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局部內膜過度生長所致,數(shù)量為單個或多個,直徑從數(shù)毫米到數(shù)厘米,可分無蒂和有蒂,是婦產科常見疾病,對女性生殖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異常子宮出血 這是子宮內膜息肉最常見的癥狀。絕經前女性可表現(xiàn)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月經間期出血、性交后出血、子宮不規(guī)則出血等。絕經后女性可表現(xiàn)為絕經后出血。
不孕及妊娠失敗 子宮頸管和輸卵管開口處的息肉會干擾精子的移動。子宮內膜息肉會誘導局部炎癥改變,進而干擾胚胎種植。息肉部位的內膜腺體和間質對孕激素的敏感性下降,影響子宮內膜蛻膜化,降低子宮內膜容受性,進而影響胚胎著床。此外,長期的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會減少性交頻率而導致患者妊娠率降低。
腹痛或陰道流液 少部分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表現(xiàn)為盆腔痛,還有一部分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表現(xiàn)為陰道流液。
1.內分泌因素 子宮內膜息肉的形成與雌激素水平過高密切相關。圍絕經期和絕經后激素補充治療、長期服用激素類的保健品,都會使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
2.炎癥因素 長期婦科炎癥刺激、宮腔內異物(如宮內節(jié)育器)刺激、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都有可能引起子宮內膜息肉。
3.其他 年齡增長,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多囊卵巢綜合征等代謝綜合征相關疾病,乳腺癌術后長期使用他莫昔芬等,都是子宮內膜息肉發(fā)病的高危因素。
1.保守治療 直徑<1cm的息肉若無癥狀,1年內自然消失率約27%,惡變率低,可觀察隨診。
2.手術治療 有不孕或異常子宮出血的育齡期內膜息肉、服用他莫昔芬、絕經后有癥狀以及息肉直徑較大(>1.5cm)的患者應盡早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