互動狀態(tài)。在互動中,教師與學生是以朋友的形式而存在,從而激發(fā)了學生自覺學習學科知識的興趣。
2.開展辯論。
學生是喜歡辯論的,辯論可以成為互動式教學的有效載體,辯論的素材可以從生活中來。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源于生活,但是在以往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義。從教學本質(zhì)來看,可以認為教學就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時候,生活中的事情并沒有絕對的對錯,一些是非對錯總是被掩蓋在真相之下,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辯論將課堂生活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不同的觀點時,就可以將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引入課堂,并鼓勵學生勇敢地就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因為生活中的事情總是具有百般滋味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味生活,促進學生對生活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顯然,這種辯論互動的方式,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思維特性。
3.模擬法庭。
模擬法庭既是情景教學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互動式教學的有效載體。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分組分角色的形式扮演法庭的審判長、檢察官、原告、被告與律師等。實踐表明,在模擬情景中進行互動式學習,不僅可以加深對各種法律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正確的法治意識與觀念的形成。
現(xiàn)如今,互動式教學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雖然有些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但是由于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生活相關的特性,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還是有著廣闊前景的。
已有的實踐表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互動式教學的應用能夠改變枯燥的教學模式,而案例教學法、開展辯論與模擬法庭,則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