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網上關于人生意義的討論甚囂塵上,消極一派說人生沒有意義,活著就只是為了活著;積極一派說人生只要有追求也就有了意義。按筆者的淺見,人生當然有意義,它并非只是實現(xiàn)一個具體的目標夙愿,活得自由獨立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元代著名作家張可久胸懷報國之志卻一生仕途失意,于是他便徜徉山水,在《人月圓·山中書事》中他寫道“興亡千古繁華夢……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笨雌剖篱g的興亡盛衰,厭倦風塵后在山里煎茶自娛,這何嘗不是人生意義?
張可久目前存世的小令有800余首,為元曲作家之冠。他講求對仗協(xié)律,史學上評述他元曲到了張可久就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這么一位文學大家,70歲還只謀了個“昆山縣幕僚”的小吏,他的內心是何等的憤懣和壓抑。但張可久卻以“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自勉。茶不僅是一種飲品,對他來說更是平淡生活追求的象征。
茶有千百種滋味,每一種茶的背后都有其獨特的故事。綠茶清新,紅茶醇厚,青茶幽香……如同人生的不同階段,各有各的風景、各有各的味道。在細品慢酌之間,我們學會了品味生活。
宋代詩人陸羽有詩云:“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競陵域下來。”全詩無茶字,卻道盡了茶人的風骨。在茶的世界里,人們追求的不是外在的繁華,而是內心的平淡與滿足。
制茶如修身,品茶如品人生,每一次的沖泡都是對內心的一次洗禮,每一次的品味都是對生活的一種領悟。
作家莫言在小說《晚熟的人》中寫到:“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個與自己靈魂相近的人,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唯一契合的只有自己?!?/p>
也許自得其樂就是人生的全部意義,品味茶的香醇,領悟人生的深意——無論是在平淡中尋找真味,還是在逆境中堅持自我,茶總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以啟迪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