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自古以來就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從源頭的巴顏喀拉山到東部的渤海,黃河跨越中國9個?。▍^(qū)),將中華兒女的心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它不僅是中國地理的一個重要標志,更是一條承載了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文化和精神的河流。
從小生活在黃河“幾”字拐角處的我,傍著黃河長大,對黃河文化耳濡目染,打小便知詩仙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贊揚它的磅礴壯觀;還有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來抒發(fā)自己對黃河的熱愛與贊美之情。沒想到,我與黃河的緣分不僅于此,初入職場的我工作于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大壩,有幸成了黃委明珠集團三門峽發(fā)電公司發(fā)電中心的一名新新黃河人,正式開始與黃河“打交道”。后來又參與了黃河的防汛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黃河。
黃河流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區(qū),由于地質(zhì)構(gòu)造和氣候條件的影響,黃河流域經(jīng)常發(fā)生洪水、泥沙淤積等問題。從古至今,治理黃河的英雄不在少數(shù)。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治黃人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母親河的忠誠與擔當。
在我深入了解先輩的治黃經(jīng)歷后,我無數(shù)次為治黃先輩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所感動。每當走在壩頂之上,我都會想到如今的“萬里黃河第一壩”是由治黃先輩用汗水與智慧筑起的堅實屏障,我無法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決心和毅力,他們生動詮釋了什么叫“黃河精神”。正如激流中的中流砥柱一般,不畏萬難,屹立不倒,也正因如此,中華兒女才得以磨煉出團結(jié)一心、吃苦耐勞的精神。
由于我的工作是在防汛一線,我深刻體會到了責任與擔當?shù)闹匾?。當前,我國正值主汛期,各地防汛形勢嚴峻。面對這場硬仗,我們作為防汛工作人員,對黃河要時刻保持敬畏之心,警鐘長鳴,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全力以赴筑牢防線,密切關注天氣和水位變化,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堅決打贏防汛攻堅戰(zhàn)。在防汛一線,我經(jīng)歷了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也經(jīng)歷了與洪水搏斗的驚險時刻。這些經(jīng)歷讓我更加明白責任與擔當?shù)闹匾?,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為黃河保護和治理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的決心。
治黃人既是黃河的守護者,也是黃河文化的傳承者。黃河的偉大不僅在于它的長度和流域面積,更在于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對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自古以來,黃河流域就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這里孕育了眾多的古代文明,如夏商周三代文明等,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文化成就,如《詩經(jīng)》等。黃河水滋潤了中華大地,也滋養(yǎng)了中華文明。5000年來,黃河一直奔騰在這片大地上,黃河文化流淌在民族血脈里,黃河故事唱響在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里,黃河文化與黃河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我被黃河的壯麗景色所吸引,也被它所蘊含的歷史和文化所打動。在黃河邊工作,我感受到了黃河的美麗和力量,也感受到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是我們的職責。通過學習和研究黃河文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黃河精神及其時代價值,也可以為黃河保護和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我看來,黃河不僅是一條河流,更是一種象征和隱喻。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堅韌和毅力,也隱喻著中國社會的現(xiàn)狀和未來。黃河的偉大和堅韌,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潛力和希望。同時,黃河的問題和挑戰(zhàn),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社會的矛盾和困境。因此,保護黃河不僅是保護一條河流,更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黃河不僅是我工作的地方,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名新新黃河人,我對未來充滿了夢想和期待。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黃河的保護和治理作出更大的貢獻,與同事們并肩作戰(zhàn),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
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黃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將得到改善,黃河的美麗和力量將得到更好地展現(xiàn)。我將繼續(xù)堅守在黃河邊,為母親河的安瀾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