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伏天,炎熱潮濕的天氣常使人食欲不振,對食物提不起興趣。這個季節(jié)除了享用清涼解暑的瓜果,還有一種簡單而又美味的選擇——茶泡飯。這道料理在日本料理中占有一席之地,日劇《深夜食堂》中也專門有一集講述它的風(fēng)采。然而,茶泡飯的起源并非日本,它的根脈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
茶泡飯,以其清新的口感和簡便的制作過程,成為了夏日里一道令人愉悅的佳肴。它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和傳統(tǒng)的體現(xiàn)。在炎熱的夏日,一碗茶泡飯,既能喚醒沉睡的味蕾,也能帶來一絲心靈的慰藉。
茶泡飯,顧名思義,是將熱茶倒入米飯中,使其吸收茶的香氣與味道。這種吃法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水飯”,即用白水泡米飯,使冷硬的米飯恢復(fù)柔軟。
追根溯源,《禮記》中記載有一句“君未覆手,不敢飧”,其中的“飧”便是指的水飯?!稏|京夢華錄·州橋夜市》中也有記載“自州橋南去,當街水飯、爊肉、乾脯?!?/p>
明朝末期,被譽為“秦淮八絕”之一的董小宛,以其卓越的烹飪技藝,躋身于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列。她對這清淡而雅致的茶泡飯情有獨鐘。
冒妾董小宛精于烹飪,性淡泊,對于甘肥之物質(zhì)無一所好,每次吃飯,均以一小壺茶,溫淘飯,此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時已有。
——《影梅庵憶語》 冒襄
董小宛的丈夫,明末清初的文學(xué)巨匠冒襄,在《影梅庵憶語》中記載了茶泡飯的悠久傳統(tǒng),明確指出這已是古南京人的飲食習(xí)俗,且可追溯至六朝時期。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得以窺見茶泡飯在中國的深厚根基,它不僅是一種飲食習(xí)慣,更是一段跨越時代的文化傳承。
清代文學(xué)家沈復(fù)在《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中,也描寫道其妻蕓娘用茶泡飯“其每日飯必用茶泡,喜食芥鹵乳腐,吳俗呼為臭乳腐,又喜食蝦肉爪?!?/p>
在《紅樓夢》第四十九回中,也提到寶玉以茶泡飯:“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齏忙忙的咽完了?!?/p>
日本用茶淘飯,名曰‘茶漬’,以腌菜及‘澤庵’(即福建的黃土羅卜,日本澤庵法師始傳此法,蓋從中國傳去)等為佐,很有清淡而甘香的風(fēng)味。
中國人未嘗不這樣吃,惟其原因,非由窮困即為節(jié)省,殆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飯中尋其固有之味者,此所以為可惜也。
——《喝茶》 周作人
周作人的散文《喝茶》中雖惋惜的是民國時中式茶泡飯不講究調(diào)味,也表明了日式茶泡飯的傳統(tǒng)佐料之一,源于我國的福建省。
現(xiàn)如今,在我國多地還流傳著吃茶泡飯的習(xí)俗。川渝諺語“好吃不過茶泡飯,好看不過素打扮?!弊阋砸姷?,茶泡飯對四川人來說是家常便飯。
不過,川渝地區(qū)的茶泡飯不似傳統(tǒng)茶泡飯清淡,當?shù)厝嗣裼么植枧蒿埑?,調(diào)味工作交給了川式泡菜,淋上火紅的辣油,味道相對重口一些。
以普洱茶聞名的云南,吃茶更是平常,不止保留著傳統(tǒng)茶泡飯的習(xí)俗,還有諸如腌茶、茶葉煎蛋、茶葉燉雞湯,用普洱茶汁煮的米飯等特色吃茶風(fēng)俗。
炎炎夏日,沏一壺茶,泡一碗飯,開一夏的胃。茶泡飯誕生于清貧,制作方法很簡單,熱茶、熟飯、醬油、鹽四者俱備,就能制成一碗最基本的茶泡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