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近代紅河流域民間社會力量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研究

        2024-08-21 00:00:00范淑萍
        經濟研究導刊 2024年13期

        摘 要:近代紅河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在保護與治理過程中,體現出地方政府行政治理漸趨規(guī)范化和法治化的一面,更反映了民間社會力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日趨提高。以普通民眾為主的民間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當地水利建設,以及山林、水資源的保護與治理過程中,作為中堅力量,有效彌補了地方政府組織協調民間力量的行政缺陷,形成了“政府+民眾”的環(huán)境治理結構體系,進一步提升了紅河流域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與治理成效。

        關鍵詞:紅河流域;民間社會力量;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

        中圖分類號:F2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13-0103-05

        因山林、水資源等過度使用導致近代紅河流域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民間社會力量切身認識到問題的嚴峻性,并積極投入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與治理行列,促進了民間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并讓這種意識固化成為一種習慣,得以推行。

        一、民間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在鄉(xiāng)規(guī)民約中的體現與固化

        鄉(xiāng)規(guī)民約是由當地民眾認可并遵守,具有地域性、延續(xù)性、時代性等特點,內容包括禁止破壞水資源、明晰水資源的分配形式、限制山林的亂砍濫伐以及資源破壞后的相關懲罰措施等,為了加強對民眾的宣傳警示作用,把警示內容刻在石碑上,便于長久流傳。

        紅河流域地區(qū)生活著諸多少數民族,形成具有各民族特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規(guī)則與模式。如近代以來紅河流域地區(qū)的一些彝族村寨,有著各自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對本寨村民的行為加以約束與引導。這些鄉(xiāng)規(guī)民約基本是在本地鄉(xiāng)紳或者村寨中有威望的長老們主持下制定出來的,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效用,但制定之初就得到本地民眾的認可接受,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這些鄉(xiāng)規(guī)民約和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的重點內容相契合,包括禁止開山挖礦、亂砍濫伐、放火燒山、挖窯燒炭、偷盜木材及私自更改水道等。如果當地民眾違反了以上禁令,必須接受相應懲處,根據情節(jié)輕重酌情處理,絕不徇私。情節(jié)較輕者,由村寨內部直接給出一個懲處結果;情節(jié)嚴重者,就要上報官府,由官府行政介入進行處理裁定。哈尼族村寨附近種植大量風景林、水源林、保護林等,這些林木產權歸村寨公有,由專人負責管理,一旦亂砍濫伐,按照鄉(xiāng)規(guī)民約規(guī)定必將受到相應處罰。輕者如拉豬、抬鍋、罰款、罰菜油等;重者則驅逐出村寨或送官府嚴辦。根據違規(guī)行為確定相應的處罰方式,除了拉豬、抬鍋等實物賠償之外,驅逐出村寨對于世代居住在此的鄉(xiāng)民來說,是一種恥辱,是同族同寨人的一種排擠,所以這種處罰方式在民間社會更具有“殺傷力”,成為約束本地鄉(xiāng)民行為的一種有效手段。拉豬、抬鍋、罰菜xvxZlBP9unzzJETOv3z+BH/sr2a6jQoZQmT4CJMh2NA=油等處罰方式,與鄉(xiāng)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既能讓處罰落實到位,又能讓鄉(xiāng)民日常生活受損,進而吸取教訓,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石屏縣有個樵夫在乾陽山不慎失火,附近村民聞訊很快奔赴火場,奮力將山火撲滅,又下山向各村寨查訪肇事者,并將肇事者上報到官府追究其相關責任,肇事樵夫也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請求在此地立一塊封禁碑作為處罰,并警示后人。該碑文明確規(guī)定:凡屬乾陽山的樹木,無論是公地還是私地,一概不允許隨意砍伐,種植在寺廟周圍的松竹花果等樹木,也不允許隨意采伐破壞,如有發(fā)現亂砍樹木或縱放野火者,本地鄉(xiāng)紳和鄉(xiāng)民必加以追究,絕不寬恕。從這一記載可以看出,當地鄉(xiāng)民在森林防護方面已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固化成共同遵守的行為活動,對保護對象及保護范圍界定明晰。山林資源保護不僅僅是一種個人行為,更是當地民眾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提高并作為一種自覺行為加以執(zhí)行的體現。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本地鄉(xiāng)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帶給他們的沖擊是直接的、無法回避的。

