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成長路上,晴雨不定,時而甜蜜,時而苦澀,但這僅僅是開始,之后如何,關乎人們的選擇、認識……
請以“嘗到甜頭之后”或“嘗到苦頭之后”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命題透視
2023年淮安市中考作文是全命題作文,并且二選一。作文提示語列舉了成長路上的兩種境遇——“晴”與“雨”,“甜”與“苦”。
“甜頭”指稍甜的味道,也比喻好處或利益等;“苦頭”指稍苦的味道,也指苦難、磨難、不幸等。寫作時首先要寫清“甜頭”或“苦頭”是什么,關鍵要寫清“之后”。嘗到“甜頭”或“苦頭”只是開始,“之后”怎樣,才是行文的重點。同學們還要寫清楚其間的關聯(lián)性,以及由此產生的深刻思考。
一個“時而”,表明人生的境遇不會一勞永逸、一成不變,它會隨著環(huán)境和時勢的變化而改變,也會隨著“人們的選擇、認識”而轉變。前者是客觀的變,我們常常無法選擇;后者則是主觀的變,我們的選擇和認識催生了它的變化。因而,在嘗到甜頭或苦頭之后的自我審視和行動非常重要,因為你的觀點和行動,會對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嘗到甜頭之后,有兩種情況:由甜到更甜,或由甜到苦。嘗到苦頭之后,也有兩種情況:由苦到更苦,或由苦到甜。這里的轉變與人的自我審視、思維模式和行動有關,這些思考和行動,都將指向成長。
由甜到更甜或由苦到甜,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的主動選擇。他們承認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的不同,但更相信個人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來改變和成長。他們不會給自己貼標簽,或失去信心,即使感到沮喪,也準備去承擔風險,繼續(xù)奮斗,因而身上??梢妶猿植恍?、堅韌不拔、熱愛挑戰(zhàn)、相信努力的特質。
由甜到苦或由苦到更苦,是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的選擇。他們常給自己貼標簽,過度相信天賦和機遇的重要性,會把發(fā)生的事當作一個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的直接的標尺,常常缺少自我審視,或者在自我審視時做出消極的心理暗示,因而身上常可見自卑膽怯、害怕挑戰(zhàn)、不能堅持的特質。
同學們,借助寫作,對成長中的境遇和思維模式進行自我審視,并做出改變,是這次寫作的饋贈。
迷津指點
真正有活力的思想,通常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同學們選材時要從生活出發(fā),寫有我文章,在構思立意時能向思辨發(fā)展。
春天萌發(fā)的新葉、夏日里期待已久的自在獨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家人團聚時的一頓火鍋、勇敢突圍所收獲的信心、愛的傳遞……生活中的這些甜美時刻令人駐足流連。觀察它,品味它,享受它,讓生命豐盈蓬勃,燦爛溫暖。這類選材是由“甜”到“更甜”。賞美景、嘗美食之后如何“更甜”,則要透過感官愉悅的表象,寫出風景背后的哲思,美食背后的人情,領受之后的回饋和傳承。
食堂排隊時“見縫插針”,寫作業(yè)時打開搜題軟件,通過看電視劇或電影來代替名著閱讀,與家常便飯相比更想吃外賣……這些是同學們寫作時常涉及的“甜頭”。這樣的甜頭往往裹上了“見效快”的糖衣,但糖衣之下,卻是違背秩序、不誠實、急功近利,最終很可能會“由甜到苦”,對這樣的甜頭進行敘述和反思,能起到“洗心”之效。但要注意寫作的重點應放在嘗到甜頭之后的部分。以食堂插隊為例,如果大量篇幅都在寫如何插隊,只在結尾點出嘗到甜頭之后的思考和行動,則會詳略失當;而應將重點放在嘗到插隊的甜頭之后的見聞、思考和行動上。
提及“苦頭”,不少同學會選擇寫“琴棋書畫”之類的興趣愛好的訓練過程。同學們只是大肆渲染練習過程的“苦”,卻不涉及對文化藝術的審美和哲思,很可能會淪為千篇一律的套作。這類作文要想出彩,必須獨特。
如何出彩?選材時盡量避開大眾化的愛好,可以寫小眾愛好,如做手賬、跑馬拉松、養(yǎng)寵物或者綠植、集郵等,可以寫參加各種校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如本次考場作文中,有考生寫自己作為校“名城淮安歷史文化研究社”的成員,了解了很多的名人名園、美食文化和建筑文化。在嘗到甜頭后,他不再滿足于聽講座、看資料,而是策劃了“尋跡古淮安,我們在行動”的活動:采訪河下古鎮(zhèn)泥塑傳承人潘玄武先生,拍攝平橋豆腐制作過程紀錄片,為梁紅玉寫人物小傳……在行動中讓更多人了解家鄉(xiāng)文化,保護文化遺產。這樣的選材因開闊的視野和擔當精神,讓人耳目一新。充盈著個體經驗的文章,才會給人情真意切的感動和遐想。
名師簡介:宗林林,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初中語文兼職教研員,任教于淮安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