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同事小昭準備買房結(jié)婚,她與未婚夫先后看了不下30套二手房。買房預算有限,但小昭的夢想是:廚房一定要大,要超過8平方米。光是這一條,就把80%以上的房子篩掉了。中介小哥勸她說:“廚房有個四五平方米,做個U型的操作臺,剩下的地方,一個人煎炒燉煮,也轉(zhuǎn)得開身。我當中介這么多年,只聽說過要大臥室、大客廳的,還沒聽說過要大廚房的。”
最終,小昭他們買了一套二手房,廚房連著北陽臺,他們將通往陽臺的非承重墻打掉,廚房寬敞又明亮,達到了足足9.5平方米。小昭在廚房里養(yǎng)了吊蘭與蝴蝶蘭,配備了咖啡機與破壁機,還安放了隨時能坐著歇息的高腳凳。
搬入新家,結(jié)了婚,小夫妻都養(yǎng)成了習慣——下班路上就在微信上商量好晚餐的菜譜,先進家門的那一位,忙著清洗蔬菜、準備蘸料,將排骨或牛肉用調(diào)料與香料腌漬好,將雜糧飯放到電飯煲里開煮;后一個進門的,一到家也換好家居服,系上圍裙,進廚房開始煎炸烹煮。趁著做飯的工夫,兩人也敘敘閑話,說起理財產(chǎn)品的漲跌、辦公室里的逸聞、面見客戶的坎坷、批發(fā)市場來了什么稀罕品種的水果,還有某連鎖咖啡店又出了什么夏末新品,值不值得去品嘗。他們是研究生階段的同學,保持了校園時代無話不談的習慣,同時也十分留心對方的情緒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對方在“泄憤式拍蒜”,或者起了油鍋還在走神,把二荊條都炸煳了,就會接過對方手里的菜刀與鍋鏟,見縫插針地給對方泡上一杯“消氣茶”,讓對方坐在高腳凳上,把煩心事都說出來。
這樣,一邊做飯一邊互相做心理按摩,等到飯香四溢,那位臉色陰沉憋了一肚子委屈的人,也終于放下不良情緒,有了好好吃飯的心緒與胃口。
吃完飯,兩人分工協(xié)作,一個負責洗碗和清理水池、倒垃圾,另一個負責擦拭油煙機、灶臺,把調(diào)料瓶也順手擦得锃亮。最后,誰先干完活兒,誰準備飯后水果,有時,兩人還一起在廚房里用平板看紀錄片。
一年半后,女兒出生。等孩子滿了3歲,小昭也經(jīng)常帶著小人兒在廚房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剝豌豆、剝蠶豆、剝毛豆,用葡萄干或枸杞干,為蒸餃裝上兩只活靈活現(xiàn)的眼睛……小昭手把手地教孩子,一面折斷芹菜、莧菜?;蛩募径?,一面為這些夏季的菜蔬撕掉兩側(cè)的老筋。真的,人世間,還有什么比折斷芹菜或豆角清脆的聲音更治愈人心的?在這清脆的響聲中,孩子手指沾上了蔬菜清苦的芬芳,耳朵里充滿媽媽溫柔耐心的聲音。長長的植物粗纖維撕下來,在手中會自動卷曲,猶如一團團飽含汁水的晶瑩絲線。
廚房里的一切都是好玩的,剝出來的豌豆與毛豆?jié)L落到某個角落,找豆子就像是捉迷藏。剛在流水中洗干凈的冰草,立刻就可以品嘗,這種禾本科草本植物,葉片上有露珠般的小小結(jié)晶,含有天然的植物鹽,吃起來會有淡淡的咸味,孩子一嘗,就被那涼爽的口感嚇了一跳。小昭還教孩子打散雞蛋液,然后將雞蛋倒進油鍋里,香氣撲鼻的炒雞蛋一分鐘就做成了。把西紅柿簡單切幾塊,放進炒雞蛋中,加一點兒鹽、一點兒小蔥花,美味的西紅柿炒雞蛋就做好了。小昭這樣鼓勵孩子:“只要學會了西紅柿炒雞蛋,在全世界都可以交到朋友。”
孩子從小看到,廚房是父母互相幫忙、互相傾訴的地方。爸爸義不容辭地為馬上就要進烤箱的雞做著按摩,媽媽用一根棉線,就能將一只皮蛋整齊分割成六瓣兒,他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媽媽也告訴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有很多苦惱,爸爸媽媽也一定有做得不對、錯怪你的時候,來廚房里找爸爸媽媽說理吧,只要你說得對,爸爸媽媽就聽你的。”
孩子的小腦袋里涌現(xiàn)出人生的又一個“十萬個為什么”:“為什么說理要來廚房呢,在書房、在客廳、在陽臺,不能告訴媽媽嗎?”
小昭想了想,笑道:“在別的地方,也可以告訴我們,不過,爸媽就要放下手里的事兒,很嚴肅地來聽了。要是遇到委屈的事,想來你也會邊說邊哭。在廚房就不一樣了,大家一起干著活兒,做著美食,就很放松,當你嘗到第一只小煎餃,吃到第一塊美味的紅燒排骨,媽媽又把剛打出來的西瓜汁倒給了你,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好像天塌下來一樣的事,其實也沒有那么痛苦。只要你學會有條有理地說出來,就會發(fā)現(xiàn),那一團亂麻的委屈,可以理得清清爽爽,也知道自己下次遇到相似的問題,應該怎么應對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頭,又在廚房與餐廳連接處的餐桌上,玩起了過家家游戲。
小昭后來總結(jié)說:“只要孩子愿意進廚房,遇到事兒習慣第一時間告訴父母,她的成長就不會有啥偏差。一天當中,什么時間最重要?與其說是與家人在晚飯桌上相聚最重要,不如說是與家人一起做飯、談天說地的時光最重要。如今,智能手機的誘惑這么大,我們的閑暇時光,有一大半都用來刷手機了,哪怕在飯桌上,聽對方說話,也經(jīng)常心不在焉。只有在廚房里,開著水龍頭或開著灶火,我們才會留出耳朵來,專心捕捉對方的心思與情緒,也容易做出心平氣和的回應。從這一點來說,一天中最好的時光,難道不是相聚在廚房嗎?”
摘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