        另外,民間的鄉(xiāng)紳階層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混雜在底層民眾之間,但由于自身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又不同于底層民眾,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有自身的理解與認識。他們有的參與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制定,有的與基層政府聯系緊密,作為底層民眾與基層政府的紐帶,對鄉(xiāng)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起到重要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同時,民間鄉(xiāng)紳熱心本鄉(xiāng)公益事業(yè),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成為他們樹立民間威望的一種手段。

        民間生態(tài)意識在鄉(xiāng)規(guī)民約中不斷強化,通過罰錢、罰物、喝酒賭咒等形式加以鞏固,在底層民眾心目中牢牢樹立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自覺意識,逐漸固化成一種習慣延續(xù)發(fā)展下來。

        二、民間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

        以農業(yè)灌溉為主的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是近代紅河流域地區(qū)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而勞動力和資金是水利建設有效開展的兩大關鍵。底層民眾積極投身到水利建設中,帶來充足的勞動力;而以鄉(xiāng)紳為代表的民間特殊群體則提供了大量建設資金。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由最初的政府主導行為,逐漸演變成民間社會力量的一種自覺、自愿、自主行為,民間社會力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一)民間水利工程建設

        以排澇和防洪為主的小型水利設施工程,一般由底層民眾承擔,改善了紅河流域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由于工程量較大,開挖水溝并不是一個家庭或者一個村寨就能完成的,尤其是一些距離較長、引水量較大的水溝工程建設,必須同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紅河南岸土司轄地的大水溝工程,基本由當地土司組織附近幾個村寨聯合修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元陽縣蘆子山村村民方公明在猛弄土司的支持下,耗資半開銀元3 000個、大米200石,歷時1年開挖成一條4公里長的水溝,為元陽地區(qū)的梯田農業(yè)生產奠定了重要基礎。元陽縣攀枝花鄉(xiāng)被當地人稱為“土司溝”的路那溝,是由土司出資并向當地民眾派工修成的一條23公里長的溝渠。一些小水溝的修建,則由各村寨集體出資,甚至由個人出錢雇工修建的情況也較為普遍。位于新街、異龍湖??诤拥溺R波閘,是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本縣居民王鎮(zhèn)東個人修建;位于油柵房至冒盒村大路的冒盒堤,是在民國初年由本地人瞿蔭堂獨資修建;民國二年(1913年)赤瑞湖上游因河沙淤塞,沿湖周圍的田畝遭遇水患危害,石屏人陳鈞積極倡導并召集附近鄭營、張本寨、前所鄉(xiāng)、正街鄉(xiāng)的鄉(xiāng)民商議共同修建,以“沿湖按田畝出谷,沿河按田畝出工”的原則分擔工費,分段修浚。這些小型水利工程,由當地民眾合力完成,受益對象也是這些民眾,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該區(qū)域的農業(yè)用水需求。

        截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紅河南岸的元陽、紅河、綠春、金平等土司所轄地區(qū)的民間水利工程取得較大發(fā)展,共修建有大小水渠14 450多條,灌溉面積達25.95萬余畝,其中僅元陽縣就有2 600多條,灌溉面積9萬余畝。水利工程建設為當地的農業(yè)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推動了紅河南岸的農業(yè)經濟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對于縮小紅河南北經濟發(fā)展差距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二)民間水資源的管理與分配

        民間水資源和水利設施基本上沒有統一固定的管理機構,各地所設的松散管理機構也有較大差異。紅河南岸土司所轄地,土司主持修建的官溝,土司不會直接參與管理,而是安排專門的管溝人——溝長來負責,并需要支付溝長一定的管理費用。遵循木刻放水的規(guī)則,按照灌溉田畝的數量,收取若干溝谷作為溝長的管理費用,其中管理收入的一部分要直接交付給土司。普通鄉(xiāng)民聯合開挖的民溝,管理相對松散靈活一些,由相應的“管溝人—灌田戶”組織來保障協商一致的灌溉用水秩序。民溝一般由當地里長、招壩等人直接指定,或由當地群眾推舉選出,或由各村寨有一定威望的寨老互相協商后推薦,選出代溝長(管水員)1人或數人,實行統一管理或分段管理,采取木刻放水,用水戶按照木刻繳納相應的溝谷作為代溝長的報酬。至于水溝的維修,工程不大的由溝長自行負責招募民工完成,工程較大的則由用水戶共同出資和抽調勞動力完成。

