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是名老戰(zhàn)士,今年94歲。在她收藏的幾件寶物里,老相冊是她最珍愛的。一張張發(fā)黃的照片,記錄了媽媽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的少年模樣和青春影像,記錄了歲月長河留下的深深印記,又凝結(jié)了血濃于水的戰(zhàn)友情誼。其中有一張我最喜歡的照片,它常令我唏噓不已。
那張照片上,是三位身穿軍裝的女孩子的合影。這其中年齡最大的張志輝阿姨居中,16歲;年齡最小的梅秀英阿姨在左邊,當時只有14歲;媽媽丁文華立于她們的右側(cè),也年僅15歲,她們被同志們親切地稱為“戰(zhàn)地三姐妹”。在她們的面龐上我看到了稚氣,在她們的眼神中我也讀到了堅定。此時她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縱隊野戰(zhàn)醫(yī)院的護理員。她們小小的年紀就投身革命,不怕流血犧牲,她們到底圖的是什么?這是讓我唏噓不已的原因。后來在幫助媽媽整理回憶錄并同她的老戰(zhàn)友的兒女進行了交談之后,我終于明白了她們小小年紀參加革命隊伍的動力源自強大的紅色基因。
單說我的媽媽吧:在她8歲的時候,我的姥爺丁小雙就成為了抗日烈士,家里失去了頂梁柱,貧困的生活更加艱難。但是很快媽媽就繼承姥爺未盡的事業(yè),加入了村子里的兒童團,我們家也成了紅色堡壘戶:10歲多的舅舅帶著年幼的媽媽送情報、查路條;30多歲的姥姥找人在家里挖了地窖,用來掩護區(qū)縣干部和八路軍的傷病員。即便是鬼子搜到了家里,姥姥依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媽媽14歲多的時候,家鄉(xiāng)來了一支抗日的隊伍,她毅然決然地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在炮火中出生入死的少年女兵。
從兒童團的團員成長為一名勇敢無畏的戰(zhàn)士,媽媽有著深切的感受。剛剛加入護士的隊伍,“三姐妹”見到那些從陣地上運送下來的戰(zhàn)士傷胳膊、斷腿的比比皆是,血流不止,她們心里害怕過,但她們看見戰(zhàn)士們雖然身負重傷,卻很少有人呻吟。傷輕一點的,包扎完了,就馬上要求重返前線。她們被戰(zhàn)士們的堅強和勇敢深深感動。媽媽也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參軍3年就壯烈犧牲的丁小雙及村里和父親一同犧牲的叔叔、大伯。她很快就完成了身份轉(zhuǎn)換,將戰(zhàn)士們看做是自己的親人兄弟。她立志要盡全力挽救傷員的生命,不能給父親丟臉!
媽媽曾經(jīng)給我講起她親身參加的解放大同戰(zhàn)役的經(jīng)歷:
“華北野戰(zhàn)軍解放大同的戰(zhàn)役打得非常慘烈,負傷的戰(zhàn)士一車一車地被拉到護理站,有的戰(zhàn)士還沒上手術(shù)臺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包扎,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面對這樣情景,我們心如刀絞。只要傷員一到,我們就眼含熱淚地配合主治大夫耿文基進行搶救。耿文基是醫(yī)院的主刀,他對刀傷和槍傷很有研究。但是戰(zhàn)士們大多是被炮彈擊中的,血肉模糊。他們的傷口如不及時清理很快就會大面積感染。時間就是生命,我們要跟死神賽跑。有些戰(zhàn)士傷勢很重,鮮血已把他們身上的衣服、柴草,泥土包裹在了一起。衣服已經(jīng)無法脫下來,因為一脫就會撕下他們一片一片的鮮肉。為了減輕他們的痛苦,我們用剪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鉸開,然后用水清理傷口。我們爭分奪秒將一撥又一撥的傷員搶救下來,盡管我們累得都快虛脫了,依舊舍不得休息。因為我們知道如果稍有耽擱,就會犧牲一個戰(zhàn)士的生命。有時暫時沒有傷員了,我們就背靠背地在原地坐著休息一會兒,調(diào)整狀態(tài)。在這個時候我們絕不敢躺下,因為如果我們一躺下,睡著了,那大出血的傷員就有可能沒命了?!?/p>
媽媽她們雖然人小而且是女性,但依舊像小伙子一樣挑大梁:敵機來轟炸,她們就把傷員緊急疏散到隱蔽的地方。敵機飛走了,她們再把傷員轉(zhuǎn)移到安全的地方。有一次當她疏散完最后一個傷員時,敵機從高處俯沖下來,沖著她發(fā)射了一梭子子彈。她就勢鉆到了身邊停著的被服車下,躲過了一劫。等飛機飛走后,她就飛快地跑到傷員隱蔽的地方逐個檢查他們的傷勢。看到他們安然無恙后,她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由于媽媽一心為傷員,將生死置之度外,勤勞肯干,對工作認真負責,1946年她被三縱隊野戰(zhàn)醫(yī)院評為“模范護理員”,1947年在“多搶救一名傷員,就是對中國革命的一份貢獻”的立功運動中三次獲得嘉獎。媽媽用自己的行動給姥爺爭了光,成為了老丁家的驕傲!
解放后,“戰(zhàn)地三姐妹”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是她們互相關心,互相牽掛,戰(zhàn)爭年代的革命情誼一直把他們緊緊相連。
這張媽媽和兩位戰(zhàn)地小姐妹的合影照片已有80年了,如今三姐妹中只有媽媽依然健在。每次看到它,媽媽的眼里都充滿了深情。我知道,媽媽在緬懷自己的青春模樣,那是老一代革命者獻身人民解放事業(yè)的難忘記憶。作為革命后代,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革命精神,永遠跟黨走,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
(責任編輯:王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