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詭事錄之西行》終于開播了,比第一部更加好看!從《降魔變》第一集開始人物和劇情就一層一層地揭開,隨著案情的變化,你會對不同人產(chǎn)生懷疑,但不到最后時刻,還是猜不到兇手是誰,案件非常燒腦,且詭異中透露著嚴謹又真實的細節(jié)。另外,主角智商依舊在線,作為楊志剛老師的粉絲和劇粉,我簡直相信他就是蘇無名本人,破案時的自信、面對大事的一身正氣,舉手投足間盡顯古人氣韻,簡直像從畫中走出來的古人。而且,通過該劇,我更深刻地理解到“詭”的內(nèi)涵和外延——它不是單純地關(guān)注案件本身,而是從案件中衍生出來的東西,比如人性的正義、執(zhí)念、信仰、傳承等等。以《仵作之死》為例,獨孤羊為救春山明明罪不至死,但他難以違背“仵作行訓”選擇了自殺??赡苡行┤苏J為他死得不值得,但為心中的信仰毅然赴死,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在獨孤羊自殺之前,他還寫下“放妻書”,希望不要因為自己的仵作身份耽誤了妻子春條。我想,有時候無奈的放手,或許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很愛?!敦踝髦馈返淖詈螅毠卵蚰赣H曹惠向春條傳道授業(yè),蘇無名向獨孤遐叔傳道授業(yè),獨孤羊傳給獨孤遐叔多面印,這是一種傳承,也是華夏精神和文化的一種傳承。
囍君_(微博名) 學生
《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延續(xù)了第一部的古裝懸疑的色彩,詮釋了中式奇詭美學。同時,劇情更復雜、邏輯更加嚴謹、角色心理描繪更深刻。這些新詭事的加入,好像神秘的壁畫一樣,揭開了唐朝不為人知一面的神秘面紗。人物角色上,我能夠看到蘇無名、盧凌風兩個角色的成長,比如從《降魔變》中能夠看出盧凌風的成熟、率真。劇情上,該劇繼續(xù)深挖“無鬼神,皆是人為”的主題,再以《降魔變》來說,敘事和邏輯更加嚴謹,秦孝白為魔王點睛、宦官殺人取肝兩條線索同時穿插,互為補充,增添了劇情的緊湊感,也增強了邏輯的合理性。值得一提的是,編劇在詭事案件的選取中也充分考慮結(jié)合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guān)史料。據(jù)不完全記載,劇中《降魔變》的原型取材于《酉陽雜俎》中吳道子為畫買兇殺人的故事,皇甫軫所畫鬼神像逼真而傳神,宛若能脫壁復活。這一細節(jié)也足以看出主創(chuàng)團隊對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傳說的深入挖掘與創(chuàng)新。
于超 學生
作為一位熱衷于懸疑劇的女性粉絲,我在觀看《唐朝詭事錄之西行》時,不僅被其錯綜復雜的案件和緊張刺激的劇情所吸引,更對劇中的女性角色有了深刻的感悟。劇中,我最欣賞裴喜君這一角色。她不僅擁有過人的智慧和勇氣,更在探案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強烈的獨立性和自我成長——不再是傳統(tǒng)懸疑劇中依附于男性角色的花瓶,而是與盧凌風、蘇無名并肩作戰(zhàn)的伙伴。她的存在,讓我看到了女性在懸疑世界中的獨特魅力,也讓我對女性角色的期待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柔弱與依賴。還有,櫻桃與蘇無名的關(guān)系,也是劇中一大亮點。他們之間的情感糾葛,超越了傳統(tǒng)的男女情愛,更多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上的相互扶持和共鳴。櫻桃對蘇無名的愛慕,不僅僅是基于外貌或地位,更是對蘇無名智慧、勇氣和人品的深深敬仰。這種情感關(guān)系,讓我看到了女性對愛情和伴侶的獨特理解和追求,也感受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獨立與自主。
佳佳 學生
這一季的《唐朝詭事錄之西行》依然沒有加盟流量明星來作為噱頭,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以服化道來說,開場一幅壁畫短短幾秒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色彩濃郁,氣勢恢宏,一眼便感受到了濃厚的敦煌氣息。果不其然,據(jù)說是出自莫高窟的同名壁畫《降魔變》,可以看出劇作借鑒了原本壁畫的構(gòu)圖、元素以及人物形象,而且還原了最初應(yīng)當?shù)念伾?。還有圍觀壁畫的大唐貴女,真的很難讓人不注意,即便沒有臺詞,在妝容服飾上面也都十分精致,各有各美。更細節(jié)的是,他們妝造華麗,戴著發(fā)簪和鮮花,卻沒有耳飾。查閱了才知道是因為唐朝重視仁孝禮義,當時社會普遍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也就沒有穿耳洞配耳飾的風氣了。不過最讓我驚嘆的是劇中斗寶大會上那些不起眼的道具,居然是復刻收藏在陜西省各個博物館內(nèi)的文物,細節(jié)感拉滿。這又怎么不算是博物館宣傳的一種新方式呢!
陳雅思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