        可見,無論是官溝還是民溝,都有一套民間內部自行認可的管理制度,這些管理制度雖然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但在民間有很深的群眾基礎,百姓認可并加以執(zhí)行,用來維護民間的用水秩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管理組織形式,目的都是加強管理,使水利設施得以正常運轉。

        (三)民間水資源的保護

        民間自行制定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通常需要在地方政府的認可與支持下,才會呈現出更強的實施效果,在實施過程中形成鄉(xiāng)規(guī)民約與官府行政法令漸趨融合的態(tài)勢。經過地方政府認可并批準的民間水利規(guī)約,大多被刻在石碑上,便于民眾遵從流傳。

        1.森林和水源地保護。在紅河流域地區(qū),森林往往是各地重要的水源地,對森林的保護也就是對水資源的保護,這一點已成為當地民眾的共識。

        除了傳統觀念與風俗習慣發(fā)揮作用之外,各地對森林的保護已經進入制度管理層面。民國年間,紅河南岸地區(qū)的森林資源大多歸當地土司所有,森林保護則由附近各村寨來承擔,森林所有權與管理權發(fā)生分離。如,元陽縣各村寨范圍內的森林保護,由各村的會長、箐長等具體負責,同時當地政府及村寨內部制定相應的森林保護法規(guī)及鄉(xiāng)規(guī)民約,從制度層面嚴格貫徹執(zhí)行森林保護規(guī)約。再如,金平縣各村寨已普遍將森林劃分為水源林、風景林、神山林、護寨林等功能林,對這些森林進行嚴格保護、分區(qū)管理,各村寨都有專人進行森林看護,甚至地方政府專門設置森林警察進行管理。森林警察的設置,就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眾行為,而是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一種特殊存在。森林看護一般由頭人、里目出面,一村或幾寨共同約定護林條款并加以遵守,違約者處罰。輕者按民約規(guī)定執(zhí)行相應處罰,嚴重違約又拒不執(zhí)行民約條款者,上報上級政府機構申訴,借助地方行政權力強制執(zhí)行。

        2.水資源分配處理。修筑溝渠進行引水灌溉,那么水資源該如何分配與使用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前文分析中已提到,溝渠等水利灌溉系統的修建是由當地土司出錢或是由各村寨集體籌款或者是由幾個村寨聯合出資,甚至是由個人承擔所有費用修建而成的。在修建之初,便把水溝修成之后的水資源分配問題納入考慮范疇。各村寨根據自身未來預估的用水量,投入相應的勞動力和錢物,作為后期水資源分配的重要依據。

        在紅河流域地區(qū),民間采用木刻分水的水資源分配方式,即在木槽上面有固定刻度記錄,通過這些木槽自然也就將水分成了大小不等的流量,分別流入不同的農田進行灌溉。木刻分水方式不僅有效控制了水的流量分配,同時也便于水資源管理,分配標準是根據事先投入的資金和勞動力進行核算,本著“多投入多使用”的原則,防止水資源分配不均而引發(fā)糾紛。如果1條溝渠內的水要被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村寨共同使用,那么就會有相同數量的分水口與之相對應。以嘉慶八年(1803年)阿迫迭莫村村民為分配水資源,議定分水文書為例,具體內容如下:

        “立合同的約人張文榮、李天培二人,為因阿迫迭莫夷通迭水溝,春季用之時各有水流。原立過合同,可憑。今夏季山水過大,二人割口,當親友議合,兩下不用之水,中間舊溝放下去后,李天培開斷張姓舊溝之日,另讓改與張姓。李姓不用之時,地頭許張姓納溝;李姓用之時,張姓不容論(亂)放。此系二比言明,不得返悔,若有返悔者,罰銀三兩三錢入官公用,恐后無憑,立此合同存照耳。

        嘉慶八年五月二十五日

        立合同人:張文榮(花押)、李天培(花押)”

