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引導方式下行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治療動靜脈瘺Ⅱ型狹窄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荊門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0例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動靜脈瘺Ⅱ型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引導下PTA,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PTA。比較兩組患者一次手術成功率、手術前后血管內徑、肱動脈血流量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一次手術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血管內徑和肱動脈血流量均較手術前增加,且觀察組均大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超聲引導下PTA是一種高效、安全、精準的手術方式,能夠有效改善術后血管內徑及肱動脈血流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超聲;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動靜脈瘺Ⅱ型狹窄;肱動脈血流量
動靜脈瘺Ⅱ型狹窄臨床表現(xiàn)的個體差異較大,但常見的癥狀包括造瘺處局部疼痛、腫脹、皮膚溫度升高和局部組織營養(yǎng)不良。這些癥狀是由于血液流動受阻,相關組織缺氧和代謝產(chǎn)物堆積所致。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及時診斷并進行手術治療能夠有效延長血管通路的壽命[1-2]。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和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能夠有效恢復血管通路的正常功能[3]。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引導下 PTA 手術利用 X線成像技術,能夠通過血管造影劑顯示血管結構和病變情況[4]。超聲引導下PTA手術采用高頻超聲成像技術,實時顯示血管結構和手術過程,為臨床提供直觀的操作指導,具有操作簡便、成本較低與無輻射等優(yōu)點[5]?;诖?,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引導方式下行PTA治療動靜脈瘺Ⅱ型狹窄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荊門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0例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動靜脈瘺Ⅱ型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52.12±3.40)歲;血液透析齡10~75個月,平均血液透析齡(41.37±4.56)個月;BMI 18~24 kg/m2,平均BMI(19.47±1.08)kg/m2;均為自體橈-頭動靜脈內瘺,其中左側17例,右側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52.34±3.18)歲;血液透析齡10~74個月,平均血液透析齡(41.35±4.54)個月;BMI 18~24 kg/m2,平均BMI(19.46±1.05)kg/m2;均為自體橈-頭動靜脈內瘺,其中左側16例,右側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荊門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動靜脈瘺Ⅱ型狹窄的臨床診斷標準,且符合本研究手術指征[6];⑵均為前臂橈動脈-頭靜脈端側吻合;⑶動靜脈內瘺B超顯示,狹窄部分的血管相較于相鄰的正常血管,狹窄程度≥50%;⑷均采用維持性血液透析。排除標準:⑴認知功能障礙者;⑵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感染性疾病者;⑶合并惡性腫瘤者;⑷合并心功能障礙者。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DSA引導下PTA手術,通過血管造影了解狹窄的位置及程度后,穿刺內瘺靜脈端成功后置入6F血管鞘(泰爾茂株式會社,型號:RS*A60G16SQZ),推注2 500 U肝素鈉注射液(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2020612,規(guī)格:2 mL∶12 500 U)。經(jīng)鞘管置入單彎導管及泥鰍導絲。造影明確病變部位,選擇合適的球囊擴張導管[鼎科醫(yī)療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型號:PTA35-5040A]進行擴張,充分擴張直至球囊切跡消失。手術結束后再次造影證實狹窄<30%。術后超聲測量肱動脈血流量超過500 mL/min。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PTA。在超聲引導下,穿刺肘部進靜脈回路,置入6F血管鞘,向鞘管內推注2 500 U的肝素鈉,利用泥鰍導絲穿越狹窄血管段的遠端,直至橈動脈的近心端。根據(jù)血管的實際狀況,置入適當大小的球囊,并采用壓力泵擴張狹窄部位,直至球囊切跡消失,超聲檢測狹窄消除。關注肱動脈的血流情況,確保其血流量超過500 mL/min。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一次手術成功情況。手術成功標準[7]:PTA術后,患者狹窄部位的血管內徑增大,至少擴大至原來的2倍,且不小于周邊正常血管管徑的70%。可支持至少250 mL/min的血液流量。⑵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血管內徑和肱動脈血流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tǒng)(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202061092,型號:MX7S)在二維模式和彩色多普勒模式下,對內徑進行測量,測量3次取平均值。在進行肱動脈血流量參數(shù)的測量時,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tǒng)將自動捕獲并計算3~5個心動周期的時間空間平均流速,自動進行血流量的計算。血流量=時間平均流速×橫截面積×60。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發(fā)癥包括出血、局部腫脹和瘀斑。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各項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shù)之和/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次手術成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一次手術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血管內徑和肱動脈血流量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前血管內徑和肱動脈血流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手術后,兩組患者血管內徑和肱動脈血流量均較手術前增加,且觀察組均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通過機器輔助,將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經(jīng)過透析器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再輸回患者體內,達到維持生命的目的[8]。