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高職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思政,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利于優(yōu)化美術課育人功能,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文章分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指出更新教師教育理念、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創(chuàng)新美術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與方式,有機融入“思政元素”、創(chuàng)新美術第二課堂活動,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設保障機制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策略,以使高職院校真正將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美術課程;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21-0021-04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高職院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實踐研究”(編號:2021SJGLX936)
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形成協(xié)同效應?!盵1]這就要求高校各類課程與思政課應協(xié)同育人。結合當前高職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思政的實際、學生自身特點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本文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思政建設進行探討。
筆者通過對信陽市一些高職學前教育美術教師進行訪談、對本校及其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思政現(xiàn)狀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高職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1)部分院校課程思政頂層設計和系統(tǒng)的制度保障機制不完善。主要表現(xiàn)為部分院校的相關部門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思政運行實施方案,人才培養(yǎng)方案沒有專業(yè)課程思政目標,教學評價體系沒有課程思政評價標準等。如問卷調查在問及“是否存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缺乏頂層設計和整體規(guī)劃、保障機制建設不夠完善等問題”時,有19.6%的教師表示“是”。在回答“關于課程思政相關項目是否獲得專項經費支持”時,有16%的教師明確表示沒有獲得專項經費支持。在問及“本校是否開發(fā)適合課程思政的教材”時,有9.6%的教師認為沒有開發(fā)。
(2)部分美術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不強。主要表現(xiàn)為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沒有形成共識,部分美術教師認為自己是專業(yè)技能教師,只負責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和專業(yè)技能的訓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及學生處、團委等部門的職責,與自己無關。在問卷調查中,關于“在美術課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選擇“非常必要”的教師占59%,選擇“必要”的教師占30%,有11%的教師表示“沒必要”。
(3)部分教師美術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不足。當前,部分美術教師不太懂思政教育系統(tǒng)知識、原則和方法,有的強行植入灌輸思政教育內容,有的把專業(yè)課上成了思政課,有的貼標簽、生搬硬套,為思政而思政。在問卷調查中,關于“你在美術課程思政教學實施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有15%的教師認為很難從課程本身挖掘出恰當?shù)摹八颊亍?,這表明部分美術教師課程思政能力不足。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對美術課中接受思政教育有所期待,但有時對融入的“思政元素”不太認同。在問卷調查中,關于“任課教師是否結合課程內容挖掘出你所期待的教學內容,對你今后的發(fā)展有幫助”,有46%的學生在調查中選擇了“否”“不太了解”,這表明如何提升美術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4)“思政元素”有機融合的實效性有待加強。課程思政旨在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改革中,以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各個院校開展美術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參差不齊,美術課程思政育人效果不夠理想。在問卷調查中,關于“你認為影響美術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選擇“授課方式陳舊、教學手段不受歡迎”的學生占24.2%,5.7%的學生認為美術課程思政是教育的需要,不是學生的需要。
(5)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高職院校要將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尤為關鍵。調查顯示,多數(shù)院校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方式以學習通平臺課堂評測為主,采用學生互評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評測等多元化的評價較少。在問卷調查中,關于“你能利用多元化的評價工具對學生的課程思政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嗎”,教師選擇“非常符合”占12.5%,“符合”占20.4%,“較不符合”占42.5%,“非常不符合”占24.6%。由此可見,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2.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思政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1)學校發(fā)展中的諸多問題導致部分美術教師對課程思政教學的積極性不高。高職院校大多由之前的中職學校升格而來,學校幾經變革,不斷壯大。部分校領導為了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忙于招生、學生就業(yè),不重視教學質量,對現(xiàn)有的教學缺乏行之有效的頂層設計和保障機制。這樣,就導致一些美術教師認為畫好畫才是根本,很少花心思去研究課程思政教學。
