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子,那酸甜交織的滋味總能讓人口齒生津?,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嘗嘗《西游記》里的李子是啥滋味的吧。
在《西游記》的世界里,李子分布廣泛,從東勝神州的花果山,到南贍部洲的東土大唐,再到西牛賀州各地,都能看到李子的身影?;ü缴系睦钭优c楊梅并列,咱先看看原著里是如何形容:
“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酥膏酪?!?/p>
——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脆李楊梅與香桃爛杏相對應,香桃爛杏是甜蜜的,但李子和楊梅是帶有酸味的,花果山的李子也不例外。“酸蔭蔭”是形容詞,代表著花果山里的李子帶著淡淡的酸味?!爸指嗬摇眲t是將花果山的李子比作柔軟甘美的奶制品。看來,花果山的李子雖然略有酸味,但必定是香味濃郁、鮮嫩多汁的。唐太宗設(shè)置的國宴之中,也有“脆李楊梅”一項。
在《西游記》里的另外一座仙山——方丈山,也有李子。方丈山山上有一位神仙——東華大帝君。孫行者推倒人參果樹,曾前往方丈山向東華大帝君尋求幫助,那方丈山上“碧桃紫李新成熟”。方丈山上的李子,是仙果,自然不是人間尋常李子所能比擬的。
在《西游記》里,“李子”出現(xiàn)的頻率并不高,可這并不代表著唐僧師徒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難得吃到李子。實際上,他們吃到李子的機會可多著呢。人們常說“開花結(jié)果”,李子在結(jié)果之前,自然也要先開花。唐僧師徒們一路上可沒少見到李花。
李花潔白秀美,氣味芬芳,極具觀賞性,自古以來便受到眾多文人墨客們的喜愛。宋代女詞人朱淑真認為,李花可比梅花還要純潔無暇:
“滿園花發(fā)白于梅,又與紅桃并候開?!?/p>
——《李花二首· 其一》
李花與桃花是同時在春天競相綻放的。所以,《西游記》里常常將李花與桃花相提并論,比如,春天時我們能夠見到“桃李爭妍”的美麗景致。又比如,蜘蛛精們居住的盤絲洞里有著一幅美麗景致:
“園栽桃李,千株千顆斗秾華。”
——第七十二回,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李子樹適應性強,咱們在路邊也常常能見到李子樹。這不,魏晉名士王戎小時候和伙伴們在路邊玩耍,不就遇見了路邊的李子樹嘛,他敏銳地推斷出路邊的李子是苦的。所以,咱們的女詞人朱淑真特意在詩中叮囑:
“可口直須成實后,莫將苦種路旁栽?!?/p>
——《李花二首· 其一》
不知道唐僧師徒們在取經(jīng)路上,是不是常常吃到酸澀的李子呢?
還是說說咱們熟悉的神童王戎吧,他小時候能認出路邊的李子是苦的,長大后還做起了李子生意——他家院子里的李子樹,結(jié)出來的李子非常甜,想吃的人很多。但王戎的李子絕不白送,而是拿來賣:
“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p>
——南朝· 劉義慶等《世說新語· 儉嗇》
為了提升銷售業(yè)績,王戎還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李子品牌——“無核”牌李子:吃的時候不需要吐核,一口進嘴,嚼碎了就能往肚里吞。之所以要開創(chuàng)“無核”這個品牌,完全不是王戎想要提升服務質(zhì)量,而是為了保護商業(yè)機密:他害怕有人得到李子核后,種出同樣甜的李子來,把自家生意搶了。所以,每次賣李子之前,王戎都要想方設(shè)法把每個李子的核挖出來再賣?!盁o核”李子火了,但王戎“吝嗇鬼”的名聲也跟隨著李子的熱度傳了出去。童年的王戎因為李子成了神童,上了年紀后,卻為了幾個李子掉進了錢眼里,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小氣鬼。
此外,司馬遷在《史記》里評價李廣時寫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
李將軍生性耿直誠實,不善言辭,看上去像個鄉(xiāng)下農(nóng)夫;但他去世時,舉國上下,無不為他默哀悲悼。這便應了那句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
桃樹、李樹不能言語,但它們的花朵艷麗、果實甜美,招人喜歡。于是,人們絡(luò)繹不絕地來到桃樹和李樹下賞花、品果,使得樹下被踏出了一條小路。從這句諺語當中,足以見得人們對于李子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