        從這一份分水文書可以看出,在水資源較為缺乏的地區(qū),水資源的分配利用可以進行正常交易。但為了保證交易的合法性,雙方要簽訂相關協議,合同中要權責明確、懲處有據,使水資源分配合理合規(guī)。

        3.飲用水的重點防護。除了農田灌溉之外,還要考慮水資源能否提供周邊的人畜飲用。紅河流域地區(qū)的飲用水主要依靠水井供水或雨天蓄水來解決。

        很多村寨建有水井,對水井實施重點保護。村民集資在水井上建蓋房舍,只留幾個出水口,主要保證飲用水不被污染,甚至有些地方派專人看護水井,防止人為破壞或投毒等行為。除了保持水井的干凈整潔之外,每年還要進行祭祀供奉,把保護水井納入祭祀禮儀范疇中,護佑水井永不干涸,世代為村民使用。地處紅河沿岸矮山梁子的迤薩、安邦、蓮花塘、普所龍、大水塘等18個村鎮(zhèn),人口主要居住在山頂,水資源稀缺,對于山腳流淌的紅河水可望而不可即,當地居民用水十分困難。人畜飲水和種菜、洗衣等生活生產用水,常年依靠水塘蓄水,居民家里備有很多石缸、瓦甕等用于積蓄雨水或到距離村寨三五里之外的山溝挑山泉水飲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屏邊縣城僅有187戶,1 300多人口,飲用水取自于干河溝和觀音河自流水,取水多采用竹筒背、木桶挑或者牛馬馱運的方式,山高路遠,耗時耗力。白云鄉(xiāng)阿諾諾上寨自然村有16戶人家,共101人,90頭大牲畜,人畜用水全靠雨天蓄水來解決;馬馬寨有46戶,296人,282頭大牲畜,必須到距離本寨2公里之外的地方馱水吃;白泥塘街有48戶,280人,每年有6個月的時間嚴重缺水,需要半夜三更起床去排隊挑水,因距離水源較遠,1—2小時才能挑回一擔。可見,住在山區(qū)的居民,人畜飲用水問題很是艱難,水資源已經嚴重影響到紅河流域部分地區(qū)民眾的生存與發(fā)展。對于這些珍貴的水源地,居民謹慎維護、重點保護,已經具備簡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或循環(huán)利用意識。

        三、民間社會力量的山林保護與管理

        隨著民間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的不斷加強,對山林保護與管理也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對于山林保護,民間的約束是多方面的,除了法律法規(guī)、鄉(xiāng)規(guī)民約之外,還會受風水、道德、經濟等觀念影響。這些樸素的觀念,規(guī)范著民眾的行為,成為影響民間社會力量山林保護的重要因素。

        (一)民間的山林保護觀念

        清末民初,民間對山林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加強,風水、道德、經濟觀念成為其重要助力。風水觀念在民間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個人行為直接影響到整個村寨的風水運勢,進而可能給整個村寨或鄉(xiāng)民帶來極大危害,這種觀念有效阻止了一些不法行為的發(fā)生。道德觀念則把個人的違法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德行是民眾最為重視的一種自我修養(yǎng)的肯定,也是無法讓人忽視的一個因素所在。經濟觀念與風水、道德觀念緊密結合,與鄉(xiāng)民的經濟利益掛鉤,一旦山林被破壞,必將造成較大經濟損失,也會危及個人利益。在這三種觀念指引下,山林保護成為民眾的一種共同意識和自覺行為。

        1.風水與道德觀念。風水觀念在鄉(xiāng)民的意識中非常簡單,就是山林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本地的風水緊密關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個人的不法行為不僅會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更會危及整個村寨或鄉(xiāng)親,一旦個人行為影響到群體利益,這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所以,從風水角度約束鄉(xiāng)民的破壞行為更符合群體意識。如果已經破壞,要盡快去補救或修復,以防遭受更大災難或懲罰。這種風水觀念可以說是民間特有的生態(tài)觀念,在保護森林資源和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過程中,是已經形成的樸素生態(tài)意識的一種升華,使民間生態(tài)觀念更為牢固,更為穩(wěn)定。

