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作文備考金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汽車、火車等是現(xiàn)代人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車站,遍布城市與鄉(xiāng)村,承載著川流不息的人們匆匆的腳步。你可曾駐足觀察你熟悉的某一個車站周邊的建筑,以及人們生活狀態(tài)的變遷?你可曾目睹發(fā)生在車站的一個故事?你可曾親歷在車站開始或結(jié)束的一段人生旅途?……
請以“車站”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現(xiàn)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學校名稱。
【思路導引】
車站,寓意啟程、離別、等待,在這里,或者久別重逢,或者揮手再見,或欣喜,或悲傷,林林總總,都在這小小的站臺上演。
寫作本文首先要注意選材,所寫的人和事必須符合車站這一特定場景。要選一個特寫鏡頭,展現(xiàn)特定場合下人物的生活狀態(tài)或心理特點。學生可以寫:第一次獨自遠行出門,在人潮洶涌的車站中懂得了成長;年邁的奶奶在車站迎接回家的游子,字里行間都散發(fā)著質(zhì)樸的親情;春節(jié)后,車站里擠滿去打工的人們,車站里流動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其次,寫作本文,要細致描繪生活場景,在細節(jié)處以情動人。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他心底的車站,是父親背影的布景,是詮釋父子之情的舞臺。他細致描繪了父親買橘子的場景,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生動表達了父愛,值得我們反復品味。
最后,這類題目,最適合采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從車站延伸到成長、親情、故鄉(xiāng)和國家等寫作主題。車站一直在變,不變的卻是守望者的牽掛。不要害怕走向人生的下一個車站,要相信總有那么一個人在下一站等待著你;一座小小的車站,將一群不同民族的人的心連在了一起。鐵路——一條橫臥在青藏高原上的“巨龍”,改變了無數(shù)人的生活。車站見證了我們的喜怒哀樂,更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我們可以以車站為線索,通過敘述個人的成長故事,來表達對社會進步、時代發(fā)展的贊美之情。
【推薦素材】
素材一:春節(jié)期間,來自四川鐵道職業(yè)學院的一千多名學生投入到車站志愿服務(wù)活動中,同學們紛紛表示,將以熱情的態(tài)度,高質(zhì)量的服務(wù),為旅客便捷舒心的出行貢獻自己的力量。
素材點撥:一顆志愿心,一份志愿情。車站內(nèi)的志愿者,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抹最亮眼的風景,值得我們關(guān)注和歌頌。
素材二:當列車飛奔下一站的愛恨離別,我仿佛看見車窗外換了季節(jié),在這一瞬間忘了要去向哪里的深夜。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就像這列車也不能隨意停歇,匆匆錯過的何止是窗外的世界。
——李健《車站》
素材點撥:車站是開始的地方,也是結(jié)束的地方,是一趟旅途的車站,也是人生的車站。匆匆忙忙趕車的人,當你在車站駐足,請別忘記珍惜當下。
【佳作示例一】
車" 站
lt;E:\作文與考試\初中\2021\小標\2011作者標.tifgt;廣州市番禺區(qū)香江實驗學校" 饒淑琿
我一度很是討厭家鄉(xiāng)的車站,車窗總是沾滿灰塵,空氣中總是浮動著嗆人的煙味,車站里的一切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和舒適現(xiàn)代的廣州根本沒得比。于是我連帶著家鄉(xiāng)也一并討厭了。
今年春節(jié),因為爸爸過年要加班,媽媽決定帶我坐火車回家鄉(xiāng)。雖然我內(nèi)心簡直一百個不情愿,但也沒辦法,最終還是得跟隨媽媽爬上那輛“吭哧吭哧”冒著白煙的綠皮火車,一路顛簸著到達家鄉(xiāng)車站。正值隆冬時節(jié),呼嘯的北風在沒有暖氣的車站里穿行,我系緊圍巾,緊跟著媽媽,以防被川流不息的人群沖散。
