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書展現(xiàn)場,新書好書爭奇斗艷、琳瑯滿目,愛書人仿佛老鼠掉進米缸,心花盛開的聲音清晰可聞。
成千上萬種新書,怎不讓人挑花眼?是不是讓你有點不知如何下手?總有一些如珍珠般亮眼的好書,在書海之中放出光芒。去看一看這些好書,你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獲。
T.S.艾略特是20世紀現(xiàn)代派重要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翻譯家陳東飚傾力譯介。詩集前半部分為艾略特生前所編輯的《1909—1962年詩集》,后半部分則由《老負鼠之才智貓經(jīng)》和詩人生前未結(jié)集的眾多詩篇集《三月兔的發(fā)明》《比納之夜》等構(gòu)成,其中有幾十首此前未曾有過中譯版。
阿根廷小說大師博爾赫斯的動物故事集簡體中文首版,博爾赫斯橫跨自然歷史學科與外國文學領域、兼屬博物志與文藝雜記的傳奇之作。
《愛的藝術》是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所著的愛情指南,古羅馬愛情哀歌傳統(tǒng)的集大成者,世界文學殿堂中的瑰寶,更是一部古典文學與神話的詞典。讀者在品味詩歌,學習如何捕捉愛情之余,也能借助注疏流連于羅馬城的街道巷落,沉浸于愛琴海的神話世界。
哈特教授以藝術家的傳記為框架,從主題、技法和風格等多方面講解了每位藝術家的代表作,其中還介紹了大量與意大利文藝復興相關的歷史、宗教和神話知識,娓娓道來。
這是一本關于中國的夢與做夢的書,通過梳理戰(zhàn)國后期至晚唐的占夢書、經(jīng)史注疏、志怪小說、佛道文獻、敦煌寫本等有關資料記載的夢的奇聞軼事,作者分析了中國前現(xiàn)代關于夢的文本,為人們幾千年來苦苦追尋的問題,找到了與眾不同的答案。
皇甫崢崢通過考察六位出使歐美的使臣的書寫模式,揭示了從19世紀60年代初到1895年間清朝如何逐步重建與西方列強交涉所需的外交信息體系,深入探討了晚清時期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與外交信息體系的構(gòu)建過程。
在本書中,內(nèi)奧米·格林不僅深入探討了帕索里尼的所有電影作品,也對他的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作生涯以及美學理念做了詳細記述。以帕索里尼的電影為入口和重心,內(nèi)奧米·格林完整呈現(xiàn)了這位偉大藝術家的生活、創(chuàng)作與思想肖像。
《唐五代詩全編》是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唐詩研究專家陳尚君先生四十余年唐詩研究的總結(jié)性著作。全書超1200卷,逾1500萬字,收入詩人近4000名,詩55000余首。對今存唐五代詩歌文獻進行了詳盡、全面的清查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