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種植教育是幼兒與植物、泥土、水以及各類工具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幼兒加深對植物的生長過程以及植物與泥土、陽光、空氣及水等要素相互關系認識的過程。種植活動不單單是勞動,更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是涉及數(shù)量、測量、空間、協(xié)作、規(guī)劃、表現(xiàn)、責任感、任務意識及審美等多方面經驗的活動。
大自然是生動的課堂,為勞動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為了讓幼兒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升勞動能力,我園充分利用園內土地資源,設置了種植區(qū),給幼兒一個親近自然、盡情勞動的小天地。
春種
知農:老師設計有趣的農耕主題活動,讓幼兒認識各種工具和農具,親身體驗從古至今的春耕演變。
選種:種植區(qū)該種哪些植物呢?經過一番討論、調查,小朋友們確定了要種的蔬菜。“種子是怎么一點點長大,變成花和果實的呢?”幼兒帶著疑問跟隨教師一起探索。自主選種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確保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勞動意愿。
備地:清理場地和翻地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在翻地的過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泥土里的植物和小動物等,會思考它們來自何處,從而知道泥土是很多生命的家園。
播種:幼兒把握好植物的疏密,測量種植間距,用工具挖好坑,小心翼翼地播撒下種子或種苗,然后填土、澆水、施肥。幼兒仔細觀察、用心呵護、期待生命的奧秘的同時,愛心、耐心、責任心也在不斷生長。
夏護
夏季,教師可帶領幼兒除草、捉蟲、趕鳥、搭蔬菜架等,引導幼兒注意每一片嫩葉的生長,激發(fā)幼兒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在觀察、照顧、守護植物的過程中,幼兒逐漸認識到勞動不僅僅是付出,更是一個與自然互動的過程。這些活動增強了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力和審美能力,也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全面成長的平臺。
秋收
在秋季,教師可帶領幼兒寫生、采摘、加工食品、售賣蔬菜等,讓幼兒感受收獲的快樂。教師會引導幼兒關注不同植物的收獲期和收獲的內容是不同的,如青菜主要收獲的是莖和葉,蠶豆收獲的是種子,土豆收獲的是塊根。收獲是勞動教育的高潮,每位幼兒都能親自動手采摘成熟的果實,在這一瞬間,充分體現(xiàn)了勞動的意義。
冬蘊
冬季,幼兒可以化身樹醫(yī),給幼兒園里的樹木們穿上白白的裙子,還可以為植物搭棚,做好植物的冬季防護。
幼兒將每個月的種植觀察記錄制作成小書,便于總結與分享經驗,還可以做新一年開春的種植計劃。
親身參與植物生長的全過程,不僅強化了幼兒對勞動的主動參與意識,也促使幼兒汲取了關于生命和勞動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