嘈雜的方言中隱約傳來一個呼喚我小名的蒼老聲音,媽媽左擠右鉆,才帶我來到那個聲音的發(fā)源地。
我愣住了,已經(jīng)80歲高齡的外婆,竟親自來到車站接我。
一旁的伯母搶著替媽媽背上行李,略帶歉意地說:“我們這地方比不上廣州好,外婆擔心孫女嫌棄,特地跑來接孫女去縣城住。”
媽媽還在和伯母推辭著什么,我轉(zhuǎn)身望向外婆,她渾濁的眼睛也正對著我,喉嚨里含混不清地溢出一聲“嗯”,喜悅中又夾雜著些許歉疚。她伸出干皺如枯樹皮一般的手,想摸摸我的頭,最終卻只是在空氣中晃動幾下就收了回去。
我遲疑了一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上裂著些口子,粗糙卻溫熱。她粗糙的大手完全包裹住我冰涼的小手,嘴里含混不清地嘟噥著讓我好好保暖之類的話。
一股暖流從手掌蔓延至全身,有什么冰冷的東西正漸漸融化,我猛然醒悟:這是我的親人,我的家鄉(xiāng)啊。
我的親人穿的沒有我這生在廣州的人體面,話語也夾雜了濃濃的鄉(xiāng)音,我們之間雖有不同,但濃稠得化不開的親情早已把我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
這般看來,我該算是個游子,一個拋棄家鄉(xiāng)的游子,如同那沒有歸根的落葉,漂泊無依,心里總感覺空落落的。唯有心中永遠掛念著家鄉(xiāng),掛念著親人,才如同歸根的落葉,可以毫無顧忌地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心里才是踏實著的。
更何況,只有家鄉(xiāng),才會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游子。我回頭望望漸漸隱沒在暮色里略顯殘破的車站站牌,默念著家鄉(xiāng)的名字,轉(zhuǎn)頭對外婆說:“我才不住在縣城里呢,我要住在外婆家里,我要懷著家鄉(xiāng)的夢入睡?!?/p>
【佳作示例二】
車" 站
楊心怡
奶奶年紀大了,要回鄉(xiāng)下去。我到車站送她。
剛?cè)胝?,便感到大地在顫動,一輛火車正歡快地鳴著汽笛,聲勢浩大地駛?cè)胝九_。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涌下車廂,臉上溢滿了或欣喜或期待的神情。我忽然想到,多年前奶奶亦是如此,隔著擁擠的人流朝我激動地揮手,宣告她將從此闖入我的生命。
爺爺走后,父親擔心奶奶一人生活不便,把她接來家中。父母上班太忙,是奶奶陪伴且溫暖了我整個童年時光。有時,我甚至認為她會一直留在我的身邊。但這次,她卻慈愛地笑著說:“人老了,總是要回到原來的地方去的,這就是所謂的‘落葉歸根’啊?!?/p>
我抬頭細細端詳奶奶,她似乎還是多年前的樣子,只是皺紋更深了,背也更彎了,長期做家務(wù)的手掌更加粗糙了。她慢慢地移著步子,叮囑我注意身體。到了站臺邊上,她小心而有些艱難地邁上車廂,轉(zhuǎn)過身,吃力地接過我手中的行李。我看著奶奶滿頭的雪白發(fā)絲,眼前幻化出她幾年前拎著大包小包行李的輕松模樣,才徹底意識到,奶奶是真的老了。
離別的悲哀氣氛籠罩著火車站,周圍送站的人強忍著離愁別緒,再三叮囑著;被送的人同樣充滿不舍,只能許下或許不能實現(xiàn)的諾言;孤獨的人更瀟灑,頭也不不回地踏上車廂,仿佛心也隨著行李被打包,迫不及待地想要抵達目的地。
火車的轟鳴聲在車站中回蕩,奶奶坐在窗邊,伸出頭來揮手——一如當初。我用盡全力揮手回應,看到她用衣角擦了擦眼睛。
站在原地,我望著火車在無盡頭的軌道上漸行漸遠,直至被地平線吞沒。忽然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車站,駐守在自己的小小領(lǐng)地上,滿懷期望地等待他人轟轟烈烈地闖入我們的生命,最后又只能在原地望著他們慢慢遠去,伸手卻什么都無法挽留。而同時,我們也是時刻飛馳的火車,從一個車站駛至下一個車站,永不停息。與不同的人相識,相知,相愛,最終回到起點站,落葉歸根。每一個車站里,人們懷著欣喜來,揣著不舍去。循環(huán)著,永無休止。
這座小小的車站,駐守在這里,看一輛輛火車駛?cè)?,又駛出。不知道哪一天,我又來到這里,迎接誰,抑或送別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