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與自由,躊躇與自信,對勝利的渴望與逆境中的大心臟——這些看似相悖的特質,組成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三角形,穩(wěn)穩(wěn)地支撐著蘇翊鳴,每一次如蝴蝶般輕盈飛行。
與ELLEMEN相遇時,蘇翊鳴正在海南享受賽季間隙的假期。媽媽開車把蘇翊鳴送到拍攝場地,一路上椰風海韻,風光旖旎,就像是假期中的每一天。這是一種全心全意的度假時光,跟父母和朋友一起住在沙灘邊,白天和朋友出去喝咖啡,下午起風的時候去海里沖浪。就像所有的“浪人”一樣,蘇翊鳴眼里的大海格外美麗:海邊幾乎每一天都有好看的日落,下完雨還會有彩虹。
離開了雪場里無垠的白,眼前是更加廣闊的藍,像另一片可以自由馳騁的游樂場。蘇翊鳴對板類運動有一種無差別的愛,他很謙虛地說,這是因為有滑雪的基礎,所以沖浪比普通人更好上手——單板滑雪就是從沖浪演變而來的運動。
網(wǎng)友因此把他稱為“冬夏兩用運動員”,有支流傳的視頻,蘇翊鳴正在尾波沖浪,他輕盈地翻了個跟頭,就像在雪場上空一樣。
今年2月,蘇翊鳴抵達內蒙古,開啟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賽程。20歲生日那天正好是公開訓練第一天,白天在訓練場上度過,晚上和教練、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簡單地慶祝了一下。
坦誠地說,蘇翊鳴這個20歲生日背負著不小的壓力。即使很小就開始滑雪,很早就進入專業(yè)的系統(tǒng)訓練,也曾站在奧運會的雪場和最高領獎臺上,面對近在咫尺的比賽日,他依然感到一種“特殊的壓力”。
“我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國內的比賽,更要確保自己能有一個好的成績。這場比賽對我來說還是挺重要的,我一直在期待,現(xiàn)在終于來到了賽場上?!?/p>
對于這場比賽的期待,不僅因為全運會是國內級別最高的比賽之一。蘇翊鳴說自己小時候剛開始參加錦標賽,就聽說過全運會,但當時無論是年齡還是技術程度都沒有達標。在期待了八年后,成為職業(yè)滑手后的第一次全運會,就在眼前了。
但他怎么也不會想到,這趟“十四冬”之旅竟是如此曲折和驚險。2月23日的單板滑雪大跳臺決賽,蘇翊鳴首輪在落地時出現(xiàn)失誤,僅得到26.40分。如果要復盤失誤的原因,有太多的因素夾雜在一起:可能是受低溫和大風天氣影響,大跳臺決賽一度推遲;也可能是不久前腳踝的扭傷剛恢復不久,讓他沒辦法在最健康的狀態(tài)下完賽,也在心理上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但是短暫的失望之后,蘇翊鳴不得不面對接下來的兩跳。這是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在動作的選擇上,我沒有失誤的機會了。第一跳失誤,代表著接下來的每一跳都必須要成功,否則就不會有任何的機會?!?/p>
之后的兩輪,他及時調整,憑借高質量的轉體和抓板動作,還有穩(wěn)定的落地,分別得到89.20分和93.40分,最終以總分182.60摘得金牌。
第二天的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相似的劇情再度上演。第10位出場的蘇翊鳴再次落地失誤,第一輪只得到58.00分,暫時排名第四。
因為坡面障礙技巧決賽只進行兩輪,取最好成績進行排名,容錯率極低。第二輪蘇翊鳴選擇了提升難度:首先在半壁上做出內轉1080的轉體,第二個跳臺的反腳內轉1620干凈利落,再加上之后精彩的道具動作,這一輪他得到96.60分的全場最高分,再次上演逆轉好戲。
平穩(wěn)沖過終點后,蘇翊鳴興奮地把雪板拋向空中。首次出戰(zhàn)全國冬運會的蘇翊鳴,如愿加冕雙冠王,也站在20歲的門檻上,親自書寫了這個“最完美的故事”。
現(xiàn)在回頭看,蘇翊鳴在幾年前的采訪里所說的18歲生日愿望都成了現(xiàn)實:參加冬奧會,拿到金牌,以及進入清華大學。但是在那之后,在這個好事多磨的20歲生日之前,蘇翊鳴經(jīng)歷了長達一年半的迷茫期。
從八九歲的時候在徐克導演的《林海雪原》里扮演滑雪高手小栓子,到十一二歲時開始在雪圈闖下名頭,再到18歲在北京冬奧會勇奪一金一銀,成為真正的全民偶像——蘇翊鳴的成長史似乎一直以高清的形式呈現(xiàn)在大眾眼前,少年成名,一路順遂。
但如果讓他回想從4歲第一次接觸雪板開始遇到最大的困境,蘇翊鳴會說是冬奧會結束以后。人們看見的是他獲得的鮮花與掌聲,以及極速攀升的商業(yè)價值,但對于他自己來說,在成功的喜悅之后,對于單板滑雪的激情和目標感消失了。
“剛剛完成了那么大的夢想,會有一點失去了對滑雪的動力。想不到還有什么可以去追求,目標也沒有那么明確了。”
在此之前,教練佐藤康弘就跟他說過,獲得成功很難,但是保持成功更難。當時蘇翊鳴很難理解這句話,但是當巨大的成功真正降臨,他才深有體會。
頂級運動員的生涯看似自有其節(jié)奏,一個個運動周期緊密銜接:比完這屆冬奧會,還有下一屆,挑戰(zhàn)了1980,還可以再做2160。但目標感和內心的激情,相比較之下是那么抽象,而這對于蘇翊鳴來說,又是那么重要。
“因為我要發(fā)自內心地想去追求我熱愛的事,這樣我才會付出自己的全部。否則我不會像以前那樣特別努力地去嘗試?!?/p>
