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針對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變革需求,深入分析了傳統(tǒng)思政教育話語體系的局限性和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并探討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策略,即融合新聞傳播學理念,動態(tài)更新思政教育內容;運用新媒體平臺,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傳播途徑;運用新聞傳播學敘事技巧,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基于新聞傳播學的受眾分析,實現思政教育精準化。同時,文章還全面評估了這些創(chuàng)新策略對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效果的促進作用,并指出了策略實施過程中高職院??赡苊媾R的挑戰(zhàn)及相應的優(yōu)化措施,旨在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體系的創(chuàng)新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以推動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質量與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人工智能;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傳播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深入推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話語體系已難以滿足當代高職學生的需求,其局限性日益凸顯。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升級為思政教育話語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它不僅能夠助力個性化教學,還能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政教育不僅關乎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yǎng),還是塑造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在當下多元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思政教育話語逐漸暴露出局限性,亟須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1]。
首先,傳統(tǒng)思政教育話語往往過于抽象和空洞,缺乏與高職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的案例。這種話語體系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共鳴,甚至可能導致學生對思政教育產生抵觸情緒。因此,話語創(chuàng)新的首要任務便是高職院校將思政教育內容具體化、生動化,使之更加貼近高職學生的生活實際。其次,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時代的變遷,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都在發(fā)生深刻變化。他們更加注重個性表達、追求自我價值實現。這就要求思政教育話語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反映當代高職學生的需求,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后,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任務,還肩負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因此,對思政教育話語的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必須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高職院校通過應用開放討論和案例分析等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策略
(一)融合新聞傳播學理念,動態(tài)更新思政教育內容
思政教育作為塑造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內容必須與時俱進,緊密結合社會現實。新聞傳播學的時效性和互動性理念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高職院??梢岳米匀徽Z言處理和情感分析技術,對海量的網絡信息進行篩選和分類,分析公眾關注的焦點。例如,在環(huán)保議題上,高職院vYuxLG5weg2dto5qTOB3zg==校通過分析公眾對氣候變化、生態(tài)保護的關注焦點,及時將相關內容融入思政教育,引導學生從新聞傳播的角度思考環(huán)境問題,增強其環(huán)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2]。此外,思政教育內容的動態(tài)更新還體現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高職院校借助大數據分析,可以挖掘出與思政教育目標相契合的現實案例,使思政教育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新媒體平臺,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傳播途徑
新媒體平臺的崛起為思政教育內容的傳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體不僅擁有數量龐大的用戶,還能實現信息的即時傳播。在思政教育中,高職院??梢猿浞掷眠@些平臺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高職院??梢試@思政教育的核心議題,如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制作與思政教育相關的短視頻、圖文內容,并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發(fā)布和推廣,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同時,高職院校應利用平臺的互動功能,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分享心得,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為了實現精準傳播,高職院??梢岳萌斯ぶ悄芗夹g對學生進行畫像分析,根據其興趣和需求推送個性化的思政教育內容。例如,針對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高職院??梢酝扑团c歷史事件相關的短視頻和解讀文章。
(三)運用新聞傳播學敘事技巧,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
思政教育的內容往往涉及嚴肅的歷史事件和社會問題,如何將這些內容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是高職院校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的關鍵。新聞傳播學的敘事技巧,如懸念設置、情感渲染等,為此提供了有益的啟示[3]。在思政教育中,高職院??梢試L試運用這些技巧來構建引人入勝的課程內容。例如,在講述歷史事件時,高職院校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逐步展開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探究歷史的真相。同時,高職院??梢岳锰摂M現實(VR)技術為學生構建身臨其境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能夠親身體驗歷史事件,從而加深對歷史的認知。此外,情感渲染也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講述歷史人物的感人事跡、展現社會進步的艱辛歷程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思政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記憶,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四)基于新聞傳播學的受眾分析,實現思政教育精準化
了解受眾的需求和偏好是實現思政教育精準化的前提。新聞傳播學的受眾分析相關理念為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鑒。高職院校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如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學生的在線學習行為、興趣愛好等進行全面分析,從而為思政教育內容的個性化定制提供有力支持。
