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2020年有關統(tǒng)計,我國60歲以上人口中,癡呆患者約有1500萬,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率高達15.6%,約有3800萬。輕度認知障礙可能發(fā)展為重度認知障礙,進而發(fā)展為癡呆,而癡呆一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或減少其發(fā)病,自然是極為重要之事。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升,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改進,民眾的健康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其中最為顯見的結果就是人們期望壽命的延長。
不過,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健康與疾病問題也日益凸顯。除了心、肝、脾、肺等器官的疾病外,神經(jīng)、精神性疾病,如抑郁、失智等問題也不斷增多。其中,阿爾茨海默病等智力障礙性疾病的問題尤為突出。
據(jù)2020年有關統(tǒng)計,我國60歲以上人口中,癡呆患者約有1500萬,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率高達15.6%,約有3800萬。輕度認知障礙可能發(fā)展為重度認知障礙,進而發(fā)展為癡呆,而癡呆一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或減少其發(fā)病,自然是極為重要之事。
2023年4月,在中國首屆認知障礙疾病??颇芰ㄔO大會上,全球首個國家級認知障礙疾病防控綜合指數(shù)體系——《中國腦認知健康指數(shù)(2023)》正式發(fā)布,其中指出我國民眾腦認知健康“面臨日益嚴峻的形勢”,提示50歲以后就“應該開展腦認知健康管理”。
認知即認識、知曉之意。生活在這廣袤的世界里,人們靠著眼、耳、鼻、舌、身來感受自外界的信息,這些信息經(jīng)傳入神經(jīng)后再傳至大腦,大腦經(jīng)過分析判斷,認識、知曉了傳入的信息,并作出相應的反應。若大腦喪失了分析判斷的能力,則眼、耳、鼻、舌、身感知的信息皆歸于無用。見佳肴而不知可食,臨風險而不知規(guī)避,是為癡呆。故強調(diào)腦認知健康的管理,即預防癡呆之意。
癡呆病因多種多樣,預防方法也不盡相同:如唐氏綜合征系基因缺陷所致,預防之法為孕期篩查,避免生育此類患兒;血管性癡呆多為腦卒中的后果,故預防心腦血管病即預防血管性癡呆;本文所指的是與年齡相關,病因尚不明確的,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主體的“老年性癡呆”。
所謂“年齡相關”,即發(fā)病率與年齡的增長相關,一般指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據(jù)相關調(diào)查,我國癡呆的患病率在60歲以后逐步上升,60~69歲人群為2.9%,而80~89歲則高達24.9%。癡呆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不典型,專家研究認為,癡呆發(fā)病之前,患者腦部的退行性變化,即退化,在15~20年前即已開始。這說明對癡呆的預防,即對腦認知的健康管理,應該盡早進行。曾有專家提出,自50歲開始,即應對此加以關注,甚至在直系親屬中有此病患者的人,更應該在40歲以后即注意。依我淺見,我們關心肝、脾、肺的健康并未提倡自幾歲開始,而大腦功能的保護,似乎也是應該越早越好。如今已經(jīng)有明確說法:年輕時學習的知識越多,大腦的知識儲備越豐富,老年后癡呆的患病概率便越低。當然,作為一項保健措施,提出50歲以后需關注腦認知的健康,是合理且必要的。
如何關注認知健康?其實說來也還是需要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飲食、戒煙限酒(最好是不飲酒)、適度運動與維持心理平衡。這些或許看似老生常談,但正因為這些原則具有普適性,所以才會被反復提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癌癥、代謝性疾病等,皆應遵循這些原則。腦認知的健康也離不開身體各個器官的健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心、肝、脾、肺等器官的健康,同樣也會影響腦認知的健康。
當然,腦認知的健康也有它的特殊性,需加以關注。腦的認知功能從嬰兒時期起,通過學習逐步獲得。嬰兒通過“學習”熟悉了母親的聲音、氣息而認知了母親;托兒所的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愛護而認知了父親;小學生通過學習算術而掌握了加減乘除,進而在生活中需要不斷地運用而強化、積累,提升了運算的能力;中學生學習了三角函數(shù),若是沒有運用的機會,便可能會將學到的知識“還給老師了”。所以認知生成的兩個關鍵要素便是“學習”和“運用”。不學習就無法獲得新的認知,不運用,已經(jīng)獲得的認知也會退化。所以“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可視為關注認知健康的“金句”。學什么可以因人而異,能學些高深的學問固然是好,學些實用的技術也不錯,甚至學些生活技能和做些有興趣的事都可以,關鍵是要學習,并要堅持運用。切記不可認為自己老了,學不會了或是學了也沒用了就不再學習。從加強大腦認知功能、預防癡呆的角度而言,學不會而堅持學,正是對認知功能的鍛煉,而其作用正是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加強。當然,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可學的、可用的多得很,盡可以選擇有興趣的、適用的項目去學、去用。
人是群居動物,除了學習和應用之外,人的認知也需要有家庭的、社會的活動支撐。如今家庭多呈小型化,甚至有一些老人獨居,因此更應主動參與一定的社交活動,以更多地接受新的信息,提升認知的水平。
由于年齡的增長而可能帶來的大腦認知功能衰退,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因此提出“關注認知健康”的說法,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