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文獻分析法,分析和解讀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相關理論動態(tài)、研究成果、實踐經驗和方法步驟,汲取其精華,梳理研究思路。同時,通過對比研究法分析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傳統(tǒng)學生管理工作之間的差異,并提出實踐建議。基于理論研究,以新媒體和學生管理工作的關系為研究對象。在充分總結現有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的前提下,文章認為,高校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媒體時代學生的發(fā)展需要。高校需要利用新媒體不斷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將教育、管理、服務融為一體,將線下與線上監(jiān)督管理融為一體,將學生管理與學校管理融為一體。針對新媒體給高校學生管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文章從混合管理、線上監(jiān)督、學生管理三個角度切入,提出高校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管理、新媒體線上監(jiān)督管理、學生自主參與管理等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旨在為高校學生管理適應時代環(huán)境變化提出發(fā)展性建議,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和探索性建設。文章嘗試利用跨界思維,將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方式與新媒體視域下的學生管理方式相結合,探索適用于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學生管理;特征;積極影響;服務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3-0151-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一般課題“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下工匠精神融入高職中醫(yī)藥特色勞動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成果,項目編號:2023JXY228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學管理、日常管理和學生服務,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新媒體平臺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機遇,不僅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效率,還為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更便捷的平臺。但部分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體平臺負面信息的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與思想觀念。如何應對新媒體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中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互動性
新媒體是人們交流信息、互動溝通的主要媒介,大眾實現了由被動接收向主動發(fā)布的轉變,信息傳遞也由單向互動轉變?yōu)殡p向溝通。新媒體的這一特征大大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電子郵件、微信、論壇等平臺發(fā)表看法、意見,并與他人雙向溝通和交流。高校學生管理信息也不再是學校向學生單向傳播,學生也可以參與到信息的傳播中。
高校學生管理需要管理者與學生雙向互動,這種互動主要體現在信息傳遞與反饋的過程中。一方面,新媒體能為管理者和學生提供開放的交流互動平臺,顛覆傳統(tǒng)單向的管理模式,借此增強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另一方面,新媒體平臺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管理轉變?yōu)橹鲃訁⑴c管理。因此,新媒體平臺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1]。
(二)多元化
新媒體拓寬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范圍,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向學生發(fā)布管理新規(guī),也可以瀏覽學生的微博與微信朋友圈,掌握學生最新的生活與心理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新媒體支持下的多元化學生管理工作模式既為管理者了解學生狀況、獲取有效信息提供了便利,又為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平臺[2]。
(三)高效性
傳統(tǒng)媒體的信息發(fā)布程序繁雜,導致信息傳遞周期較長,且受時空限制,影響著高校學生管理效率。新媒體時代,網絡平臺突破時空限制,高校教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等智能設備接收并發(fā)布信息。新媒體平臺傳播信息的速度遠超傳統(tǒng)媒體,學生利用微信、QQ等即時通信軟件接收學校信息的過程被大大簡化。并且,學生反饋信息的時長被縮短,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時空限制,實現了雙向、同步溝通,因此信息傳播和學生管理效率更高。
(一)豐富了管理方式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涉及的數據及信息量龐大,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管理效率低下。新媒體為高校學生管理者提供了更豐富的管理形式與管理手段,借助新媒體平臺,還能有效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和便捷性。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在線上統(tǒng)一解決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在此基礎上,借助各類新媒體平臺差異化解決學生的個人問題[3]。
(二)改善了校生關系
在學生學習管理與生活管理工作中,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用新媒體平臺廣泛收集學生對學習環(huán)境、寢室環(huán)境、食堂環(huán)境等的反饋意見,提高學校解決學生問題和反饋的效率。在及時滿足學生訴求的基礎上,有效改善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4]。例如,在學生宿舍管理工作中應用新媒體平臺,有利于學生及時通過新媒體平臺反饋用電問題、設備問題、設施報修問題等。借助新媒體管理,能有效改善學校不同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成效。
(一)實施混合式學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混合式學生管理模式側重于線上與線下管理相結合,利用線上反饋與線下監(jiān)管相結合的模式,可以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首先,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學生的線上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意見反饋。例如,注冊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學生可以隨時查閱就業(yè)信息、課程信息、活動信息、實習信息等,也可以開通線上學生證補辦、心理測試等功能[5]。其次,高校學生管理者要加強對網絡空間的管理,既要利用線上平臺與學生展開溝通和交流,更要追根溯源,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訴求。例如,在高校網絡空間中,大部分學生加入了不同的微信群與QQ群,學生可以利用群組實現線上溝通和交流[6]。溝通群組的成員幾乎擁有相同的愛好或追求。此類線上群組有極強的團隊凝聚力和傳承性,因此管理結構也相對穩(wěn)定。
其次,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將線下學生管理及意見溝通作為線上管理的總結與補充。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心理訴求與思維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思想問題[7]。線上未能解決的復雜問題可以通過線下溝通和對接的方式解決。管理者在線上獲取反饋信息后,針對相關管理問題,于線下展開持續(xù)性觀察和監(jiān)督,以優(yōu)化學生管理工作成效,實現線上監(jiān)督與線下管理有機融合[8]。