(2)對課程思政認知的偏差導致部分美術課教師“重技能輕育人”。職業(yè)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高職學前教育學生的主要就業(yè)方向是幼兒教師。而幼兒園在招聘教師時主要以“會畫、會做手工”等專業(yè)技能為標準,這也成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標準。雖然美術課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技能課,但是部分美術教師認為美術課就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技能訓練,至于國家倡導的課程思政,他們認為是政治教師和輔導員的事情。這樣,就導致部分教師在高職學前教育美術課中存在課程思政意識不強、“重技能輕育人”等問題。
(3)學校對課程思政重視不足導致部分美術教師課程思政能力不足?!蛾P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提出各級各類學校實施課程思政的要求,但一些院校對課程思政重視不足,再加上部分美術專業(yè)教師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使得他們對思政教育理論知識、教育原則、教育方法等都缺乏深入的了解。這就導致部分美術教師課程思政能力不足,不明白思政教育內容,不了解思政教育技巧,不能運用思政教育方法等。
1.更新教師教育理念,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盵2]學前教育美術教師不僅是學生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領者。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是保障課程思政教學順利進行的決定性因素。(1)通過“自學+反思”,提高美術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美術教師要站在爭做新時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的角度[3],在畫好畫的同時,業(yè)余時間多學習、多思考,通過書籍和網絡,學習專業(yè)理論和思想政治理論。如下載“學習強國APP”實時更新自己的思政知識,了解我國教育發(fā)展的新動向,了解學前教育學生成人成才的內在需求,從而真正認識到立德樹人和美術課程思政的重要性,自覺地在美術課程教學中踐行“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能力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前教育學生———未來的幼兒園教師。(2)開展“培訓+研修”活動,提高美術教師政治素質和課程思政能力。高職院校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開展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學術講座、研修活動,使學科教師學會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和唯物主義歷史觀,正確地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問題,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掌握“以美立德、以美引善、以美育人”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課程思政能力。(3)創(chuàng)建“思政教師+輔導員+美術教師”教學團隊,提升美術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能力。思政課教師熟知思政教育理論、原則和方法,負責把握立德樹人的要求;美術教師精通美術專業(yè)知識、技能和美術教育教學方法,是課程的主要實施者;輔導員經常和學生打交道,熟悉學生成長成才的真正需求。三類教師組建教學團隊優(yōu)勢互補,能做到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教學團隊在交流研討、教學活動和課題研發(fā)過程中,探索積累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并應用于教學,能構建價值引領、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
2.創(chuàng)新美術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與方式
(1)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創(chuàng)新美術課程思政教學內容。1)挖掘美術學科本身蘊含的“思政元素”。“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yǎng)感情為目的者也。”[4]美術課程本身蘊含著“以美育人”的功能,如中外美術作品欣賞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素養(yǎng)等。2)挖掘富有時代感的“思政元素”。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熱點,教師要結合本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開設的美術課程,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點、方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史教育”中的典型經驗、典型案例、典型故事、典型榜樣等富有新時代氣息的“思政元素”。
(2)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創(chuàng)新美術課程思政教學方式。美術課程思政教學的設計要以“以美育人”為原則,突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探究式、案例研討、合作學習等方式,將“思政元素”的“鹽”融入美術課的“水”,“如鹽化水”有味兒無痕。1)融合信息技術,開展混合式教學。課前,教師把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的“思政元素”學習資源和學習任務通過超星學習通、班級微信群等軟件發(fā)布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線上學習了解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課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越的人機交互性,通過多媒體圖像引出、文本介紹、視頻展示和文本鞏固等,在短時間內將大量蘊含“思政元素”的美術教學內容更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通過探究式、案例研討、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教學。課后,教師讓學生通過網絡討論、情景模擬、翻轉課堂等方式進行研討,以實現(xiàn)對“思政元素”的高度認同。2)激勵教學法。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其朝著所期望的目標不斷努力前進。一些高職學生在以往的求學生涯中很少被人表揚,缺乏學習自信心。因此,教師在美術課上要多贊美和鼓勵學生。例如,你對這幅畫的見解很獨到,而且很有正能量;你的畫立意很好,也很符合繪畫主題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有理有據、恰當?shù)刭澝篮凸膭顚W生,能激發(fā)學uzyBVsbwjpqvH1X7NEXIQw==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使其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3)重視育人效果評價,創(chuàng)新美術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方式。高職院校要將育人效果評價納入教學評價體系,建立關注學習效果和育人效果“雙效果”教學評價機制。