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腦卒中,腦卒中已成為造成國人過早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首位原因,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卒中預防措施。國外Strasser教授于1978年明確提出“零級預防”的概念,強調腦卒中的預防不應局限于一級預防,還要采取行動阻止危險因素的出現(xiàn)。2011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在其官方雜志circula-tion在線發(fā)表了有關心腦血管病零級和一級預防價值的政策聲明,給心腦血管病的零級預防樹立一個新的里程碑。
疾病預防分為五級。零級預防,即干預健康人群,通過健康行為預防危險因素的出現(xiàn),提高人群的心腦血管健康,是更高級別、更前移的預防措施,真正體現(xiàn)了“預防在先”和“治未病”的理念,是醫(yī)學的最高境界。一級預防,是對存在危險因素的人群進行干預,進而預防疾病的發(fā)生。二級預防,即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和早治療。三級預防,是對疾病進行治療、康復、減少并發(fā)癥和死亡。四級預防,則貫穿于疾病防治的全過程,預防醫(yī)院感染、過度醫(yī)療等。
《中國心血管疾病防治現(xiàn)狀藍皮書》指出,心血管疾病的零級預防包括六大方面,即平衡膳食、合理運動、戒煙、健康心理、健康睡眠、健康環(huán)境。
平衡膳食飲食中的一些營養(yǎng)素與腦卒中風險相關,低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含量,高鈉和含糖飲料的飲食,與卒中風險增加有關。鉀和魚類攝入量增多與腦卒中的危險性降低相關。柑橘類水果、蘋果、梨和多葉蔬菜,對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生具有保護性作用。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30~79歲人群每天食用新鮮水果的比例較低(18%),與不吃新鮮水果者相比,每天食用新鮮水果的人群缺血性卒中風險降低25%,出血性卒中風險降低36%。
英國隊列人群研究證實,嚴格遵循地中海飲食者腦卒中發(fā)病風險降低約17%,尤其是針對女性。地中海飲食泛指希臘、法國等處于地中海沿岸的各國,以蔬菜、水果、魚類、五谷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飲食風格。研究發(fā)現(xiàn)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還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管損傷,降低發(fā)生卒中和記憶力減退的風險。近年來我國根據國內傳統(tǒng)飲食習慣,提出“江南飲食模式”的概念,即以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為主,谷類為輔的飲食模式,強調使用植物油來代替動物油,提倡低鹽、低脂的烹飪方式,如清蒸、清燉、清炒等,以減少鹽和油的攝入,預防高血壓和肥胖等風險因素。這種模式在營養(yǎng)體系上與地中海飲食相似,但更適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
合理運動體育鍛煉是預防腦卒中發(fā)生的保護性因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降低81.4%的卒中發(fā)生風險。健康成人每周應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續(xù)40分鐘的中等或中等以上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肥胖和超重者應增加體育鍛煉,逐步減輕體重;建議每周至少5次,每次35~45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等),并結合不少于每周3次的阻力運動(如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推舉啞鈴等)。老年人、卒中高危人群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最大運動負荷檢測后,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進行鍛煉。
2022年11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發(fā)表了研究論文,表明上午8:00-11:00進行運動,與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最低相關,對心臟最好;不管運動量多少,結果都是一致的,突出了運動時間在心腦血管疾病預防中的潛在重要性。
戒煙《中國卒中報告2019》指出,高血壓和吸煙是卒中預防和管理中的首要危險因素。吸煙是缺血性卒中復發(fā)的主要影響因素,應將控煙作為零級和初級卒中預防的重要策略。動員全社會參與控煙,不吸煙者遠離吸煙環(huán)境;吸煙者戒煙,采用綜合性控煙措施進行干預,包括心理輔導、尼古丁替代療法、口服戒煙藥物等措施。
健康心理WHO指出,當人產生負面情緒時,70%以上會以攻擊自身器官的方式消化情緒。焦慮、壓抑、憤怒、沮喪等情緒的波動,會帶來身體上的微妙變化。70%以上疾病與負面情緒有關,預防疾病的關鍵因素是管理情緒。不健康的心理狀況會影響人體健康,促發(fā)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建議臨床醫(yī)生應采用簡單的篩查工具,常規(guī)評估患者是否有抑郁或焦慮情緒,必要時進行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
健康睡眠國內外關于睡眠習慣和卒中關系的調查發(fā)現(xiàn),45歲以下、每天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較睡眠正常組增加6.9%?!读~刀》一項薈萃分析顯示,熬夜加班時間越長,患腦血管病的風險越大。長期缺乏睡眠是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的危險因素,而這些又進一步促成卒中的發(fā)生。
究竟每天睡多長時間合適呢?美國睡眠基金會建議:成年人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7~9小時;老年人為7~8小時;6~13歲兒童為9~11小時;14~17歲青少年為8~10小時;對何時入睡,并沒有特別說明。成人每天睡眠少于6小時,大于10小時,都會增加腦血管病的發(fā)病風險。
健康環(huán)境研究證實,空氣中PM2.5濃度和PM10濃度對卒中發(fā)病率均有影響,其中以PM2.5的影響較為顯著??諝庵蠵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腦卒中發(fā)病風險將增加1.011倍。
世界衛(wèi)生組織健康城市項目指出,對預防卒中起作用最大的干預措施有:鼓勵步行和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減少污染和二手煙的暴露;提供激勵措施以確保進食新鮮和健康的食物;提供公平的教育和醫(yī)療保健服務等。
美國心臟協(xié)會明確7個理想心血管健康因素,即4項理想健康行為(不吸煙、BMIlt;25千克體重/平方米、體育鍛煉達到目標水平、堅持目前指南推薦的飲食)和3項理想健康因素(未治療的總膽固醇lt;200毫克/分升、未治療的血壓lt;120/80毫米汞柱、未治療的空腹血糖lt;100毫克/分升)。通過7項指標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從而達到理想的心血管健康,實現(xiàn)腦卒中的零級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