重新找回目標感,蘇翊鳴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還是會去滑雪,但并沒有參加系統(tǒng)的訓練,更多的是和朋友在雪山里玩。在這段時間里,他盡可能地放松自己、調整心態(tài),“從身體到心理都得到好的休息,下一次重新追求目標的時候,會有更加飽滿的狀態(tài)去面對”。
他也沒有放下對單板靈感的探索,就像突然在人生中發(fā)現(xiàn)了第二座山,并且開始攀爬,尋找在單板滑雪之外更廣闊的天地,更宏大的意義。“我去了很多地方,接觸了很多人和事,對人生有了更多理解。這些在單板滑雪上也都是相通的,可能好多動作,包括一些道理,也是從這種經(jīng)歷中來獲得的?!?/p>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覺得目標又回來了,那就繼續(xù)滑吧。2023-2024賽季國際雪聯(lián)單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杯北京站,蘇翊鳴回到自己曾獲得冬奧會冠軍的首鋼大跳臺,用另一場勝利宣告自己的回歸。
同樣的賽場和奪冠的場景,讓蘇翊鳴覺得像是“時空穿越”,時間好像只是輕輕翻過一頁,但少年的內心已經(jīng)按自己的節(jié)奏走過漫長的旅程。現(xiàn)在再回顧這一年半,你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斷嗎?“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選擇的話,也沒有任何理由讓其他人去相信?!?/p>
在社交網(wǎng)絡上,蝴蝶 是蘇翊鳴最愛用的表情符號;而粉絲則把他的日常動態(tài)稱為蝴蝶軌跡。蝴蝶在空中翩躚的姿態(tài),引領蘇翊鳴一路成長,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追求極致的輕盈和自由。
但即使如此,單板滑雪運動員每一次的滯空時間也難以超過3秒鐘。在觀眾看來,這3秒鐘行云流水并且賞心悅目。但真正高高飛躍雪坡的人,會將這3秒鐘分割為無數(shù)個瞬間,在每一個瞬間里專注地去完成每一個動作。
“每一個動作都是通過很多細節(jié)才能去完成的。有一個地方出現(xiàn)了失誤,這個動作就沒辦法完成得干凈利落。所以在空中會忘記時間,只想著每一個動作的要點。”
這種摒除雜念的專注,是需要訓練的嗎?“這是一個運動員基本的素養(yǎng)。如果沒辦法專注于運動本身,也不會輕易去嘗試這項帶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p>
即使已經(jīng)滑雪十六年,對他來說從十幾層樓高的地方往下沖只是家常便飯,蘇翊鳴依然帶有敬畏地看待這項自己幾乎每天都要從事的運動,而每一次嘗試新動作之前也都會感到恐懼?!笆欠浅?謶?。”蘇翊鳴強調。
蘇翊鳴也從來不介意用膽小來形容自己。如果是在熱血少年漫畫里,主人公總是會在關鍵時刻挑戰(zhàn)超高的難度,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拿下期待已久的冠軍。但這絕不是蘇翊鳴。
蘇翊鳴說,有些滑雪運動員會在狀態(tài)好的時候去嘗試沒有完成過的動作,但他從不會這么做?!拔視ㄟ^成百上千次的練習讓自己更有自信心,或者是在確保完全安全的情況下,才會去嘗試。所以那些動作無論看起來多么具有危險性和挑戰(zhàn)性,也都是在我掌控之中的?!?/p>
蘇翊鳴喜歡電影《飛馳人生2》,還在社交網(wǎng)絡上特意引用了片中的臺詞:“戰(zhàn)勝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倍籼俳叹殑t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他說小鳴醬“在嘗試新挑戰(zhàn)時會有明顯的害怕,但這正是他的優(yōu)點”:“害怕等于是在思考,注意周圍的事物,深入地觀察?!彼敢庥弥斏鞯挠^察、反復的練習和穩(wěn)定的進步來一點點推動極限,直到做好準備面對每一次挑戰(zhàn)。
這種挑戰(zhàn)有時候相當了不起。2021年的時候,17歲的蘇翊鳴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個內轉1980度抓板的超高難度動作,隨后又憑借這個動作拿下2023年世界極限運動會(X Games)的銅牌。
這場被蘇翊鳴稱為“參加過最瘋狂的一場比賽”,是另外一個用大心臟逆風翻盤的故事:八名參賽選手限時30分鐘完成自選動作,取兩次最好成績相加為最終成績。在第二跳外轉1800穩(wěn)穩(wěn)成功后,佐藤教練建議先嘗試內轉1800,無論是從心態(tài)還是成績上,這都是最保險的選擇。但是現(xiàn)場選手連續(xù)放出大招,蘇翊鳴提議直接挑戰(zhàn)1980。第三跳和第四跳連續(xù)失誤,一次次摔倒后調整心態(tài),在第五跳——蘇翊鳴頂著壓力做到了,一個完美的正腳內轉1980。
在開車回住處的路上,佐藤教練跟他復盤:蘇翊鳴做出兩個1800,得到了冬奧會的金牌。但在這里,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1800,甚至嘗試1980。
“那么,小鳴,咱們接著訓練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