高職院校通過收集學生在思政課程學習過程中的數據包括觀看視頻的時間長度、參與討論的活躍度、作業(yè)完成的質量等,并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偏好,從而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教育內容。同時,通過這種受眾分析,高職院校還可以預測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持。例如,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績變化,高職院校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輔導材料和學習建議,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思政教育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4]。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效果研究
(一)全面科學的傳播效果評估標準與方法
在評估思政教育話語的傳播效果時,高職院校必須確立多維度、量化的評估體系。話語的覆蓋率可以衡量其觸及的受眾范圍,高職院??梢酝ㄟ^統(tǒng)計學生的點擊率、瀏覽量等指標來評估。受眾的參與度反映了學生與思政教育內容的互動程度,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評論區(qū)活躍度、點贊數、分享次數等數據來評估。信息的認可度則體現在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認同和接受程度上,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反饋或行為追蹤等方式進行衡量。行為的改變程度是評估思政教育話語傳播效果的終極指標,其表明學生在接受教育后,態(tài)度、價值觀乃至具體行為是否發(fā)生了積極變化。
在具體評估方法上,高職院校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工具,深度挖掘和分析學生在在線學習平臺上的數據,如學習時長、重復觀看次數等,以及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內容和情緒傾向,從而更全面地了解思政教育話語的傳播效果。
(二)話語創(chuàng)新對思政教育傳播效果的促進作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顯著提升了話語傳播效果。高職院校應用個性化推送技術能夠了解學生的興趣偏好和學習習慣,從而為他們定制更加貼切的思政教育內容。這種針對性強的信息傳遞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度和認可度。
高職院校應積極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如通過在線討論、實時問答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政教育中。這種互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和沉浸感,還使得思政教育話語在動態(tài)的交流中更加深入人心。此外,高職院校通過應用情感分析技術,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進而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輔導。這種結合情感分析的思政教育,不僅影響學生的行為,還觸動他們的情感,從而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影響力[5]。
四、面臨的挑戰(zhàn)及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
(一)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
在思政教育領域,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對個性化教育推送至關重要。這是因為只有準確、完整的數據才能為推送系統(tǒng)提供可靠的依據,從而確保推送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高度匹配。為實現這一目標,高職院校需要克服數據收集過程中的諸多挑戰(zhàn)。第一,針對學生自主填寫信息時可能出現的不完整或失真等情況,高職院??梢酝ㄟ^增加信息填寫的指導語和提示,引導學生認識到信息準確性的重要性,并消除他們對個人隱私泄露的顧慮。同時,高職院校也可以采用一些技術手段,如數據驗證和清洗,確保收集到的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第二,為了解決數據實時性的問題,高職院??梢酝ㄟ^建立動態(tài)數據更新機制,實時捕捉學生的學習數據。
(二)保障算法推薦的公正與無偏見
算法推薦作為個性化推送的核心技術,其公正性和無偏見性至關重要。為了確保算法推薦的公正性,高職院校需要從多個維度出發(fā),制訂并實施一系列策略。首先,引入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其應具備深厚的技術背景和豐富的評估經驗,以便對算法的設計和運行結果進行全面、客觀地評估。通過評估,高職院??梢约皶r發(fā)現并糾正算法中可能存在的偏見和歧視內容,確保算法的公正性。其次,為了進一步提高算法的公正性和無偏見性,高職院校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數據集進行算法的訓練和優(yōu)化,以便讓算法在處理各種情況時都能保持客觀和公正。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采用一些技術手段,如特征選擇、模型融合等,優(yōu)化算法的性能。最后,高職院校應建立用戶反饋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推送內容的評價。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反饋數據,高職院校可以及時調整算法參數和推送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三)加強學生隱私保護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學生數據的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為了加強學生隱私保護,高職院校需要構建完善的數據安全體系。首先,在數據加密方面,高職院校應采用業(yè)界領先的技術手段來保護存儲和傳輸中的數據。這包括使用高要求的數據加密標準、建立安全的數據傳輸通道以及實施嚴格的密鑰管理等措施。通過采取這些技術手段,高職院??梢源_保學生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性。其次,高職院校需要采取嚴格的訪問控制措施來防止數據被非法訪問和篡改。這包括建立完善的身份驗證機制、設置合理的訪問權限以及實施定期的安全審計等措施。通過這些措施,高職院校可以確保只有獲得授權的人員才能訪問和修改學生數據。最后,在收集和使用學生數據時,高職院校應充分尊重學生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并明確告知他們數據被收集和使用的具體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通過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高職院??梢愿玫乇Wo他們的隱私權益并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五、結語
在全球化與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的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文章通過深入分析傳統(tǒng)思政教育話語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新策略,并詳細探討了這些策略對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積極作用。同時,文章也探討了相關策略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并給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建議。文章期望能夠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話語體系的創(chuàng)新提供有益的參考,進而推動思政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以期高職院校能夠培養(yǎng)出既具備專業(yè)技能又具備良好思想道德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羅琴棋,李雨薇.人工智能化時代信息技術賦能高校精準思政的策略[N].精神文明報,2024-04-25.
[2]丁漢文,聶欒懿.人工智能賦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4(08):72-74.
[3]邱云慧.人工智能賦能大思政教育在新文科建設中的創(chuàng)新探索[J].蘭州工業(yè)學院學報,2024(02):141-144.
[4]陶言誠,韓芳.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的實踐困境與解決對策[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4(08):1-2.
[5]鄔敏.人工智能時代對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影響與應對策略[J].才智,2024(1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