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是土褐色的。但是在朋友圈的九宮格里,太陽強烈、水波溫柔?!熬W(wǎng)紅”博主,仿佛與你并不共享同一個季節(jié)。
居庸關的花海,是北京郊野的打卡圣地?!伴_往春天的列車”S2線,每年春天都會在這里上演穿越花海的橋段:
在社交媒體上搜索“居庸關花?!?,你會看到無數(shù)條粉色貪吃蛇。
印象中總是灰蒙蒙的居庸關,此刻換上了芭比粉限定皮膚。
環(huán)境沒有打翻調(diào)色盤,是Photoshop干的。
使用濾鏡和美圖秀秀是拍出合格景點照的必備手段,實在不行就放大、裁切——這是中國國畫的經(jīng)典技法。和一切“網(wǎng)紅”事物一樣,“網(wǎng)紅”景點的建立是一種合謀,在有人戳破泡沫之前,大家都心照不宣。
每當我打開定位權限,都會懷疑“附近的人”到底住哪里,盡管App顯示直線距離200米,但他們曬出的美景我見都沒見過。
如果不是小紅書博主,我根本不知道銀河SOHO還有郁金香。
他們說這里是北京最佳郁金香打卡機位,在寂寞中獨自燦爛的花海,是東二環(huán)最熱烈的春意。
遠處的銀河SOHO我認識,但這花海到底在哪里?我繞SOHO步行了三周半,最后一位美團小哥告訴我,低頭看。銀河花海,只是馬路牙子上的綠化帶。
就像扎哈·哈迪德設計的銀河SOHO,從遠處看像外星飛船一般光怪陸離,但走進去才發(fā)現(xiàn),里面的商家都是圖文快印、少兒乒乓球培訓與黃燜雞米飯。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受到了很深的傷害,現(xiàn)在我閉上眼就有以下文案在我腦中浮現(xiàn):
××的春天已經(jīng)是next level;
一萬次的春和景明。
一百多年前魯迅就在東京看過櫻花,在上野公園里,除去緋紅輕云一般的櫻花,另一景就是樹下的中國留學生?!凹傺b在日本”,是在櫻花樹下拍出松弛感的秘密。
除了日本,另一個能激發(fā)想象力的地方是瑞士。
某年春天,我們編輯部組織了一次團建,大家千挑萬選,終于選中了號稱“京郊小瑞士”的某景區(qū)。想象中的高山湖水,不過是一片池塘;說是池塘也許抬舉了,它根本就是一個池子。在池子旁邊,還有一架由鐵鏈子與二手輪胎組成的轉(zhuǎn)轉(zhuǎn)秋千。
雖然頗有微詞,但大家后來都曬出了美美的九宮格“照騙”,彼此心照不宣,對小瑞士的真相保持了沉默。沒有人能數(shù)清中國有多少個小京都、小奈良、小瑞士、小新西蘭、小冰島……難怪米蘭·昆德拉說,生活在別處。
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秘境可言,小紅書已經(jīng)一統(tǒng)天下。春天不過是一場全民造作。你要拍春天,你就不能只拍春天——你還得P一下。不信可以留意節(jié)假日期間的航班,起飛斷網(wǎng)后,每個人都在修圖。
雖然我們難免上一些“照騙”的當,有時還主動加入他們。但漫長的寒冬過后,我們都需要一些熱烈的、俗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