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晚霞悄悄彌散到星辰間,將藍得深邃的夜空染上清透的檸檬黃。
這樣的美景我是無暇駐足流連的。正是傍晚五點多,每日賽跑進食堂的時刻。人群似潮水般涌動,在長龍一樣的隊伍中,我焦急地等待著。離窗口很近的前方,正好有相熟的同學(xué)招呼我過去。我便敏捷而愉悅地插進隊伍中,像是吃了一顆糖,感激著朋友的仗義,心里甜滋滋的。
我和朋友聊著課堂上的趣事?!昂?,你說悟空多傻,他為什么不背著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是啊,一個筋斗云十萬八千里,一會兒就到了嘛?!本驮谖覀兞牡脽峄鸪鞎r,轉(zhuǎn)身卻看見后面的同學(xué)背過身去,眼中閃過一絲鄙夷,小聲嘀咕著:“誰的時間不是時間?”她的聲音很輕,卻一字一句地釘入我的耳中。我一下子愣住了,周圍的喧囂退去,剛才的甜化作一陣陣苦。
這目光似曾相識。曾排隊打水時,隊伍中卻突然插進來一個?!拔?,大家都在排隊,這樣不好吧?”“插隊的又不是我一個,你敢說你沒插過隊?”我沉默了,只能憤憤地看著插在我前面的同學(xué)。
又想起雨天,當(dāng)我出門時,放在教室外面?zhèn)慵苌系膫阍缫巡灰矶w,沒辦法,我只能淋著雨回家。后來再遇到這樣的事,我也習(xí)慣性地隨便抄起一把傘就走。當(dāng)時內(nèi)心雖有點忐忑,卻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現(xiàn)在想起來,心里一驚:什么時候,我竟然也活成了一個讓自己討厭的人——投機取巧,沒有原則和正義!
朋友仍在熱烈地笑著談著,我告訴他,我得回到隊伍最后去?!拔梗?,喂,就快到了,你傻不傻呀!”我笑笑,在他不解的目光中走向隊伍后面。向前看去,隊伍依舊如長龍,但我的心卻很坦然。
隊伍有條不紊地挪動著,終于輪到我了。當(dāng)我端著餐盤坐下時,我的朋友早已吃完,正準(zhǔn)備回教室讀書。他疑惑地看著我,我歡快地眨眨眼,我們相視一笑。我坐下來慢慢吃飯,今天的菜格外好吃,細細咀嚼,就連苦瓜都有一絲絲清甜。
想到先前和好友的對話,覺得我們都錯了。天資聰穎如猴王,在求知的路上,也從不走捷徑。他隨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更是一步一個腳印。念及此,我的心中如清水滌過。
長路漫漫,我們常想著走捷徑,獲得一時的甜,但細窺內(nèi)心,卻總會發(fā)現(xiàn)在嘗過一時的甜頭之后,原本矗立的本心卻也被一點點地酸化腐蝕。這時,一句逆耳的忠言,一個帶刺的眼神,宛如秋天的冷雨,滌去心頭的塵埃,召喚我們腳踏實地,良心清白。
走出食堂,一鉤新月天如水。
綜 合 點 評
本文由“食堂插隊”這件小事,引出對遵守公共秩序的思考,表達了對不走捷徑、踏實做人、保持良心清白的做人原則的堅持。在反思中見出內(nèi)心變化的層次:面對不公的現(xiàn)象,人由憤怒維護到沉默無力,再到麻木順從,甚至習(xí)以為常、沆瀣一氣。立意豐富深刻。
寫景傳神。
取材于食堂插隊,切題快,點出“嘗到甜頭”。
閑聊不“閑”,既符合情境,也照應(yīng)后文的反思,且契合主旨。
“我”的轉(zhuǎn)變寫得自然而有層次:一個轉(zhuǎn)身的動作、一絲鄙夷的眼神、一句小聲嘀咕,這是眼前的刺激;兩段似曾相識的回憶,一個是堅持正義制止插隊的“我”,一個是在自己吃虧后被同化卻未反思的“我”。這兩個“我”和現(xiàn)在這個插隊的“我”,寫出了人性的變化過程:面對破壞秩序的人,由憤然到沉默,由沉默到從眾。
照應(yīng)前文,讓立意豐富深刻:在食堂插隊是走捷徑,但真有本事的人,在重要的事上,不走捷徑。
議論,點出“甜頭”之“苦”,以及回歸本心,良心清白,踏實做人的重要意義。
寫景收束,首尾呼應(yīng),心清如水,才見“天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