        紅河流域地區(qū)的哈尼族把森林看作是哈尼梯田的保護神,將林木細分為神樹林、村寨林、水源林等,不同種類的林木發(fā)揮著不同功能,明令禁止破壞這些帶有風水寓意的林木。當地最高的山林稱為總管神林,周圍山林稱為分管神林,還有水源神林、村寨神林以及護家神樹等,對于這些神林或神樹要進行定期祭祀供奉,寄希望給整個村寨帶來好運。每個村寨都會選定一株“寨神樹”,供村人祭祀敬拜,并以這棵樹為中心,劃定適當范圍作為“龍樹林”實施封禁。舊時森林由村、族、寺廟管護,把護林行為當作“行陰公、積陰德、行善積德”的行為,認為任意毀壞林木,是一種沒有公德心的行為,會受到神靈的懲罰,尤其是風景林和水源林更是神圣不可侵犯。

        群眾自發(fā)的護林行為,主要通過鄉(xiāng)規(guī)民約加以保障,靠風水觀念與道德規(guī)范加以約束,靠自下而上的輿論監(jiān)督來推動,使民間的山林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2.經濟觀念。民間山林保護的經濟觀念,主要體現在森林植被對水源涵養(yǎng)和農業(yè)生產所起的作用方面。紅河流域地區(qū)的彝族,把林木細分為水源林、風景林、寨神林、密枝林、神山林、龍山林、墳山林、祖林、寺廟林等多種形式,其中龍樹林被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婦女和外族人不得入內,明令禁止在龍樹林旁邊大小便、吐口水等不文明行為發(fā)生,龍樹林作為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地,在很多彝族村寨得到專門保護。水源林與當地水源關系緊密,如果水源林受到破壞,整個區(qū)域的水資源環(huán)境就會惡化,進而引發(fā)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對當地農業(yè)生產造成致命影響。

        風水、道德和經濟觀念揉合在一起,對民眾的約束行為發(fā)揮多重效用。民間的山林保護意識是一代代鄉(xiāng)民從自己熟悉的生產生活中獲得的感知或經驗,它不是被人為地按照某種模式設計出來的,而是民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在實用+實踐的理性支配下形成的一種內在具體形式。

        (二)民間的山林保護措施

        民間的山林保護措施,在各村寨制定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中均有體現。林木砍伐具有一定規(guī)劃性,對村有、族有山林,須經管事召集全村人或全族人議定后,才允許砍伐,違者要在祠堂接受全族人的懲治。云和鄉(xiāng)(今李浩寨區(qū))白者村的山林屬于村有,該村派5人專門看管,曹家莊山林為曹、楊兩族共有,兩個家族各派1人守護。村民要用木材須經議定后才準砍伐,如偷砍每棵罰銀5圓,各村所封山林和風水樹也嚴禁砍伐,在封山區(qū)砍伐樹木者罰銀16圓。騎馬壩村公約規(guī)定,罰款金額不論多少,需帶六六數,即3.66圓、36.60圓、66.60圓,嚴重違反者罰“祭寨神”一次所需的所有物款,包括殺豬、備酒、供全村每戶一個成年男人在“寨神山”上吃一餐飯等。鄉(xiāng)規(guī)民約中規(guī)定每年農歷二月,各村寨進行祭龍活動,檢查封山護林情況,若有擅自亂砍違規(guī)行為,民約規(guī)定要罰款請客或做公益事宜抵補。如屏邊縣的阿季伍自然村,明確規(guī)定對偷砍樹木者,其懲罰方式就是殺豬、殺雞、宴請村民或自請挖路、修路等。這種懲罰方式具有實用性,既然偷砍的林木屬于全村人共有,大家的利益受到侵害,那懲罰所得的實惠也應由全村人共享。

        (三)民間的山林治理與山火防范

        各村寨附近的龍樹林、風景樹屬村寨共有,各村有伙頭、會長、箐長等負責管理,大面積天然林則由土司掌管,一般每片山箐設一箐長,傳達土司指令,定期實行開山封禁,制定護林規(guī)約。但由于土司對山林火災防范不嚴,火災時有發(fā)生,毀林嚴重。光緒元年(1875年)臨安府地納更土司區(qū)(今元陽縣)的觀音山發(fā)生森林火災,延燒三十日后才被撲滅,毀壞樹木不計其數。一場火災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經濟損失,所以鄉(xiāng)規(guī)民約中對山火防范有明確禁令與懲罰。當地村民多采取殺豬聚眾的辦法,制定封山育林的村規(guī)民約,一般從封山之日起,不允許進山砍樹、修枝、開荒、放牧,修枝一棵罰款3.60圓,砍樹一棵罰款36圓,拒交罰款者以家養(yǎng)的牛、豬進行抵償。

