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媽媽就像親媽媽一樣,一路陪伴著我成長,帶我體驗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嘗試,讓我看到了人生的無限可能。”
高考成績出來后,第一時間告訴誰?家人、朋友還是老師?
對于家住何橋鎮(zhèn)的小樂來說,查詢成績后,他第一個想要分享的人是他的“銅山媽媽”。
在徐州市銅山區(qū),有這樣一個女性群體,她們既是勤勞奮進的機關工作人員,又是奉獻愛心的公益志愿者;她們既是自己孩子的媽媽,又是別人孩子的“媽媽”。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銅山媽媽”。
嘗試人生的更多可能
自2018年以來,由黨組織牽頭、女黨員帶頭的銅山媽媽雙牽活動,匯聚五十六家機關單位千余名女黨員組成愛心團體,把溫暖和關愛精準送到每一個困境兒童手中,鼓勵了一個個少年勇敢追夢。
她們帶著愛心、帶著熱情、帶著責任結對幫扶銅山困境兒童。在相識相伴的一千多個日子里,她們用細心和耐心成為困境兒童學習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貼心人、心靈上的護航人。
張清是首批銅山媽媽中的一員。2018年,她與自幼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媛媛結對。
“第一次見到媛媛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睆埱甯袊@,“那時,她怯懦、內(nèi)向,像一只時時刻刻要把自己裹在繭里的蠶寶寶?!眱纱渭w活動結束后,她們依然不熟悉,張清開始思考如何增進與媛媛的關系,并像家人一樣帶著她去看電影、逛街、聊天……有一次,媛媛回了一條短信:“媽媽,路上小心!”這讓張清非常激動。
?媛媛讀初一時想學習拳擊。在征得所有家人同意后,張清給媛媛報了班。剛開始練習時,她手上磨出了血泡,張清看著非常心疼,問她是否要堅持下去,同時給她分析了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媽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媛媛用這句話回應了張清。
今年4月27日,媛媛得了急性闌尾炎,由于爺爺奶奶去了泰州,家里沒有其他親屬。張清在收到媛媛爺爺?shù)氖跈嗪螅灹耸中g同意書,并全程在醫(yī)院陪伴著媛媛?!皬垕寢尵拖裼H媽媽一樣,一路陪伴著我成長,帶我體驗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嘗試,讓我看到了人生的無限可能?!?/p>
?現(xiàn)在,媛媛已成為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的一名新生,她將在運動場上用汗水揮灑自己的青春。
讓學習不再是奢求
2023年夏,眼看暑假即將結束,銅山媽媽楊晴特意來到“女兒”歡歡的家里。開學后,歡歡就是一名中學生了,楊晴特別想知道她有沒有適應這種轉(zhuǎn)變,學習上還有哪些困難。
歡歡是2022年被納入銅山媽媽關愛范圍之內(nèi)的,楊晴第一次來到歡歡家中時,就發(fā)現(xiàn)歡歡非常喜歡讀書,但因家里條件不好,沒有自己的書桌椅,只能坐在小板凳上或趴在床上看書。于是,在銅山區(qū)婦聯(lián)的支持下,楊晴第一時間聯(lián)系書桌的生產(chǎn)廠家,為歡歡訂制了專屬書桌。
坐在嶄新的書桌前,手捧心愛的書本,歡歡滿臉開心。此后,銅山媽媽楊晴還會經(jīng)常來到歡歡的身邊,給她讀書,和她聊天,聽聽她的心里話。和一年多前相比,現(xiàn)在的歡歡更加活潑開朗,懂禮貌也愛學習,這讓楊晴倍感欣慰。
楊晴說,歡歡是她成為銅山媽媽后結對幫扶的第一個孩子。對于這份特殊的責任,她不僅要以母親的身份溫柔以待,更要無愧于“媽媽”這個詞帶來的沉甸甸的使命。
在銅山媽媽們的大力支持下,像歡歡這樣熱愛學習的困境兒童,都享受到了“家庭一平方米讀書角”工程的福利。銅山媽媽們?yōu)榻Y對兒童每人添置一套書桌椅、一套名著、一臺護眼臺燈,改善他們學習閱讀的環(huán)境,提升他們學習閱讀的水平。
以心換心的真情
家住銅山區(qū)大彭鎮(zhèn)的新紅、新娟兩姐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銅山區(qū),像新紅、新娟這樣的困境兒童,大多是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料。他們普遍面臨著經(jīng)濟條件有限、學業(yè)無人輔導、情感無處傾訴的困境。而這就是我們這些銅山媽媽要做的,就是用真情和愛心牽手困境兒童,讓這些孩子不因家庭困難失學,讓他們的生活充滿關愛?!便~山媽媽杜唯說。
在結成幫扶對子后,銅山媽媽即刻進入角色,開始進家門、認親戚、摸情況,孩子學習成績怎么樣、性格如何、有哪些愛好,“媽媽”需要一一掌握。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平時定期電話聯(lián)系,周末則帶著孩子到市區(qū)的書店、公園、商場……清明,陪孩子踏青;六一,陪孩子過節(jié);中秋,給孩子一份團圓;春節(jié),給孩子一份溫暖……
“我們真是把他們當成自己孩子一樣,不僅在生活上給予關注,更是在思想上、情感上給予足夠的關懷?!倍盼ㄐχf,“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感受到溫暖。”
為了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學習,銅山媽媽們絞盡腦汁,充分挖掘了各種資源,成立導師團,大力實施“夢想的力量”“做智慧家長"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百名作家進校園”等三個百場講座,創(chuàng)造條件讓龔房芳、李傳明、崔天威等一批專業(yè)人士為孩子們開展閱讀寫作、夢想激勵指導服務,讓困境兒童成長為眼里有光、心中有夢的新時代少年。
像張清、楊晴、杜唯這樣的銅山媽媽還有很多很多,她們?yōu)槿珔^(qū)困境兒童建立了一個溫暖幸福的大家庭,讓生活在銅山大地的困境兒童有了更加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由于在經(jīng)濟、教育、心理全方面給予結對兒童無私奉獻的大愛,銅山媽媽群體得到了銅山區(qū)委區(qū)政府的充分認可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直播間”欄目還對銅山媽媽活動進行了深度報道,并為“銅山媽媽”關愛困境兒童的做法點贊。
在銅山媽媽的帶動下,大批愛心企業(yè)、愛心單位、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困境兒童的關愛幫扶。
徐州銅山農(nóng)商銀行每年出資20萬元,創(chuàng)建十個春蕾班,持續(xù)資助四百名困境兒童至學業(yè)結束,并開展困境兒童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給予困境兒童經(jīng)濟支持和精神關懷;藍絲帶企業(yè)出資6.2萬元,為一百多名困境兒童提供資助和捐贈棉衣;國家統(tǒng)計局銅山調(diào)查隊黨支部長期結對困境兒童,定期關愛孩子生活、學習,持續(xù)資助孩子至完成學業(yè)……
銅山媽媽活動已經(jīng)形成了從黨員到群眾,從機關到企業(yè)以及社會組織的幫扶群體,凝聚成了一股幫扶困境兒童的強大社會合力。銅山媽媽已然成為一面旗幟,正迎風招展,不斷散發(fā)著時代光芒,催生著更多向上向善的奮進力量。
(文中受助兒童均為化名)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