然而,血液透析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動靜脈瘺Ⅱ型狹窄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動靜脈瘺Ⅱ型狹窄是指血液透析患者在動靜脈瘺形成后,由于血管壁增生和重塑等原因,導致穿刺點處狹窄,這種狹窄導致血液流量不足,使透析效果下降,甚至無法完成透析治療[9]。對于動靜脈瘺Ⅱ型狹窄的治療,既往臨床采用開放手術治療等方式,通過手術切開狹窄的血管,重新建立通暢的血流通道[10]。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chuàng)新,PTA作為一種微創(chuàng)的手術方法,已經(jīng)在臨床動靜脈瘺Ⅱ型狹窄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PTA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治療效果較好[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一次手術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提示超聲引導下行PTA手術治療動靜脈瘺Ⅱ型狹窄能夠提高手術成功率。分析原因為,PTA是一種非手術性的血管介入治療方法,通過導管和球囊等器械,在血管內部進行精確的操作,以擴張狹窄的血管段。超聲引導下行PTA手術能夠在不切開血管的情況下,直接對狹窄部位進行處理,從而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和對周圍組織的損傷[12]。超聲引導下的PTA手術具有操作簡便、耗時短等優(yōu)勢,可以在超聲引導下迅速找到病變部位,并準確放置導管和球囊,快速完成手術,不僅減少患者的痛苦,還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此外,超聲引導為醫(yī)生提供了實時、動態(tài)的視覺反饋。通過高分辨率的超聲圖像,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血管的結構和血流情況,準確定位動靜脈瘺的位置和狹窄程度,有助于醫(yī)生制訂更為精確的手術方案,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出現(xiàn)誤判或操作失誤。經(jīng)過嚴格的聲學分析,血管腔內的血流與相鄰組織之間、球囊壁與其注水腔之間,以及血管腔與手術擴張球囊之間,均呈現(xiàn)出卓越的回聲對比效果,進行超聲儀掃描時,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這些結構的圖像,為臨床提供了準確且可靠的診斷依據(jù)。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手術后兩組患者血管內徑、肱動脈血流量均較手術前增加,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提示超聲引導下行PTA手術能夠有效改善術后血管內徑及肱動脈血流量。分析原因為,超聲引導進行PTA手術能精確地定位并處理狹窄部位,通過放置導管和球囊擴張狹窄的血管,恢復血管的正常通路,從而改善血液流動;同時,超聲檢查能夠提供實時的血管影像,能夠直接觀察到血管內的結構,直接處理血管病變,如斑塊切除與血管重建等,從根本上解決血管狹窄問題,這種操作方式極大地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13]。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超聲引導下行PTA手術能夠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其原因在于超聲引導下行PTA手術不產(chǎn)生輻射,且通過高頻聲波成像,能夠清晰地觀察血管結構、血流情況與病變部位,避免手術過程中對周圍組織造成損傷和出血,降低手術風險,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PTA是一種高效、安全、精準的手術方式,能夠有效改善術后血管內徑及肱動脈血流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呂仁華,王涌,陳莉,等.自體動靜脈瘺狹窄超聲分型對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短期療效的預測價值[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1, 42(1): 57-61.
李越,王兵,牛曉陽,等.藥物涂層球囊在自體動靜脈瘺狹窄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 2023, 39(6): 724-729.
楊曉琳,莊峰,仙淑麗,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早期失功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 2023, 22(11): 871-875.
胡婷婷,劉莉華,馬勝銀,等. DSA和彩超引導下的經(jīng)皮血管成形術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狹窄的療效[J].安徽醫(yī)學, 2020, 41(9): 1009-1012.
代恩,何小勤,楊敏,等.超聲導引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治療自體動靜脈內瘺狹窄的效果[J].介入放射學雜志, 2023, 32(3): 258-261.
閻磊,張宏濤,朱清,等.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后效果評估時機選擇[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7, 31(8): 777-778.
高婉儀,曾永威,陳思念.超聲引導下PTA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動靜脈內瘺狹窄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江蘇醫(yī)藥, 2020, 46(12): 1267-1270.
劉佳麗,胡申玲,周佩如,等.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研究現(xiàn)狀及熱點:基于VOSviewer的可視化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 2023, 39(12): 947-950.
黃俊,劉日光,陳浩雄,等.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型術治療自體動靜脈內瘺狹窄[J].中國綜合臨床, 2019, 35(1): 41-44.
詹申,張麗紅,王玉柱.超聲引導動靜脈內瘺經(jīng)皮血管成形術(一):入路器材選擇與建立[J]. 臨床腎臟病雜志, 2020, 20(6): 437-440.
陳松,李曉穎,于黔,等.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狹窄超聲引導下PTA術后的療效觀察[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8, 34(4): 342-346.
蘇錫雄,許薇,許立奇,等.開放手術輔助PTA治療血透患者上肢動靜脈內瘺Ⅰ型合并Ⅱ型狹窄的療效[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2, 43(6): 52-55.
楊雨雯,張萌,芮婷婷,等. PTA聯(lián)合開放手術治療上肢動靜脈內瘺Ⅰ合并Ⅱ型狹窄療效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 2020, 19(10): 706-709.
作者簡介:李歡,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腎臟病學研究。
通信作者:鄭啟剛,大學本科,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腎臟病學研究。E-mail:zqg134697867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