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推進的大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面臨著全新的發(fā)展機遇和現(xiàn)實挑戰(zhàn)。教師需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新課程、新教材、新課標的教育要求,進行課程設計。項目式學習能夠深度契合新一輪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要求,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诖?,本文從項目實踐角度出發(fā),分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路徑,希望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項目式學習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項目實施;信息技術課程;課例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論文編號】1671-7384(2024)08-061-02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動態(tài)的學習方式,提倡將抽象的知識融入具體的項目任務中,以學習任務為抓手,引導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完成任務、攻克問題,親自探索、主動實踐。學生在經歷了有意義的學習實踐后,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和體會知識的意義與價值,也能更自主地實現(xiàn)意義的建構,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技能、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基于項目實施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課例設計路徑
1.結合課標和教材要求,做好內容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是指導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綱領性文件,也是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重要基礎[1]。課程標準以學科大概念為主線,指出教師在項目式學習實踐中要能夠選取符合課標要求的內容,結合當前信息技術領域重要的數(shù)據(jù)算法、信息系統(tǒng)等大概念,圍繞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思維、核心素養(yǎng),展開內容安排;要結合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信息意識、信息社會責任四大核心素養(yǎng),突出展現(xiàn)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育人價值,更好地培養(yǎng)出具備核心素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教師在進行項目設計時,除了要考慮課標要求,也要結合教材內容。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包括必修和選修模塊。其中必修部分涉及數(shù)據(jù)與計算、信息系統(tǒng)與社會等相關內容,教師要結合不同模塊的任務要求進行項目統(tǒng)籌,要立足于教材整體做好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和有機整合,理清學科內容的整體架構[2]。例如,在必修1《數(shù)據(jù)與計算》的第1章“認識數(shù)據(jù)與大數(shù)據(jù)”這一部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以具體的項目為例,做好內容拆解。如可以結合當前的健康中國戰(zhàn)略,結合運動數(shù)據(jù)搜集的相關案例,帶領學生開展“體質數(shù)據(jù)促健康”的主題學習項目實踐。從項目設計到項目準備、項目實施、項目總結,層層遞進,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加深對數(shù)據(jù)和大數(shù)據(jù)等相關知識的深入認識。再如,教師可以結合“數(shù)據(jù)與計算”模塊中第2章“算法與程序實現(xiàn)”的內容,將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以高鐵搶票為切入點帶領學生模擬高鐵售票系統(tǒng)。在真實情境下,學生完整地體驗程序設計、算法實踐等核心知識,更直觀地理解算法、程序設計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做好項目整體規(guī)劃,開展活動探究
以高鐵售票系統(tǒng)為例,教師在選定項目主題后,還要進一步考慮本班學生的能力基礎,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項目的整體規(guī)劃。例如,高鐵售票系統(tǒng)屬于必修1第2章“算法與程序實現(xiàn)”的內容,對于高一學生來說,本身已經具備了基礎的生活常識,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對于相關領域的知識還缺乏了解[3]。對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啟發(fā)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嘗試利用程序語言實現(xiàn)具體的功能。在本次項目規(guī)劃中,教師可以設計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其中總體目標是在項目實踐中指導學生了解程序的三種結構的基本特點、主要流程和程序設計的方法,帶領學生掌握算法的概念特點,并能夠用恰當?shù)姆绞胶徒Y構來簡單地表示算法[4]。在總任務的指引下,教師可以設計若干個小任務,如帶領學生進一步拆解想要實現(xiàn)高鐵售票需要包括哪些基本功能,如登錄、驗證、賬號鎖定等。
3.進行項目反思實現(xiàn)進步提升
在任務結束后,教師需要結合項目中各部分內容進行整體評價。在評價時,教師可以以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通過評價指導學生進一步反思在本次項目實踐中學習到了什么內容,有哪些心得體會。例如,在參與本次項目實踐中,你認為最有趣的活動是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如果再安排你參與項目學習,你會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進?
“設計一個自助售貨程序”課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教師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也要結合生活情境。例如,可以將必修1《數(shù)據(jù)與計算》中第3章、第4章的內容整合起來,設計成一個項目,帶領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完整地經歷對知識的探索和學習。教師可以以校園里的自動售貨機為切入點,帶領學生思考如何設計一個自助售貨的程序。這種基于真實情境問題進行的項目安排,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能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利用計算機程序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完整過程[5]。在本次項目實踐中,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具體包括描述算法的方式、算法的基本結構,并能夠設計一些簡單算法,掌握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2.分段實施,明確設計要素
教師可以以“你想要設計一個怎樣的符合校園生活的自助機、你設計的自助機應該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和特點”為任務,驅動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探討和實踐。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思維導圖開展頭腦風暴,進一步討論自助售貨程序應該具有哪些基礎功能。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將小組討論中收獲的成果進一步集中起來,利用流程圖梳理自助售貨系統(tǒng)的運營流程。最后,教師帶領學生體驗基礎的算法設計過程,在相關軟件上實現(xiàn)程序的調試與優(yōu)化。
3.搭建支架,支持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更好地方便學生開展學習實踐,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體驗校園內的自助機,或者利用導入視頻,讓學生進一步結合自助飲料機、自助文印機等體驗各種自助機器,建立基礎的認知支架。其間,教師還可以以項目導學案、數(shù)字化學習工具、思維導圖、繪制工具、協(xié)同編輯文檔等作為輔助,方便學生自主實踐、合作交流。最后,教師要設計若干個具有針對性的任務,結合新課標中關于程序設計的基本要求,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完成基礎任務和進階任務。例如,基礎性任務包括設計的自助機程序要有基本的文字提示語,要保證客戶能夠結合提示進行操作并達成預期的目標;在設計的自助售貨程序中,還要有輸入數(shù)據(jù)的功能,方便客戶選擇購買商品的數(shù)量。進階性要求設計的程序要能夠進一步判斷庫存,判斷支付金額是否與實際相符合,并且要能夠滿足同時購買多種商品的需要。這種分層設計的方式,也能更好地契合不同能力基礎、興趣愛好的學生的實踐需求,既能夠保障全體學生掌握算法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也能為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高的發(fā)展目標和學習指導。
結 語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結合項目實踐進行內容安排,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fā)進行情境設計,鼓勵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創(chuàng)設問題,在實踐分析中探究提升,努力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要以項目實施為抓手,帶領學生更好地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技術,更進一步地提升能力、增強素養(yǎng),實現(xiàn)高質量學習。
參考文獻
張李. 高中信息技術單元項目式教學融合混合式學習的實施探究[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24(3): 61-63.
邵芳芳. 基于計算思維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創(chuàng)新型學習項目設計與實施[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3(10): 55-58.
毛黎莉. 基于項目實施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課例設計策略探究:以“網(wǎng)絡故障排除小能手”為例[J]. 現(xiàn)代教學,2022(21): 23-24.
陳智敏,黃細光.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實施項目式學習的挑戰(zhàn)與應對:以《認識算法與程序設計:設計購買物品的最佳方案》項目的實踐為例[J]. 中小學電教,2021(Z2): 25-26.
劉曉璇.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項目式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D]. 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1.
編 輯:徐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