首先,將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情況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要將教師教學效果評估向人文素養(yǎng)、社會責任感、職業(yè)道德等維度延伸,并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變化。其次,注重過程性評價。高職院校要建立學生美術學習記錄袋,記錄袋中主要收集學生的平時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以及多人評價的結果,并設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待課程結束后由教師、輔導員、組長、同學和個人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xiàn)情況進行多人評價。再次,建立“學習效果+育人效果”學習評價體系。高職院校在評定學生美術成績時可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時成績30分、期中測試和參加綜合比賽30分、期末考試成績40分。平時成績要將學生課前對思政資料的學習,課中參與討論、辯論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課后參與思政話題的網絡討論、社會實踐等作為重要評價內容,以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激發(fā)、學習態(tài)度及政治素質的提升等。
3.有機融入“思政元素”,創(chuàng)新美術第二課堂活動
(1)集體外出寫生。學生走進自然,畫下青山綠水時,才能真正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例如,在風景寫生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出發(fā),觀察近年來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進而切身體會祖國大好河山的瑰麗與壯美,并通過創(chuàng)作作品來加以呈現(xiàn)。(2)參觀美術作品展。在學生觀展時,教師要介紹每幅作品的繪畫技巧、作者的故事等。教師還應要求每位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過討論、思考、研究等過程,深刻體會作品所表達的精神。例如,參觀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展、解讀近代經典美術作品,使學生了解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進而珍惜當下,不斷提升自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3)定期舉辦內容健康、形式活潑的美術課外活動。美術課外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應在每學期舉辦一次以上的繪畫、手工、簡筆畫活動等。在活動主題中,高職院校要融入“思政元素”,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技能、思想和觀念得以鞏固。
4.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設保障機制
課程思政作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大改革,需要有配套的規(guī)章制度作保障,才能取得較好的實踐效果。(1)做好課程思政頂層設計?!翱茖W的育人機制離不開科學的課程思政管理工作,高職院校黨委的領導是關鍵因素?!币凑铡靶|h委統(tǒng)一領導、財務部門經費支持、總務部門物質保障、教學管理部門主導、馬克思主義學院配合、專業(yè)課程團隊結合”的思路,建立領導體制。要建立“校黨委統(tǒng)籌協(xié)調、教務職能部門協(xié)同聯(lián)動、馬克思主義學院主導推進、課程教師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要建立“專題培訓、觀摩示范課、開展教學比賽”等方式的課程思政教師培訓體系。(2)制定落實課程思政的具體措施。教學管理部門要通過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教材的組織編寫、課程思政說課比賽及課程思政作品展覽的開展等措施,實現(xiàn)課程思政教學的全覆蓋。各學院要組建各層級課程思政研究團隊,研究并制定各學科課程思政實施方案。人事部門要制定課程思政監(jiān)督評價體系,將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參與情況和實際效果納入其年度考核、月績效考核、評優(yōu)評先、選拔培訓評價體系。這些措施,能讓廣大教師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而使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5-28)[2024-01-1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 content_5517606.htm.
[2]張小進.打造“經師”與“人師”相統(tǒng)一的新時代教師隊伍[N].光明日報,2022-06-24(06).
[3]袁靜.“學生為中心”視角下的高校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中國地質教育, 2023,32(02):58.
[4]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選[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6.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Art Cours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i Miao, Dong Linhui
(Xinyang Art Vocational College,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rt courses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onducive to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art courses,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art cours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points out that updating teacher education concepts, improving teach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ability, innovating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art courses,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novating the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art, 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mechanism for ensu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are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art cours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truly implement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art cours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art courses;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