        森林資源的消耗主要在于農村燒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木材消耗,將會造成森林資源枯竭導致生態(tài)失衡。民國年間,林權擁有者沿用自訂的各項律規(guī)對占有林地實施保護,鄉(xiāng)民若有違規(guī),則以重罰處之。除了利用村規(guī)民約加以規(guī)范引導之外,鄉(xiāng)民已經有意識地種植經濟林,便于日常生活所用。1937年,金平沙衣坡、魚塘等地農民從元陽引進油桐、油茶種植成功。有的村聯合組建護青會(亦稱青苗會)、柳叢會,議定護林公約。道光十三年(1833年)納樓長官司所轄范圍內的車家莊、周家莊、簸箕沖、田房等10個村寨成立柳叢會,規(guī)定不許私自偷砍松樹,禁止酒房買松柴,違者罰銀3兩3錢。民間主要采取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禁止盜砍山林、禁止砍樵、限制放牧以及禁止放火毀林等措施來保護山林,側面說明了當時民眾已經認識到保護林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

        綜上可知,紅河流域地區(qū)民間社會力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能力還比較薄弱,還需進一步引導、監(jiān)督與強化。鄉(xiāng)規(guī)民約體現了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思想的逐步普及與形成,通過對普通民眾的約束,使民間社會力量的環(huán)境意識形成、發(fā)展并且固定下來,成為民眾長期化的一種社會行為,可見內部有一個從意識形態(tài)到行為養(yǎng)成的過渡過程。底層民眾作為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的中堅力量,通過改善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為近代紅河流域城市發(fā)展提供生態(tài)保障。從生態(tài)意識到生態(tài)行為的養(yǎng)成,是居民素質提高的重要表現。在現代社會,要把這些生態(tài)行為落到實處,才能更好地促進城市生態(tài)文明建設,促進區(qū)域內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金發(fā).紅河流域彝族傳統生態(tài)文化的特點[J].紅河學院學報,2022(1):21-25.

        [2] 云南省石屏縣志編纂委員會.石屏縣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3] 李榮高.云南林業(yè)文化碑刻[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05.

        [4] 云南省元陽縣志編纂委員會.元陽縣志[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

        [5] 郭純禮,黃世榮,涅努巴西.紅河土司七百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 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云南省志.水利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7] 云南省紅河縣志編纂委員會.紅河縣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8]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金平縣志[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9] 鄭曉云.紅河流域少數民族的水文化與農業(yè)文明[J].云南社會科學,2004(6):103-107.

        [10] 蘇佛濤.石屏縣文物志[M].石屏:石屏縣文化體育局內部印行,1998.

        [11] 云南屏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屏邊苗族自治縣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12] 葛興燕.哈尼梯田與龍脊梯田的形成利用探討[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5(6):253-254.

        [13] 彭兆榮.論中國農業(yè)遺產的生態(tài)智慧:以梯田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55-62.

        [14] 云南省林業(yè)廳.云南省志.林業(yè)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5] 建水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建水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4.

        [16] 云南省綠春縣志編纂委員會.綠春縣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FAN Shuping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 China)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e modern Red River basi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it reflects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governance, but also the reflection of the increas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wareness of the civil society forces. Civil society power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ordinary peop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oc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forest,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process, as a backbone,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civil power administrative defects, the formation of “government+peopl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tructure system, further enhance the red river basin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d governance results.

        Key Words: Red River Basin Area; Civil Socie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責任編輯 白 雪]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精品少妇后入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三级|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蜜桃色av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av在线播放男人天堂|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欧美亚洲另类国产18p| 国产精品日本中文在线| 精品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日本老年人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av综合国产av日韩| 午夜理论片yy6080私人影院|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高清 尿 小便 嘘嘘 | 亚洲熟女国产熟女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99熟妇人妻精品一区五一看片|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在线| 成人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日本女同伦理片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精品| 不卡av电影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天堂av大片暖暖|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手机线免费观看| 免费av在线国模|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音影先锋中文字幕在线| 射死你天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