(二)建立新媒體監(jiān)督機制,強化線上管理
大學生是受新媒體影響最深的群體之一,也是高校學生管理的主體。因此,高校學生管理者應主動融入學生的新媒體社群,建立線上監(jiān)督機制,強化對學生線上生活的管理,為學生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氛圍,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9]。
第一,高校學生管理者應肅清網絡環(huán)境,加強對學生網絡空間信息的管理。新媒體平臺上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夾雜著諸多負面內容,要想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就必須加強線上信息監(jiān)管[10]。例如,高校學生管理者應定期組織學生針對性開展各類熱點網絡事件的討論活動,利用公開討論矯正學生對網絡新聞的認知角度與認知態(tài)度,避免學生受負面新聞及負面事件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與不良心理狀態(tài)。
第二,高校應加強對線上輿情的動態(tài)化監(jiān)控,確保學生用網空間的純凈。高??梢猿闪⒕€上輿情監(jiān)管部門,為學生篩選有效信息。一旦發(fā)現學生在新媒體平臺遇到問題,高校應及時啟動應急管理機制,利用線上監(jiān)管軟件等,避免負面信息擴散。在緊急情況下,高??梢酝ㄟ^法律途徑達成凈化線上空間的目的。
第三,為提升高校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新媒體素養(yǎng),高校應制定嚴格的用網管理規(guī)章,規(guī)范學生的網絡言行,規(guī)定學生的用網時長,在必要時可以采取懲罰措施[11]。例如,上課時間禁止學生使用新媒體溝通或瀏覽信息,宿舍熄燈后及時斷網,控制學生的用網時長。在發(fā)現學生出現違規(guī)行為時,應給予適當懲罰。這一方面能避免學生出現網絡上癮等問題,另一方面能避免學生受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
第四,建立線上心理督導平臺,并配備專業(yè)的心理管理師,利用專業(yè)的心理疏導與心理治療方法解決學生網絡成癮的問題,幫助學生走出虛擬世界,回歸現實生活[12]。例如,高校學生管理者與心理督導師應及時關注學生在新媒體平臺發(fā)布的言論,通過線上加好友、留言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開導學生。
(三)吸引學生參與管理,增強學生的管理意識
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是優(yōu)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果的必要手段。新媒體時代,學生參與管理工作并非一味放權,而是給予學生一定的管理權限,在特定的領域有約束、有組織地指導學生參與管理工作。
第一,高校應為學生參與管理提供良好的條件,即為學生提供新媒體管理渠道與制度保障。制度保障主要是指學校要為學生參與日常管理提供制度支撐。例如,高校要制定學生自主管理的工作程序與文件規(guī)定,保障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權益[13]。例如,在修訂學校管理規(guī)章時,應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采納學生的合理化管理意見;在學生獎學金、助學金評定工作方面,將學生的意見和看法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
第二,鼓勵學生借助相關群體與組織參與管理工作[14],如團組織、黨組織、校學生會、校管理委員會、臨時工作小組等,鼓勵學生自行推選組織代表。這種學生推選的管理模式要與教師指導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性與專業(yè)性,具體工作體系見圖1。同時,高校應組建專項的輔導員培訓隊伍,對參與學生管理的學生干部進行專業(yè)培訓和新媒體素養(yǎng)培訓,要求干部熟練掌握學生管理的相關制度以及工作流程[15]。
新媒體已滲透到高校教學與管理的方方面面,影響著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要不斷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工作方式,巧用新媒體平臺的工作優(yōu)勢,突破時空限制,提高管理效率。高校也不應忽略新媒體給學生道德素養(yǎng)與管理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及時構建線上監(jiān)督與管理機制,強化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與用網行為的監(jiān)管。同時,高校應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生管理工作,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在自主參與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提升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馮賀雷.網絡新媒體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報業(yè),2024(2):236-237.
[2] 謝金之.新媒體視角下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4,40(3):142-144.
[3] 單迎.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4,15(5):179-181.
[4] 韓武杰,陳力.新媒體時代大學輔導員學生管理及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4,15(5):185-187.
[5] 王志煊.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4,15(4):207-209.
[6] 花磊.新媒體環(huán)境下輔導員學生管理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4,15(3):209-211.
[7] 顏永杰.新媒體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現狀及優(yōu)化路徑[J].公關世界,2024(2):100-102.
[8] 王浩樂.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管理工作思考[J].采寫編,2024(1):66-68.
[9] 李煒哲.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3(12):113-116.
[10] 陳超.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熬W絡班級”學生管理優(yōu)化策略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2):202-204.
[11] 李躍輝,楊小會,陳梅明,等.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zhàn)與對策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2):33-35.
[12] 唐艷蓉.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方法創(chuàng)新[J].中國報業(yè),2023(22):222-223.
[13] 崔艷妮.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策略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1):188-190.
[14] 王樂,高雅馨.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困境與突圍策略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1):191-193.
[15] 萬莉莉.新媒體技術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影響及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3,25(21):174-176.
作者簡介 張艷平,講師,山東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人事科副科長,研究方向:法治與學生管理、思政教育、法律教育。竇守強,博士,講師,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團總支副書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